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显微红外测温是利用红外显微镜研究不透明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丰度和分布特征,并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新技术。云南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分布于川滇黔接壤区典型的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本文以该矿床的闪锌矿、方解石流体包裹体为例,应用显微红外测温技术发现闪锌矿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按其相态可分为6类:纯气相(V)、富液相气液两相(L+V)、富气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含子矿物三相(L+V+S)、含CO2三相(LCO2+LH2O+VCO2)包裹体,而在热液方解石中仅发现富液相气液两相(L+V)、纯液相(L)包裹体。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个区间:150~221℃和320~364℃;而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3个区间:12.0%~18.0%、5.0%~11.0%、1.1%~5.0%。不同世代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致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全过程,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反映成矿流体演化的中晚阶段,而且与脉石矿物(方解石)共生的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也高于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了闪锌矿流体包裹体较方解石更能反映成矿流体的信息,进一步揭示从早成矿阶段到晚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大致经历了中高温-中盐度→中低温-中盐度→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演化过程。通过压力校正后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反映了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呈中高温,进一步证实了该矿床并非低温矿床。通过矿床对比研究,不仅反映了该矿床明显不同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而且表明了显微红外测温技术为该类矿床成矿流体p-T-x条件及矿床成因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途径,并将在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探讨衡阳盆地及周边地区铅锌矿床的成因问题,本文对研究程度较高的清水塘铅锌矿床开展工作。【研究方法】通过矿床地质调查,不同阶段石英、方解石及闪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石英Rb-Sr测年工作,探讨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演化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本文将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黄铁矿-石英(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Ⅱ)和重晶石-方解石(Ⅲ)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Ⅱ阶段石英、闪锌矿中均发育L和VL两种类型原生、次生流体包裹体;Ⅰ阶段石英、Ⅲ阶段方解石主要发育VL型原生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Ⅱ阶段石英原生包裹体根据均一温度、盐度可细分为258~296℃、8.55%~9.21%NaCl eqv,260~298℃、3.61%~4.18%NaCl eqv,120~160℃、12.73%~18.22%NaCl eqv及145~168℃、3.06%~3.87%NaCl eqv 4组,而闪锌矿均一温度、盐度主要集中于102~178℃、10.24%~19.45%NaCl eqv;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中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结合包裹体产状和均一温度可知:Ⅱ阶段中盐度、低盐度流体具有不同的来源与演化过程,前者多成群分布,应为Ⅰ阶段中温(210~312℃)、中盐度(12.30%~19.30%NaCl eqv)流体演化而来;后者多沿矿物裂隙产出,可能为后期低盐度大气降水混合的结果。本文获得2组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8.8±2.4)Ma和(17.86±0.42)Ma,前者代表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后者记录后期构造叠加的时代;二者均明显晚于矿区附近周家岭花岗岩((203.0±1.4)Ma)及邻区关帝庙岩体((223.4±1.9)Ma)的成岩时代。【结果】考虑到区内铅锌成矿流体与岩浆活动有关,结合清水塘、留书塘矿区硫化物S、Pb同位素组成特点推测矿区深部存在晚白垩世隐伏岩体,为铅锌成矿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参数计算,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得出以下认识:会泽矿山厂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6280℃,具有较宽的变化区间,盐度(w(NaCl))为3.2%22.8%;白云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6163℃,大部分盐度较低,为1.1%-14.8%。3个成矿阶段闪锌矿和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布特征:从热液成矿期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围岩蚀变,流体呈现中高温-高盐度→中温-中高盐度→中低温-中高盐度→中低温-低盐度的演化规律。在整个热液成矿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盐度的流体参与了作用,流体混合可能是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pH值计算结果表明,迁移阶段时,成矿流体呈酸性,从成矿阶段Ⅰ—Ⅳ,流体pH逐渐增大,主成矿阶段Ⅱ—Ⅲ时,闪锌矿和方铅矿在中性、弱碱性下大量析出。受控于CO、CO_2、O_2间逸度平衡的CO_3~(2-)和HCO_3~-缓冲对调节了成矿流体的pH值,碳酸盐岩在铅锌的运移沉淀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带东段,铜铅锌矿体主要呈不规则囊状产于下石炭统忠信组滨海相石英砂(砾)岩和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之间,少量呈不规则脉状分布于白云岩中。其主矿体中铜的品位极高,2013年入选品位为15.5%;矿石主要呈块状,少量浸染状。矿石矿物主要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浅色闪锌矿、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局部偶见石英。发育赤铁矿-磁铁矿和硫化物两个成矿阶段。选取主成矿阶段——硫化物阶段硫化物矿石中的闪锌矿和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玉水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气液比5%~20%,均一温度范围为90~289℃,其中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289℃,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0~287℃,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25~210℃,包裹体盐度范围集中在8%~15%。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_2O,个别气相成分CO_2。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表明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层控的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硐子铅锌矿床发育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侧、翁牛特旗少郎河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矿区出露的岩石主要为角闪石岩、花岗闪长岩等,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分为早期铜矿化和晚期铅锌矿化两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硐子铅锌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20℃~180℃,盐度范围为0.4%~7.2%Na Cleqv,成矿压力范围为11.83~24.30 MPa,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的特点。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参与成矿作用的特点;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成矿物质具有深源岩浆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在构造活动期,区域上活化的深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及赋矿围岩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下渗的大气降水发生混合,导致成矿流体在断裂构造有利的位置富集成矿。硐子铅锌矿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荷尔勿苏铅锌矿床发育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侧、翁牛特旗少郎河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内。矿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闪长玢岩等;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属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矿化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交代作用阶段和晚期裂隙充填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其温度、盐度和压力等逐渐降低,具有中低温(170℃~316℃)、低盐度(1.2%~3.7%NaCleqv)的特点,成矿压力为11.83~24.30 MPa;稳定同位素碳、氢、氧证据显示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两部分组成的混合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荷尔勿苏铅锌矿床成矿物质为深源岩浆在构造活动时期再次活化,与下地壳及赋矿围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并在断裂构造有利位置富集成矿。荷尔勿苏铅锌矿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湖南省水口山矿田,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当冲组下段泥灰岩、硅质岩与栖霞组灰岩的层间硅化破碎带中。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可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和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康家湾铅锌矿床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43~343℃)、中-高盐度(18.4%~33.8% NaCleqv)的流体;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为中-高温(278~352℃)、中-低盐度(1.1%~20.7% NaCleqv)流体;晚期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流体为低温(125~191℃)、低盐度(0.2%~6.7%NaCleqv)的流体。其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阶段的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期的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液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H-O、S同位素研究显示,康家湾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在运移过程中混合了大气水。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特征,流体混合导致温度、盐度降低和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康家湾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发生大规模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乐红铅锌矿床是扬子地块西南缘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该矿床不同成矿阶段闪锌矿、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探针等测试,阐述了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成矿过程。研究发现,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4类:Ⅰ类气相、Ⅱ类水溶液相(由Ⅱa型-富液相气液两相、Ⅱb型-富气相气液两相、Ⅱc型纯液相组成)、Ⅲ类含CO_2三相(V_(CO_2)+L_(CO)+L_(HO))及Ⅳ类含子矿物(L+V+S)包裹体。结果显示,重晶石阶段的均一温度为240.3~319.3℃,w(NaCl_(eq))为2.24~2%~1~20.73%,表现出中高温-中低盐度流体性质;白云石-黄铁矿-石英阶段具有中-高温(219.8~310.1℃),中盐度(w(NaCl_(eq))为7.02%~17.61%)特征;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包括S1闪锌矿具有中温(217.8~292.2℃)-中盐度(w(NaCl_(eq))为8.81%~16.71%)性质;S2闪锌矿具有中低温(180.2~241.3℃)-中盐度(w(NaCl_(eq))为7.73%~18.47%)性质;S3闪锌矿具有中低温(140.4~227.4℃)-中低等盐度(w(NaCl_(eq))为0.35%~19.21%)的流体性质,通过该阶段中含CO_2三相包裹体测试,估算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分别为45~74.9 MPa(平均58.2 MPa)、1.7~2.8 km。方解石阶段均一温度为165.3℃,中等盐度,w(NaCl_(eq))为11.28%,表现出低温-中等盐度的特征。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温度大致反映了该矿床成矿流体从早阶段至晚阶段,呈现中高温、中低盐度→中温、中等盐度→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演化过程;早期高温-低盐度深部流体在热动力和构造应力驱动下大规模运移,受断裂构造影响发生减压沸腾作用,同时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成矿流体物化性质陡变引起铅锌硫化物等的沉淀,并最终形成矿床。该研究为揭示矿床流体性质、演化及矿床成因提供了证据,深化了"构造-流体‘贯入’成矿"模型,亦对深化矿床成矿机制与指导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奇山铅锌(铜)矿床是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大型铅锌(铜)矿床,具有超大型矿床潜力。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主成矿阶段的矿石矿物(闪锌矿、石英、方解石、石榴子石)进行流体包裹体测温和盐度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以气液型两相为主,含子晶的三相包裹体少量,气液两相包裹体气液比为5%~10%,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94.8~440.1℃和4.8%~44.32%;其中闪锌矿明显分为高温闪锌矿(331℃)和低温闪锌矿(145~181℃),盐度主要分布在8%~14%和18%~22%。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显示阿奇山铅锌(铜)矿床主要存在早期硅酸岩热液和晚期碳酸盐热液2个成矿阶段,二者叠加部位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盐度的特征,进而总结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成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等综合研究,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清水塘铅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流体包裹体显微观察表明,不同矿物载体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不一,但以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其中闪锌矿和方解石载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相对比较发育,数量较多;石英载体中包裹体不太发育,数量较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显示闪锌矿、石英和方解石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09~188℃、122~239℃和144~326℃,盐度分别为9.47%~20.97%,NaCleq.、0.18%~16.62%,NaCleq.和0.18%~7.31%,NaCleq.。闪锌矿的均—温度和盐度相对比较集中,其中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水蒸汽。含矿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的δD(H_2O,V-SNOW)值为-98.9‰~-79.3‰,δ~(18)O(H_2O,V-SMOW)值为-8.10‰~0.63‰,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大气降水。以上研究表明清水塘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相对比较单一,成矿主要以混合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可能是深部斑岩成矿系统的表征。在澜沧裂谷,喜山期花岗斑岩隐伏侵入裂谷中部下石炭统依柳组玄武质火山岩地层,形成了与老厂大型钼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斑岩-夕卡岩型热液蚀变体系,在浅表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则形成脉状银铅锌矿化。裂谷西部的大黑山勘查区下石炭统地层为南段组碎屑岩,深部隐伏的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不同于老厂的热液蚀变体系,对大黑山勘查区一个综合垂直剖面的初步研究表明:(1)深部热液体系在南段组中以形成具有明显Eu正异常(δEu=1.58)的石英网脉为特征,并且具有与老厂蚀变斑岩相似的Pb-Bi-Ag-Zn-Cu富集模式但Mo明显亏损,暗示深部可能存在与老厂矿区相同的花岗斑岩及Mo的矿化。(2)深部热液体系在C_(1n)/C_(2+3)岩性界面与低温天水系统混合,在C_(2+3)白云岩中形成具有突出Eu正异常(δEu最高达5.71)的铁锰方解石化,并在近40 m的蚀变带内显示出Pb-Zn-Ag矿化异常;蚀变过程中Mg的带出与Ca-Fe-Mn的带入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形成继续向上运移的低温Mg-Mn热液。(3)低温Mg-Mn热液在上覆二叠系生物碎屑灰岩中形成热液角砾白云岩化蚀变,大黑山勘查区地表以线型正地形的黑山梁子为代表;热液角砾白云岩化表现为弱的Eu正异常、Sr-U明显亏损和强烈的Mn富集,是地表锰银矿化的重要物源。大黑山综合剖面的研究确证了地表灰岩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热液角砾白云岩化是深部岩浆热液活动的具体体现,是非常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洪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洪水补给来源和阿尔泰山山势影响,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时间比新疆其他以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偏早。因此,从认识洪水特性、预防洪水灾害角度出发,对阿勒泰地区洪水发生机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利用阿勒泰地区各主要河流1960~2011年历年洪峰、冬季和汛期降水、气温和700hPa高空温度资料,对洪水发生机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洪水类型有融雪型洪水、融雪与降水混合型洪水和暴雨型洪水;(2)洪水与冬季积雪和汛期气温、降雨有关;(3)汛期过程相对短,主汛期发生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为主;(4)洪水挟沙能力强,汛期含沙量占年含沙量近90%;(5)暴雨洪水多发生于阿勒泰地区的中东部区域河流上;(6)全区洪水具有同步性,洪水年际变化相对小。  相似文献   

13.
依据钻探资料对永陇矿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的赋存主要受三叠系基底形态的控制,基底的隆起与凹陷控制了含煤地层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在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小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14.
In the Granite Falls-Montevideo area, Minnesota, granulite faciesmineral assemblag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major lithologicunits—hornblende-pyroxene gneiss, garnet-biotite gneiss,and granitic gneiss. Mineral assemblages most commonly observedare: plagioclase-hornblende-orthopyroxene-clinopyroxene-magnetite-ilmenite-(biotite-quartz);quartz-plagioclase-biotite-garnet-orthopyroxene-(orthoclase);quartz-plagioclase-biotite-garnet-(orthoclase); quartz-plagioclase-microcline-(garnet-hematite);and quartz-plagio-clase-microcline-biotite-(garnet-hematite-rutile).Partial analyses of isomorphous phases from the hornblende-pyroxenegneiss and the garnet-biotite gneiss were determined with anelectron microprobe. Negligible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within single grains andof a particular mineral within a given specimen, regular distributionof Fe and Mg between coexisting hornblende, ortho-pyroxene,and clinopyroxene, obedience of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to theGibbs Phase Rule, and lack of empirically determined incompatiblephases indicate a close approach to chemical equilibrium duringmetamorphism. Plots of coexisting biotite, garnet, and orthopyroxeneon an appropriate phase diagram result in some crossing tielines which cannot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temperature orpressure differences, but suggest that H2O and/or O2 were notperfectly mobile components during metamorphism. This is alsoindicated by interlayering of hornblende assemblages with pyroxeneassemblages and by different iron oxide phases in essentiallythe same mineral assemblage. Textural and chemical relationships of retrograde metamorphicassemblages suggest that some retrograde reactions are a resultof cooling following the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butthat others may have resulted from recrystallization duringa stage of thermal metamorphism that is reflected in the potassium-argonand rubidium-strontium biotite ages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相似文献   

15.
新疆松树头矿区地处天山北麓山前坳陷带,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据矿区已有的地质资料以及最新详查成果,认为勘查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南倾的不对称向斜,地层倾角普遍较缓,构造简单;西山窑组根据岩性特征分下、中、上三段,煤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段,含编号煤层3层、其中以1煤层单层厚度大为特点,厚度为34.32~39.980m,发育稳定,结构简单、区内对比可靠,该资料对该勘查区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探等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谢彪武 《地质与勘探》2012,48(4):807-81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阿里住浪铜银矿区1:10000 地质填图和1:10000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系统 总结了西藏阿里住浪铜银矿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住浪矿区不同岩性中Ag、Cu、 As、Sb 浓度克拉克值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元素分布型式具对数双峰分布,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 用;元素组合分析具成矿多阶段性,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Cu、Ag,可作为找矿的指示元素;综合分析地 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在矿区圈定5 个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区,其中玉号、芋号异常带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桥沽-看财庄地热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内。为满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对地热资源的需求,笔者对该地热田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查。本次勘查采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高精度重力、地温测量等多种物探方法,初步查明了地层结构,推测出基岩顶板埋深3500~4000 m;解译了7条断裂,并分析了各条断裂的位置、走向及倾角;分析了地温场分布特征,对热储温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8.
KS盆地磅士卑勘查区是位于柬埔寨西南部磅士卑省豆蔻山脉东麓。该盆地构造简单,断层较少,地层总体走向为一走向NNE倾向NWW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勘查区煤炭资源较丰富,含煤地层为新近系中新统,聚煤期湖沼相沉积体系。主要可采煤层为S10、S20煤层,属中灰煤至高灰煤、低硫煤至中硫煤、低发热量煤至中发热量煤。  相似文献   

19.
20.
晋城矿区王台铺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上煤组(3#煤)资源枯竭,目前开采下组煤(9#煤和15#煤),面临着上组煤采空区积水的威胁。运用地质资料和瞬变电磁法对该矿九五盘区上部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井下的泄水孔排水量证实,运用地质分析法预测的水量偏大,瞬变电磁法的水量偏小,但总体误差不大。本次泄水的成功,可解放9*煤层145万t的可采储量,确保矿井采掘衔接的正常,同时也可从根本上杜绝了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