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漠河观测日全食的景象在时隔11年之后仍然历历在目,正是那次终身难忘的观测促使我下决心再次观测2008年发生在我国西北的一次日全食奇观。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1日,我成功观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日全食,然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今年日全食观测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3.
日全食的追思与联想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会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卞毓麟日全食是壮美的,其美不可言状。亲眼目睹日全食心里甜甜的,似饮甘露,如餐蜜糖。我曾两次观测日全食。鳘次是1968年9月22日的新疆日全食,我参加高空组的观测,在一架飞行高度为12000粘的运...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琐碎的流水帐。之所以把前后的各个细节不厌其烦地写下来,是因为我觉得日食观测的过程绝不仅仅是日全食时的四分钟,观测的乐趣也绝不仅仅在于日全食时的四分钟。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区可以观测到一次日全食的天象,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在甘肃省金塔用两架太阳射电望远镜对这次日全食进行了观测,并成功地取得了观测资料.为了科学分析观测资料,在日全食的前两天,实测了当地的大气吸收.着重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结合太阳射电方法,测得在λ=2.4 cm和λ=8....  相似文献   

6.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在北京拍摄了1997年3月9日的日偏食。照片拿到学校,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还管我借底片冲洗留念。而我却一直不满足,那个时候我就在天文书上看到了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的预告,并暗自下定决心目睹这次日全食。去年8月1日,由于考试的原因,我又错过了一次我国西北部的日全食,更加坚定了我亲身观测长江日全食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谈日全食观测方法──写在3月9日日全食之前王宗良广大青少年大文爱好者十分关注的1997年3月9日日全食即将来临,全食带经过我国的黑龙江省漠河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可看到日偏食(见表一)。为了使众多有兴趣观测此次日全食的业余爱好者观测成功,特将有关日食的...  相似文献   

8.
简讯     
简讯《壮丽的日全食》展览在北京天文馆揭幕1996年1月30日,在北京天文馆召开了(壮丽的日全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观测成果大联展)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新闻界记者和天文工作者以及参加赴泰国日全食观测团的成员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在听取了中...  相似文献   

9.
在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太阳中心提供的电离层突扰(SID)监测仪对甚低频(VLF)信号进行观测时发现:日全食期间的VLF信号强度变化异常,出现类似日出日落的效应;信号强度振幅变大,类似于雷电效应;而且信号强度在日全食前后一段时间内都有所增强.在对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比以往的观测结果,发现电离层会在日全食发生之前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勿失明年日全食观测良机张元东引言明年3月9日将发生一次日全食。中心食带经过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在边城漠河附近将可见到日全食。这是本世纪内我国境内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下一次要看见日全食要到公元2008年8月1日,距今尚有12年之久。日全食是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8月1日,我随怀柔区学管中心星时天文组一行8人到新疆哈密的伊吾(94.65E,43.28N,食分:1.035)观测日全食。甭提我有多高兴了,头一个礼拜我就睡不着觉,憧憬着日全食的壮观美丽……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廿一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广州星象教育科技公司和东莞科学馆等组织了广东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广东2009日全食观测团,奔赴湖北省荆州市观看日全食。日全食当天上午,荆州天气晴到少云。在日全食两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丝云彩遮住太阳,我们140多人如愿以偿地观测到日偏食、倍利珠、钻石环、日冕、水星和金星等难得的天象。我们这团队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观看到日全食,因此都感到欣喜若狂,不枉此生。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11日,我随中国日全食观测团来到了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观测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这次日全食带从大西洋西部开始,经过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在印度洋北部结束。慕尼黑位于日食带内,日食全过程长达2小时40分左右,全食时间在2分钟以上。8月11日这天的天气是多云、小雨,但是我们还是按计划来到了预先选好的观测地点:慕尼黑航空博物馆的操场上。8点30分左右我们架起照像机、望远镜紧张地进行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天空浓云密布,偶尔露出小片蓝天,但又很快被乌云遮盖。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越阴越重,井下起了阵阵小雨。我怀着…  相似文献   

14.
观测日食     
自从1997年打了个擦边球之后,整整11年,日全食没有光临过中国了。日全食可以说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最壮观的天象,被认为是人一生必看的瑰丽景致之一。幸运的是,在今年的8月1日和明年的7月22日,将接连有两次日全食在我国发生,其中今年的那次已经近在眼前了。还等什么,赶紧整理器材,制定计划,准备观测吧!如果你是刚入门的爱好者,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好器材或者没多少观测经验,日全食观测是非常容易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8月1日,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参加日全食观测。虽然准备较早,但不尽人意的事仍多,最终结果与期望相差甚远。我愿以此文的总结。对后来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组织“杭高天文社日全食远征队”赴西部观测日全食,已经给N届的杭高天文社队员带来期盼和激动。从杭州去西部观测日全食,行程非常遥远,往返7000多千米。为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卖点,天文社的队员早早就开始在地图上搜索,试图寻找合适的观测点。这次的日全食时间比较短,我们希望选择尽量往西,尽可能接近日全食中心线的地方。除此之外,那里人烟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交通和是否有居民点就是十分重要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组成的中国日全食观测队天文组在1983年6月11日的日全食中成功地进行了下述几种项目的光学观测:(1)色球和日冕的光谱观测——拍摄波区为3600埃到6600埃,平均色散度约6.4埃/毫米,高度分辨率约110公里。(2)宽带日冕的光度及偏振观测。(3)日食全过程的彩色摄影。 本文对仪器结构、观测方法和获得的资料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供了八○年二月十六日在昆明观测到的太阳色球层的日全食掩食过程。文中给出太阳可见面上各活动对象(包括黑子、谱斑、暗条、日珥等)的月掩时间,它们是射电观测、电离层观测以及日全食各项光学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日,我国境内将出现日全食。香港不在日全食带内,见不到日全食,但仍可看到日偏食。不要错过难得机会,本期特别为小朋友介绍日全食的成因及安全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行健爱好者自强不息———难忘的1997年群众天文观测活动对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1997年是难忘的一年,首先从国家大事来说,在这一年,香港顺利地回到祖国怀抱;从业余天象观测来说,人们成功地观测了本世纪末期在祖国大陆可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目睹了明亮的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