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地铁暗挖施工沉降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猛 《北京测绘》2008,(3):67-71
仅以北京市地铁4#线张自忠车站主体暗挖施工的沉降监控项目为研究背景,对穿越城市主干道的车站结构暗挖施工进行连续性的沉降变形监测;从地下构筑物暗挖施工的工序变化与地表沉降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在预测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多层次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其变形规律与稳定性,实现了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和高层建筑物、构筑物在经历工程变形和地壳运动时,存在位移变形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讨论了布设变形监测网进行变形分析的方法。文中采用C#编程语言,根据秩亏自由网平差、平均间隙法与单点检验原理,设计实现了变形分析程序,并根据实际水准网基准点的两期观测数据,对布设监测网的基准网稳定性进行了变形分析,对程序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部分混凝土重力坝的外部变形观测(特别是位移观测)均在坝体建成后才着手进行,因而对大坝建筑期间的形态变化无从了解。但是,从国内外的水工实践中看出,一般混凝土重力坝及其周围地基的最大变形是紧接着水库蓄水而发生的,水库蓄水则又往往在大坝尚未完全建成之前即已开始,特别对于高坝,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外部观测进行得太晚,必然会丧失了解坝体变化之最重要时机。近来虽然有些学者已纷纷提出变形观测应于蓄水前进行的意见,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相应的实施措施。本文试图探讨一种大坝外部变形观测工作的布设方案并介绍与之相应的观测方法,俾能既顾及运转阶段长期细致的观测工作之进行,又考虑到施工期间与蓄水前后之变形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日益高涨,运量大、准时、快速的城市地铁交通因此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十五”计划期间,国家用于城市地铁建设中的投资就达到了至少两千亿元人民币。鉴于地铁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地铁事故所可能导致的重大后果,如何确保地铁在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安全则成为地铁工程和运营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地铁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是确保地铁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由于其观测时间长,观测时段和频率受限制,测量结束后…  相似文献   

5.
董祥林  陈银翠  葛侃 《测绘通报》2012,(3):65-67,84
对工业园区松散层水文特征,松散层沉降、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地面沉降观测结果得出地面沉降与时间、疏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涣工业园区地面非采动沉降预测方法与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基本不产生疏水引起的沉降,大面积沉降没有造成建筑物原有裂隙有明显的扩展,对保障工业园区重大构筑物及设备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介绍以徕卡TCA1800型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在广州市天誉四期基坑相邻地铁隧道结构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毗邻运营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各变形监测点的变形量与预警值的比较和综合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确保在项目施工期间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实际应用证明,该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稳定可靠,达到监测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监测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国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对桥梁运营期间的管理要求,结合武汉市几座跨越长江和汉江的各类大型和特大型桥梁的结构特点,以及为了有效地保证大桥的行车安全,阐述了大桥管理中应实施变形监测主要内容;并结合武汉长江二桥等桥梁的监测实践,验证了变形监测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文中还介绍了城市桥梁管理中的有关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智能型全站仪结合边角后方交会的原理在核电厂变形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主厂区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设站的精度能满足核电厂变形测量精度。采用以极坐标法为基础用自由设站法对构筑物水平位移监测时,可以根据仪器误差参数、核岛构筑物、常规岛及其他构筑物监测点的点位精度计算得出每个测站进行监测时误差不超限的最远观测距离。  相似文献   

9.
对正常运营的桥梁进行相关受力动态变形监测,是对桥梁健康状况以及桥梁结构变形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内容。以正常运营的某连续梁桥动态变形监测为背景,结合地基微波雷达和GPS对其进行了动态挠度变形监测,对地基微波雷达和GPS获取的具有工程价值的数据利用EMD算法进行去噪处理,进一步得到更有分析价值不含噪声的变形数据,并阐述了EMD算法的基本原理,选取热、估信噪比分析地基微波雷达数据质量精度,把加速度重构成挠度变形位移图,与GPS监测变形挠度对比分析,发现监测时间段内桥梁动态挠度变化在毫米级,桥梁中间的变形量大于桥梁两侧。为进一步分析正常运营下的桥梁结构变形以及寿命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录爽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3,(1):76-78,75
简要介绍各类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全周期的分析。在建筑物沉降监测各个环节上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有效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化,为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