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哨兵2号多时相植被指数作物分类及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实相遥感数据分辨率不高以及“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导致的地物错分问题,依据多时相NDVI植 被指数建立决策树判别规则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分类及面积提取,并对来年种植趋势进行预测。通过监测样本点3— 10月的NDVI植被指数变化情况,确定分类阈值并构建决策树分类方法,计算8幅影像的NDVI植被指数,利用决 策树分类方法对9种地貌类型进行分类,并对比农作物两年种植面积变化规律,对来年的种植进行分析和预测。实 验结果表明,两年的kappa系数分别为0.885 8和0.910 0,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76%和 92.54%,9种地貌类型的遥感分类总体在精度上达到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用TM图像为主的遥感资料,在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及其外围地区进行地质解译所获得的成果,并简介了已知矿床的“线、环、色”遥感地质模型,评价了矿床外围的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12个远景区。近二年来,地质队在所圈定的远景区内找到很有希望的铜(钼)矿(化)多处。  相似文献   

3.
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分类与决策级分类融合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探讨了基于像素的多源遥感影像高频调制融合法,根据成像系统特性和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设计的高斯滤波器对高分辨率影像滤波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在研究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提高了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收敛速度,并增强了算法的可靠性。提出并实现了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分类与决策级分类融合两种分类方法,并进行了比较。采用Landsat TM3,4,5和航空SAR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均适用于多源遥感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分析高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本科教育遥感原理类课程如“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技术基础”“遥感概论”等的教学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课程特点等的基础上, 探讨了开设遥感原理类双语教学的需求和特点, 对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论述, 讨论了课程双语的实施模式和关键问题;然后结合近年来的实践, 提出了优化双语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只要实践中加强学生的遥感专业能力素养, 加强师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必将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用“底视法”测量叶面积指数的基本原理,并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遥感试验场以“冠层分析仪”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刺柏针叶叶面积指数的新估算方法。通过计算证明,测定值和估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种以“底视法”为基础的冠层分析仪可以用于植被定量遥感的快速地面定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播种面积是农业管理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证据理论在遥感图像分类上的应用,并以汉川市为示范区,采用2002年TM遥感影像,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建模运算,剔除不可能是水稻的像元。然后将证据理论用于影像分类,将影像初次分类结果,与参考图对照,将不满足要求的区域提取出来,再次进行第二次分类。将第二次分类结果与参考图对照,显示分类效果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可继续进行再次分类,直到分类效果满意为止。将两次分类结果中的水稻信息进行叠加,提取出水稻遥感信息,经检验精度达到91.39%。  相似文献   

7.
黔西六枝-朗岱地区构造格局及其应力场遥感图像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黔西六枝-朗岱地区,矿产丰富,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文应用恢复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新方法──“区域构造变形场、应力场遥感图像解析法”,对研究区宏观构造组合及与其有关的横张大节理进行了系统解译。根据“遥感图像解析法”的原理建立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场,通过构造变形特征的综合分析,反演了构造应力场。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老航片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和国家历史博物馆项目“周王陵历史变迁研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老航片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融合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对下列两种遥感影像决策级融合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一种是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另一种是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融合实验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对Landsat TM多光谱数据(30 m/像素)与IRS-C全色数据(5.8 m/像素)间分别进行影像融合。融合结果表明:基于SVM的方法可有效地融合不同影像的信息,并且可获得较高的融合分类精度。在分类精度方面,基于SVM方法的融合影像明显优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的融合影像。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集成在地震灾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正日益朝集成化方向迈进,形成所谓“3S技术”集成。“3S技术”集成,为地震灾害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极具潜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分析了“3S技术”在震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着重从“3S技术”集成的角度,探讨它在未来震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及实施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波变换改进的MASK匀光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振  朱宝山  朱述龙  曹闻 《遥感学报》2009,13(6):1078-1086
针对单幅遥感影像内部所产生的亮度不均匀现象,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改进的MASK匀光算法。该方法在利用小波变换获得不均匀背景图像的过程中, 对小波系数进行了自适应非线性改进, 克服了直接利用分块取均值获取背景影像的不足, 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单幅遥感图像中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GNSS数据下载方法存在无数据下载的登陆与登出这一缺点,对原始的数据下载方式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原理是,事先获取ftp存储路径下的文件名,然后再利用数据下载命令进行数据下载,这样可避免传统的数据下载方式的缺点,大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下载效率。实际测试的结果表明,改进的数据下载方式与传统的数据下载方式相比,下载IGS数据平均每小时可节约34 min,下载MGEX的数据平均每小时可节约17 min,改进的数据下载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下载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中GPS大地高需拟合成正(常)高的问题,该文在常规七参数转换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框架的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方法,有效弥补了二次曲面法在外推拟合GPS高程时精度衰减的不足。该文重点阐述了单椭球七参数转换法的构造原理、流程及其特点,最后通过椒江出海口水下地形测量项目实例证明:该文算法在拟合精度的内插方面不低于经典的二次曲面法;外推方面,在椒江口向东海外推超过20km时,仍能保证厘米级的拟合精度,且相比二次曲面法精度高出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盛文斌  张威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1):202-203,206,209
根据散列式居民地中独立房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此类居民地的聚类方法。此法利用邻近原则,将符合聚类条件的独立房快速找出,并聚类在一起,并且本方法不存在过于复杂的运算,速度较快。同时,本文还分析了顾及障碍物的情况下独立房聚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分形分析中的无标度区确定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巫兆聪 《测绘学报》2002,31(3):240-244
分形无标度区的求取是随机分形应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介绍目前求解无标度区的几种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偏差的自适应方法。同时针对自然地形、遥感图像等特大尺度范围的情况,在该方法中引入遗传算法,应用遗传算法的快速寻优功能,加快标度区间的确定速度。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地形分析中的分形参数提取实验,证明自适应方法能较为准确、可靠地提取分形参数;而加入遗传算法的改进方法,大大地缩短了无标度区间的搜索时间,为大尺度范围分形对象的特征值快速测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某煤矿边坡监测为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在边坡监测中的布网方案、观测方法以及监测结果分析等问题。在位移观测时采用了改进的视准线法,并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其精度可以满足二等变形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于人脸表情图像与动画合成的图像变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图像变形的人脸表情合成方法,在对由闭口的表情图像到开口露齿的表情图像进行中间状态的表情合成时会失效。为克服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人脸表情图像与动画合成的图像变形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掩蔽图像的概念,并提出了对掩蔽图像的变形方法,修正了传统图像变形方法的变形公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自然、逼真地合成出由闭口的表情图像到开口露齿的表情图像的中间状态表情图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下全球的水域环境监测中水体提取不完整、与周围地物区分错误等问题,以山东潍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分水岭分割方法。首先提取目标水体的光谱信息分量作为前景图,然后将膨胀后的水体对象作为背景图,利用前景图与背景图叠加生成标记图,最后利用标记图通过分水岭变换对原图像进行分割以实现水体信息的自动提取。本文将试验结果与OpenCV中手动标记种子点的分水岭算法、基于Canny边缘的分水岭算法、结合形态滤波和标记的分水岭分割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用种子点手动标记的方法更加自动化,提取的水体更加完整准确;相比于Canny边缘方法又避免了过度分割;比结合形态滤波标记的方法也更加完整准确,目标水体明显,对于水体提取是一种自动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图像中规则目标的轮廓提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改进的矩形、椭圆和多边形拟合算法,提出了一种图像中规则目标的轮廓提取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模拟的二值图像和真实场景图像,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鲁棒性。算法成果可应用于军事侦察、测绘标注、城市规划、专题制作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姚宜斌  熊朝晖  张豹  张良  孔建 《测绘学报》2017,46(11):1795-1801
在自回归模型求解中,设计矩阵和观测值均存在误差,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设计矩阵误差的AR模型新解法,通过引入虚拟观测值,使观测向量与设计矩阵不仅同源而且带误差的元素个数相同,然后通过对观测方程进行等价变换巧妙实现了在最小二乘框架下求解自回归问题。利用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分别对新算法进行了内符合精度检验,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得到的结果显著优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解法及传统最小二乘解法,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