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
在总结国内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综合与整体规划,配套建设,滚动开发的操作模式以及当前旅游开发重点等,强调要突出旅游文化背景和旅游形象策划,并归纳了旅游开发规划需要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咨丁 《地质学刊》2004,28(2):128-128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江苏省旅游地学成果交流会”于2004年4月12日~13日在苏州西山举行。来自全省国土、旅游、地震、文教等部门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朱士鹏到会讲话,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周春副局长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总结国内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综合与整体规划、配套建设、滚动开发的操作模式以及当前旅游开发重点等,强调要突出旅游文化背景和旅游形象策划,并归纳了旅游开发规划需要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水风光是构成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山川湖海的形成,都离不开地质作用。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发现矿产资源,而且可以发现自然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评价成矿远景,而且可以做出自然景观的科学和美学评价。1992年国务委员宋健建议地矿部门对我国数千个自然保护区、旅游胜地进行地质地理调查。文中提出地矿部门在这项工作中有4方面的优势。旅游地质有3点最值得指出:一是从成因和演化历史上研究自然旅游资源;二是有复盖全国的地质调查资料做基础;三是强调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并结合采用多种勘查手段、测试方法和遥感等新技术。最后对建立有地质特色的旅游产业提出了7条意见。  相似文献   

6.
贵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沛 《贵州地质》2000,17(3):213-217
根据贵州特点,将贵州旅游源分为9大类:地学景观类,地学遗迹类,水文景观类,运动、疗养、休闲、度假类,天象景观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景观类,民族风性类和土特产品类。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贵州旅游资源,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新兴科学的兴起与发展都是社会需要而直接推动的结果。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一般的游山玩水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们的需要。由于旅游往往与地质关系密切,旅游学和地质学的联姻便使这门新兴的学科——旅游地质学应运而生。旅游地质学主要研究与旅游有关的地质学问题,反过来探讨与地质有关的旅游发展及资源开发规划问题。许多学者指出,旅游地质学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科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学     
从人类社会产生之后就出现了以时间连续和空间变动为形式的美的追求,从而出现了旅游活动。早期旅游活动人数很少,不存在以盈利为目的的旅游业;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经营旅游业活动开始成为一项经济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通讯更加便捷,旅游活动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大众化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9.
川西甘孜州旅游观光资源丰富多彩,遍布的温泉、热泉与雪山、草地、森林相配置成的景点、景区比比皆是.加之悠久的人文、宗教建筑和文物,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开发这些资源以引导甘孜州经济的发展,将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对旅游产品创新,并就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商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稻城亚丁具有与云南中旬和丽江相类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并且同为传说中的理想国-香格里拉所在地,但其旅游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进行系统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化,加强旅游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水风光是构成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休。山川湖海的形成,都离不开地质作用。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发现矿产资源,而且可以发现自然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评价成矿远景,而且可以做出自然景观的科学和美学评价。1992年国务委员健建议地矿部门对我国数千个自然保护区、旅游胜地进行地质地理调查。  相似文献   

13.
详细阐述了旅游地质图的应用范围、组图原则、表示内容、图面构思。在研究前人资料基础上重点地对自然旅游景观进行了成因分类,并剖析了部分与旅游景观有成因联系的地质现象的图面表达方式,同时重点从图形符号、色彩设计、图面视觉层次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图面的构成。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至少可在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诸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地质公园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公园建设不仅可开发地学旅游新产品,拓宽地学旅游市场,加强对地学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还具有指导地质遗迹景观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促进以旅游为龙头的地方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然风景资源是地球岩石圈,水圈与大气圈等各层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特殊价值的国土资源;是一种供人们游览,观赏,度假,修学求知,探险猎奇和科学考察而具吸收力的土地资源,地学扩大服务领域,旅游地学要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构筑大旅游体系作出贡献,由此,提出江苏旅游地学有待研究的3个方面:(1)全省旅游资源的系统调查,编制全省旅游资源分布,区划系列图件,旅游层圈线带大旅游发展的科学区划;(2)针对江苏旅  相似文献   

17.
对“三江并流”,世外桃园的乡城地区的奇特旅游景观,罕见的地方情趣作简要介绍,为发展该区的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地域围拥京、津,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9.
吴振扬 《地质论评》2007,53(B08):104-110
地质旅游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源,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去发展可持续性的旅游景点。香港地少人多,发展旅游吸引点是极度困难的。香港陆地约有30%为花岗岩覆盖,其中的一半已在城市之下,其余的则拥有相当吸引人的地质景象,有极大潜力发展地质旅游。除吸引地质生态有关游客外,在花岗岩地区开发地质旅游,更容易普及地球科学,同时增强公众对地质地貌之欣赏能力,提高环保及地质保护意识。不过,于香港花岗岩区发展地质旅游所遇到的困难亦不少,主要来自规划、行政及安全的问题,当中需要政府、地区民众及地质旅游工作者并肩合作,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梭布垭奥陶纪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恩施州梭布垭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