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对虾复眼的研究Ⅱ.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的复眼为反射型重叠像眼。角膜、成角膜细胞、晶状体细胞、晶状体和晶状体束构成屈光系统。小网膜细胞膜突出的微绒毛汇合而成感杆束 ,微绒毛沿感杆束的纵轴方向上 ,排列交替出现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外观上感杆束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状结构 ,为典型的“十足目型”。复眼中有调节进入小网膜光量的远端色素、近端色素及反射色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复眼的研究 Ⅰ.解剖与组织结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对虾具一对有眼柄的复眼,复眼约由55000个小眼构成。每个小眼由角膜,成角膜细胞、晶状体、晶状体束、小网膜细胞及其细胞膜突出的微绒毛汇合而成的感杆束等部分组成,在复眼中还有起调节进入小网膜光量的远端色素和近端色素。小网膜细胞形成轴索,穿过基膜上的网眼,联系神经节瓣。  相似文献   

3.
南极超型磷虾复眼组织结构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南极趋型磷虾(Euphausia superbaDana)复眼的内外部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其复眼由约4000个小眼组成,小眼表面正六角形,没有任何突起。内部由屈光器、感光器、色素细胞和小眼轴等组成。屈光器由角膜和圆锥晶体两部分紧密结合而成。视网膜细胞结构特征为感杆型,感杆具有裂隙,其他感觉细胞的微绒毛可以进入这个裂隙。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中可见内质网、核糖体和电子致密的圆形物类似脂滴物。色素细胞包围着晶锥和感觉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成虾正常复眼内外部组织的细微结构和瞎眼病的病因。结果表明正常复眼由数千小眼集合而成,小眼面为正方形,呈网格状整齐排列,表面清洁饱满,没有任何毛状突起。小眼由屈光器、感光器、色素细胞组成。屈光器由角膜、长正方形晶体和圆锥形晶体柄部构成,感光器包括感杆和视网膜细胞,感杆不具裂隙。自然与人工感染的病眼表面和视网膜细胞及色素细胞内有细菌、杂质、孔洞、缝隙和覆盖物,而正常复眼内没有上述情况。细菌学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病的病原为非01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non-01)],这为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条石鲷视觉器官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 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 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 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内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6.
《海洋科学》2012,36(3)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肉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7.
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方展强 《台湾海峡》2009,28(1):25-29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翡翠贻贝身体两侧各有一对鳃瓣,覆盖在内脏团之上,鳃瓣由众多鳃丝组成.与其它种类贻贝相似,翡翠贻贝鳃丝上皮可区分为前微绒毛柱状细胞、前侧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和后微绒毛柱状细胞等4个不同区带.电镜水平下可观察到鳃丝上具微绒毛柱状细胞、具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间质细胞和粘液细胞等5种细胞类型.本文对鳃丝的组织形态学及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作了描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自孵化后的担轮幼虫至1a龄幼鲍10个时期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食道于面盘幼虫早期出现;自围口壳幼虫食道中段的上皮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在上足分化幼体食道侧囊形成;在稚鲍,食道侧囊上皮分化成微绒毛细胞、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嗉囊直至稚鲍期才形成;在1a龄幼鲍,嗉囊腔大于胃腔.胃出现于面盘幼虫早期;到匍匐幼虫,胃腔出现单细胞藻.肠出现于面盘幼虫早期;在上足分化幼虫,肠上皮分化为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两种细胞;在稚鲍肠上皮分化成纤毛细胞、微绒毛细胞、Ⅰ型腺细胞、Ⅱ型腺细胞和黏液细胞共5种细胞,肠沟出现.唾液腺形成于上足分化幼虫期.消化腺于面盘幼虫早期出现,自面盘幼虫中期开始分化成嗜碱性细胞和消化细胞.嗜碱性细胞的细胞质由嗜酸性逐渐转变为嗜碱性;至上足分化幼虫,细胞内出现含铁的折光小体.消化细胞自匍匐幼虫摄食起就出现内吞作用,细胞内含大量囊泡.研究表明,发育到稚鲍时,消化系统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已基本接近成鲍.  相似文献   

9.
黑鲷嗅上皮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艺磊  张子平 《台湾海峡》1994,13(2):129-132,T001
通过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黑鲷嗅上皮的超微结构,嗅上皮内侧是感觉上皮区,其主要的细胞类型是:纤毛感觉细胞,微绒毛感沉细胞,柱状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非感觉上皮分布在嗅上皮边缘及点缀于感觉上皮区,似指状结构,具有粘液细胞,支持细胞,基细胞等,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可认为黑鲷属以视觉为主进行活动的鱼类。  相似文献   

10.
黑绸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视网膜中存在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杆与视锥的比例较大,为67:1。每一双极细胞接受约5—8个视杆的输入,每一神经节细胞接受约17—25个双极细胞输入,表明神经节细胞有较大的感受野。视网膜细胞这种形态组合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与黑鲷生存的浅海底层弱光环境相适应。黑鲷的视杆色素经测定为视紫红质VP4851(吸收光谱峰值为485nm),其吸收光谱与黑鲷栖息水层中日光能量分布相对应,也与该水层中的生物光场相适应。黑鲷暗视光谱敏感曲线峰值与视紫红质吸收光谱曲线相一致,均在485nm处。此外,黑鲷光谱敏感曲线存在普氏位移,表明黑鲷具有辩色力。  相似文献   

11.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2种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2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无差异,小齿日本银鱼3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2种单倍型;大银鱼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色素b序列(单倍型SB-1)之间存在86个碱基差异(差异率21%),变异较大。大银鱼、小齿日本银鱼的16S rRNA基因片段种内个体间无序列差异,两种间存在21个碱基的差异(差异率5%),有1个碱基的插入/缺失。由此可见,2种银鱼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进化速率较快,约为16S rRNA基因片段的4倍。根据细胞色素b序列数据。推算出2种银鱼大概在中新世晚期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2.
对波纹唇鱼消化系统的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肠道上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波纹唇鱼为肉食性无胃鱼类,消化道全长极短,颌齿和咽齿都很发达,肠道极粗,比肠长为0.426;肝脏分三叶,呈枫叶状,胰脏弥散性分布在肝脏组织中,肉眼不易分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小肠前部细胞界限不明显,分泌孔较多,微绒毛密而长短不齐;小肠后部细胞界限也不明显,但分泌孔明显减少,微绒毛比小肠前部更密且很平整;直肠细胞为多角形,分泌孔比小肠少,微绒毛较稀疏,且长短不一。  相似文献   

13.
皱纹盘鲍肠上皮组织立克次体超微结构与细胞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对患病濒死皱纹盘鲍 (H aliotis Discus hanna Ino)进行病原体检测和病理观察 ,在肠上皮组织中发现大量立克次体。研究表明 ,皱纹盘鲍肠上皮细胞中的立克次体分为增殖型立克次体和静止型立克次体 2种类型。立克次体以皱纹盘鲍肠上皮细胞为感染的靶细胞 ,造成细胞微绒毛全部或部分破坏 ,细胞功能丧失 ,是造成养殖皱纹盘鲍病害发生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找找茬吧!     
《海洋世界》2009,(5):F0003-F0003
鱼的视力好吗?鱼在夜晚或者深海里游动的时候为什么能够确定正确的方向和避开障碍物呢? 答绝大部分鱼都是近视眼。鱼眼结构与人眼相似,但其晶状体是球状的,缺乏弹性,远距离的物体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而形成的物体影像只能藩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鱼不能看清太远的事物。在昏暗的环境里,鱼对外界的感觉主要依靠身体上的“侧线”。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电镜技术对青岛地区患病真鲷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在肠上 皮组织细胞中发现一种类立克次体病原体。研究表明,该病原体具有完整的细胞包膜, 内部 具有低电子密度拟核,在胞浆中以两种类型存在-繁殖型和静止型;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呈圆 形、椭圆、哑铃、长棒状,其长轴为0.2~0.8μm,形成包涵体,以分裂方式进行增殖;静止 型类立克次体为圆形,中等电子密度,直径为40~70nm,由繁殖型类立克次体出芽增殖形成 ;线粒体参与了包涵体的形成和类立克次体的增殖过程。细胞病理变化为上皮细胞肿胀并部 分解体,微绒毛破坏,线粒体变形,部分内嵴溶解;内质网膨胀,核糖体脱落。类立克次体 是导致鱼类病害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光镜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肝胰腺组成。食道肌层最发达,肌肉中富含蛋白质和脂类;胃内几丁质特化成胃磨和腺滤器;中肠上皮细胞游离面具发达的微绒毛,前、后盲囊上皮细胞有柱状和杯状两种形态;食道和后肠中分布有大量粘液腺。肝胰腺由发达的肝小管组成,肝小管管壁细胞有4种类型,即:R—细胞、B—细胞、F—细胞和E—细胞。还初步探讨了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多层感知器模型由吸收光谱反演浮游植物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已逐渐成为高光谱水色遥感的可获取参量。文章采用了多层感知器模型, 由珠江口担杆群岛附近水体的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进行了色素浓度的反演, 感知器的输入量是浮游植物吸收光谱, 输出量分别对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五大类主要色素的浓度。分析结果表明, 叶绿素a和叶绿素c估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比较低, 在测试数据集中两者的偏差分别为19.06%和15.90%; 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的估算浓度的相对偏差比较高, 对于测试数据而言, 分别为37.62%和36.96%; 叶绿素b浓度在测试数据集中的估算相对偏差约为27.47%。五大类色素在测试数据集和训练数据集的估算偏差比较接近, 已训练好的多层感知器可用于担杆岛水体中色素信息的反演。同时, 此色素反演方法也为遥感监测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动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牙鲆嗅上皮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显示: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嗅上皮的边缘为非感觉区,内侧为连续的感觉区,属嗅觉鱼类。非感觉区由表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等组成,表皮细胞在游离面相互连接形成似指纹状的嵴的结构。感觉区由纤毛感觉细胞、微绒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支持细胞及基底细胞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采用显微观察和MTT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低分子量氨基糖(包括壳寡糖(chitosan)、羧甲基壳寡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羧甲基甲壳寡糖(Carboxymethyl chitin oligosaccharide)、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4种氨基糖对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均没有细胞毒性,且均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以壳寡糖和羧甲基甲壳寡糖效果最佳,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壳寡糖、羧甲基甲壳寡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能明显促进角膜基质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壳寡糖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提示低分子量氨基糖可适用于角膜细胞促生长的培养,为壳聚糖衍生物材料用于眼科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幼体个眼外形及生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各期氵蚤状幼体复眼的个眼面均呈正六边形,个眼透镜面为圆形,其表面光滑。个眼的数量在幼体期不恒定。经计算机方程选优,复眼个眼面直径、矢状面个眼数量和色素细胞层宽度与幼体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而复眼矢状面个眼数量与色素细胞层宽度之间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