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铁门关钻孔应变记录地震的空间分布、震级和震深特征,选取32组较明显的固体潮畸变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钻孔应变固体潮畸变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干扰、强远震前畸变和同震响应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怀来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安装于1988年,以应变固体潮为主要观测目标.多年来,取得了连续完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列举了怀来钻孔应变的台址背景及仪器观测条件;分析了实际观测中钻孔应变资料受仪器零漂、气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干扰;研究了钻孔应变在本区及邻区震前出现的记录曲线畸变、潮汐因子异常、应变固体潮畸变等不同形式的异常变化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是获取构造活动异常变化信息,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震前应变固体潮畸变的物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及固体潮理论,建立了孕震期弹性物体应变固体潮的物理模式,给出了其数学公式。通过分析潮汐应力与寻震应力的合力随潮汐力相位的变化,从物理本质上讨论了不同应力阶段应变固体潮曲线的形态特征;讨论了震前不同异常时期,应变固体潮畸变的不同特.点;并对震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应变固体潮畸变与地震三要素预报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泰安地震台钻孔应变固体潮畸变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多年应变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地震发生时的同震变化以及地震前后固体潮异常变化过程,结合全国其他台站观测到的典型震例,分析了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应变固体潮的趋势性异常及畸变等各种异常现象,得出了应变固体潮的异常变化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库尔勒铁门关钻孔应变震前固体潮畸变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库尔勒铁门关体应变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认为本台站资料达到了Ⅰ类台精度,干扰主要为气压效应和水位干扰,观测资料记录到的固体潮清晰.利用低通滤波和一阶差分的方法,可以识别出固体潮畸变.对识别出的48次固体潮畸变现象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6次畸变为干扰,13次近震前存在固体潮畸变现象,其余畸变发生在强远震前...  相似文献   

6.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其它干扰因素排除方法,并对进一步利用多井震前固体潮畸变资料进行震前定位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岛钻孔体应变短时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岛钻孔体应变干扰的基础上,对青岛钻孔体应变出现的短时畸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岛钻孔体应变短时畸变可能是钻孔岩壁岩块掉落引起的张性异常,不是地震前兆异常;短时畸变与气压短时突变波动引起的信号均包含有2 min~5 min周期信号,比正常时多了5 min 的周期信号,两者的高频信号幅值相同,约为正常的1.5倍;气压的短时突变可引起青岛体应变观测出现固体潮同步波动畸变和曲线加粗变化.  相似文献   

8.
钻孔应变,应力测量区域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平 《地震研究》1992,15(3):283-290
我国钻孔应变、应力测量依不同时段区域变化形态有明显差异;短期(一月内)、中期(一年内)区域变化特征不显著。正常形态显示平稳、应变测量显示固体潮形态、应力测量显示年变形态。震前异常多呈现突升、突降式的应变阶跃、固体潮畸变、年变形态改变。长期(10年内)与其构造部位、地震活动性及区域构造运动,矢量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识别不同区域的曲线变化特征,对判定震兆信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应变、应力测量资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地区5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应变,变形临震前兆异常的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异常形态表现为应力应变值出现大幅度突跳、应变阶跃和固体潮畸变等,与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可作为本区中强地震短临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太平庄井水位固体潮畸变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井在地震前能灵敏地记录到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据1994年元月~1996年4月间发生的震例,发现水位固体潮畸变波动是由复杂的多周期、次高频波动构成的,在震前10天或半个月内出现。为避免多震异常重叠的干扰,提取并分析了单震畸变震例,认为:(1)该井能记录到世界强震前的水位固体潮畸变信息;(2)在一定范围内畸变异常时段与震级成正变关系;(3)研究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将会为地震预报开辟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北怀来地震台体应变仪器概况及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原始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异常图形和经Nakai拟合分析方法处理的震前异常特征.总结了1998年河北张北M6.2地震的体应变异常的映震效果,指出,体应变观测连续多次出现脉冲、阶变、应变固体潮畸变等异常可作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使用张家口、怀来、赤城、宽城、易县和涉县6个台站共计43个测项的数字化资料,针对2002~2005年邢台地区发生的3个M>4级的中强地震,进行了地震前兆和同震反应研究。发现我省数字化形变资料对3次邢台4级以上地震的形变前兆反应主要是以应变为主,包括体应变和线应变,并且异常形态以固体潮畸变和抖动为主。同震反应比较明显,主要以同震阶跃为主。  相似文献   

13.
日本9.0级地震引起的应变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93个钻孔应变台站记录的日本9.0级地震的观测资料,计算出各个台站记录的面应变的应变阶,通过同震应变阶的张压性变化显示,日本9.0级地震可能对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以张性变化为主.利用稳定时段的观测资料进行理论固体潮标定,得到实际应变阶,利用同震应变阶分析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断裂可能受到日本9.0级地震的影响程度时...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台分量式应变前驱波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高台基准台钻孔分量应变仪运行稳定,资料连续可靠.发现在部分大震前有形态各异的前驱波存在,其表现方式有突升、突降、固体潮畸变和地脉动加粗等.介绍了部分震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昌平北大200号台Sacks体应变观测值与固体潮、气压、水位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干扰分析的基础上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震例研究。震前该台体应变观测到的短临异常可靠,异常特征:①汶川地震前体应变记录到1年尺度的趋势异常,表现为拉张性变化,累计量约4 000×10~(-9),与之配套的是临震前兆异常也表现为拉张型的突变;②在2008年3月1日~5月7日体应变记录到了拉张型的间断突变异常;③在2008年4月13日~5月11日记录到间断的形态畸变,其中有4次之后出现压性突变;④在2008年5月1~3日、5、7、9~12日的畸变过程中出现高频成分增多的现象,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是震前慢地震引起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气压、水位等于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体应变观测出现应变固体潮畸变,并在畸变过程中连续多次出现张性压性突变、高频成分增多等异常现象可作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泰安台YRY-4分量应变仪自2009年7月底出现的固体潮畸变现象,与体应变、伸缩仪和水管仪同步畸变进行对比,对异常现象进行了落实。通过调查,落实了应变固体潮畸变现象是由附近居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并初步分析了抽水对不同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及探头附近的地质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辽宁非网上位、流量固体潮畸变震例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位、流量固体潮畸变异常与地震时、空、强三要素关系,并在利用地下水微动态预报地震方面做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8.
短期地震预报需要灵敏的仪器,用以测量震前微小的应力、应变的异常变化。业已证实,设置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仪器,对于所要测量的异常来说,噪声太大。目前公认,即使有一种可靠地进行地震预报的仪器,但为了将背景干扰降低到预期的前兆信息以下,需要把仪器放在足够深的钻孔中。为了在钻孔中得到最大的信噪比,我们进行了试验。在加利福尼亚州Hi Vista附近莫哈维沙漠中一口592米深的钻孔里,我们观测到了固体潮引起的幅度大于10厘米的水位变化。消去气压和固体潮应力的影响,得到的日体积应变率的灵敏度为10~(-9)到10(-10)。假如震前应变信息确实存在,那么进一步改进是有可能的。显然,用设置在各钻孔约1000米深处的仪器系列,可以成功地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疆分量式钻孔应变异常类型的地震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靖祥  赖爱京 《内陆地震》2005,19(3):249-256
研究了钻孔应变年变畸变型异常及指数型异常对地震震级的估计问题,认为年变畸变型异常对大震有较高的映震性能.研究了异常幅度和震中距、时间分布和震级关联问题,结果表明,在时间小于45天时,震级和发震时间呈反比,在时间大于45天时,震级和发震时间呈正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震例,对山西省昔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固体潮的理论值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震前固体潮变化的特征.同时,对影响固体潮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排除干扰,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