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日前签署国土资源部第59号令,发布《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促进地质环境监测组织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和监测成果应用等制度化和规范化。《办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33条,规定了地质环境监测的目的依据、定义、原则、主体、要求、组织实施、适用范围、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的目的和依据;地质环境监测的定义和《办法》的适用范围;地质环境监测的原则、主体和主管部门;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的编制主体层级划分、内容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质》2014,(6):9-10
《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4月2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59号令,发布了《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贯彻落实《办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今年5月份在北京召开了各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人研讨会,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贵仁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月2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签署第59号令,发布《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部门行政规章,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正在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办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的出台是继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以来地质环境管理领域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办法》将主要发挥4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二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理解,结合北京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除《办法》中的地质灾害监测.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质遗迹监测外,其他相关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包括活动断裂监测,土壤地质环境监测、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影响监测。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监测。并阐述对北京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及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6.
<正>《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无序走向有序,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是地质环境监测事业重要的里程碑。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各类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理应抓住机遇,明确任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精神,加强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为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4月2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签署第59号令,发布《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部门行政规章,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正在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办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的出台是继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以来地质环境管理领域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办法》将主要发挥4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二是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以及一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陆续实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数量—质量—生态"的管理工作新思路,标志着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从"资源型"转向"资源—环境并重型"。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指出,地质环  相似文献   

9.
为了做好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近日组织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厅(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的《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近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河北省地矿局、沧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沧州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与防治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北京市开展地质环境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北京市地勘局对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战略:"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程",总结了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编制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规划、做好监测网络技术支撑工作、逐步建设和完善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甄习春  孙义 《河南地质》2008,(8):F0003-F0003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协助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承担日常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22人。该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甲级资质,地质灾害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0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比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再次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1991年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与实践的专业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比结果近日揭晓,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地质学类"核心期刊。1957年创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是我国目前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并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之一。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美国《化学文摘》  相似文献   

19.
<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专业领域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在国外检索系统中,被美国《化学文摘》(CA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相似文献   

20.
徐玉琳 《地质学刊》2004,28(2):99-99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持召开的“全国2002年~2003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成果验收会于2004年5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环境司陶庆法副司长、中国地调局张作辰处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领导以及28个省(市)国土资源厅、地调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人共7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