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12月17日,在为纪念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台建台60周年的活动中,我荣兴地被邀请,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我国地震事业六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于1931年2月5日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来到鹫峰地震台工作。首先见到李善邦先生,他当时是地震台的主任,也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创始者。1930年他在北京西郊的北安河村西鹫峰山坡上,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台上的工作条件很差,一切从零做起。开头难!开头难!我深有体会。从查文献资料到安装调试仪器以及杂项事务几乎全是他自己动手。李先生本不是学地震专业的,但在旧社会为了生活,而转搞地震研究,他面临新课题的挑战,苦钻地震学专业,很快就掌握了工作原理及仪器的构造使用,在他的艰苦努力下,鹫峰观测台才有了初期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秦馨菱 《地震学报》1990,12(2):218-220
鹫峰地震台是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今年是鹫峰台建台60周年,也是鹫峰台创建人李善邦教授逝世十周年,现发表秦馨菱教授的记述文章,以缅怀老一辈地震学家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除有数百名地震学家之外,已有地震台站645个.其中有人值守的专业台站292个,有人值守的地方台站113个,无线传输台站119个,有线传输台站121个.在有人值守的专业台站中,用于国际交换的Ⅰ类基准台24个,Ⅱ类基准台64个,以及部分资料用于国际交换的数字化台9个.以上数字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我国地震事业六十年来,特别是建国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也是对老一辈地震学家的告慰.  相似文献   

3.
鹫峰地震台是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于1929年始建,1939年建成。明年(1990年)是鹫峰台建台60周年,也是李善邦先生逝世10周年。从本期开始,我们连载秦馨菱先生撰写的回忆片断,以此作为纪念。秦馨菱先生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秦先生1937年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即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是木世纪30年代中国最早的少数几个地震工作者之一。几十年来,无论在地震学、物探学、仪器制造学及培养青年人等方面,秦先生都贡献了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篇回忆是一份难得的珍贵史料,记录了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创业的甘苦。本刊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30年前鹫峰地震台工作片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里记叙的是鹫峰地震台建台30年后,1959年到1960年的事情——距今已经30年了。 50年代我国所用的地震观测仪器,除51型地震仪外,其它基本上是仿制苏联的。1958年许绍燮首先研制成功了581型微震仪,采用电子放大燻烟记录,这是我国测震仪器由仿制重新转向自行研制为主的一个开端。1959年我所邀请苏联塔吉克地震考察队队长涅尔谢索夫教授来华访问,希望他对我国区域地震研究工作的发展给予帮助。他们带来了一套用于区域地震观测的仪器,但采用的仍是电流计放大、照相记录,这类仪器维持费用高、操作繁琐、记  相似文献   

5.
佛子岭地震台位于安徽省大别山佛子岭水库的一个半山腰上,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兴建,1971年年底由安徽省地震局接管。该台有测震和地形变两大观测手段,承担向中国地震局报送测震周报和地形变日报、月报工作。是安徽省监视皖西北及霍山佛子岭水库小震活动的省属专业地震台。20多年来,该台在地震监测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 实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佛子岭地震台远离省局,远离城镇,在偏僻的山区,台长加观测人员仅有4人。在单位小、人员少的情况下,要使地震台的地震监测及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并…  相似文献   

6.
利用2020年5月1—7日乌加河地震台、乌力吉地震台波形数据,应用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PDF)方法,计算2个台站的台基噪声,分析了2种观察环境下的台基噪声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小于0.1 Hz频段乌力吉地震台台基噪声值明显大于乌加河地震台,说明地震计在小于0.1 Hz频段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特征较显著;在大于1 Hz频段2个台站台基噪声值均有台阶性升高频段,这是由在该频段台基噪声受人为活动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7.
南京基准地震台 2 0 0 2年 1 2月 1日在宁隆重庆祝建台 70周年。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 ,江苏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季允石等出席了庆祝大会 ,并为新落成的南京地震科学馆揭牌。副省长王荣炳、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在会上致辞。南京地震台坐落在中山陵风景名胜区内 ,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中国最早的 2个地震台之一 ,也是江苏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基准地震台 ,其前身是 1 93 2年建成投入观测的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建台 70年来 ,南京地震台不但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和科技成果 ,而且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 ,由建台初单一的测震学科发展成为具有测震、…  相似文献   

8.
代县中心地震台位于山西省代县峪口乡,始建于1970年8月。先后投入观测的项目有测震、水平摆倾斜观测、地应力、定点水准、流动水准、地电阻率、大地电场、洞体形变观测等。2006年至2007年对台站进行了环境优化改造,台站占地面积4600m^2,建筑面积1200m^2。代县中心地震台属国家基本台,隶属山西省地震局。  相似文献   

9.
地震小词典     
[鹫峰地震台]中国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地震研究室于1930年9月在北平鹫峰山创建。主持人李善邦。台址:北纬40°03′55″;东经116°05′44″,高程11.5米。安放德制维歇尔小型机械记录地震仪,1932年改用当时最新的加利津一卫立蒲照相记录地震仪,观测结果良好。在7年中,共收录  相似文献   

10.
广州基准地震台记录房改造严旭东,薛松,丘元盛(中国广东省510320广州基准地震台)1改造前的记录房概况广州基准地震台测震记录房子1982年6月兴建,限于当时的认识和物质条件;另外当时的仪器主要由晶体管组成,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震台阵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地震台阵的基础知识和地震台阵的发展状况,同时阐述了地震台阵数据处理方法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从原始记录和分量图两方面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1991年以来的倾斜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与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996年至2002年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资料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13.
夏县中心地震台位于夏县城东的南山脚下.地处运城盆地东北部运城沉降带与中条山沉降带的交界处.台站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涑水群、新生界上新统、更新统等.中心台北部山前冲积一洪积层中含热水,建有温泉疗养区.夏县中心地震台,1968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选址,1969年10月建台,1973年移交山西省地震局.现有测震、短水准、水化等观测项目.测震组使用DD-1、DK-1、513及768三分向传输等设备 放大倍数为4×5~4.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各大网站地震目录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全球地震台网与地震台阵、我国区域台网与地震台阵的监测能力,阐述了地震台阵与密集台网/台阵的区别。研究表明,对同一地区所检测的地震数,地震台阵是地震台网的3-10倍,而震级下限可降低1.2-2级。一般情况下,以微弱信号检测为目的的地震台阵监测能力均优于以结构研究为目的的密集台网/台阵,2种台阵是目的、性质、孔径、形状、台间距、技术手段、研究方法均不同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黄刀地震台阵作为IMS地震台网的灵敏台阵之一,自1962年底建成至今已连续运行近60年。文中对黄刀地震台阵的建设、数据传输及处理模式、历次升级改造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以助力我国全球测震台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著名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李善邦生于1902年,卒于1980年4月29日,终年78岁。李善邦是广东省兴宁县人,1925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做过中学教员,后来到地质调查所工作,负责筹办地震台站开展研究工作。1930年在北京鹫峰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第一个地震台,并按照国际觇定印发月报及专报与世界各地震台交换。他还负责鹫峰地震研究室的工作。后来曾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东  相似文献   

17.
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翔  舒优良 《内陆地震》2000,14(4):339-344
根据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建设的实践,参照国内其他史弟省局数字遥测台网建设的经验,总结了遥测地震台供电的特点,归纳出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的几种参考模式,提出一套遥测地震台电源系统设计方案,根据理论计算,推导出太阳能电池板入蓄电池的实用选配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8.
夏县中心地震台属国家基本台,隶属山西省地震局。 夏县中心地震台始建于1969年,由夏县台站中心、东郭流体台组成。夏县台站中心位于夏县瑶峰镇,属夏县著名的温泉疗养区,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占地3000m2,2009年5月完成了台站环境优化改造,二层综合监测办公楼是台站办公和全台数据监控、汇集、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台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由两台计算机和其他一些起外部设备组成,两台计算机均装有100 M网卡,通过RJ45网线对称连接。其中,前台计算机安装的就是SCO Open Server 5.04操作系统,同时安装有SCO VisionFS充当系统的文件及打印服 [( )-0.1( )]究 林存东等:国家数字地震台 究 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国家数字地震台SCO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林存东!黑龙江省黑河164300$黑河地震台 @李贵明!黑龙江省黑河164300$黑河地震台 @卢金峰!黑龙江省黑河164300$黑河地震台~~…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地震台阵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设的三分向、宽频带、大动态、永久性的地震台阵,距离上海东海岸线约65 km。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属于冲积平原,覆盖层的平均厚度300 m,部分地区超过450 m,全市仅在金山、松江地区有十余处火山岩组成的小山丘。上海地震台阵为依东、西佘山而建的准规则小尺度台阵,由l6个子台组成,孔径约为3 km,子台的间距约为600 m,海拔高度10 m,在地表以下2 m处的安山岩上直接开凿摆墩然后再建摆房。子台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