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7月2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它是阿波罗11号实施首次载人登月40周年纪念日。阿波罗载人登月对人类社会在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甚至精神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和促进作用。目前.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还将大量借鉴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大量经验和技术,因为多项最新研究表明.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许多方案和技术.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2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50周年纪念日。阿波罗载人登月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科学、技术、经济、生活甚至精神等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促进作用。目前,美国计划2024年"重返月球",它仍将借鉴不少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经验和技术。从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来看,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还将在各方面对全球影响多年,影响几代人。  相似文献   

3.
① 美国"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探测照片② 我国将来的登月舱想像图③ 设想的我国探月卫星示意图④ 欧洲空间局2003年9月27日发射的"智慧一号"探月示意图⑤、⑥月球的南、北极,"月球勘测者"在其附近(红圈所示)发现冰物质⑦日本计划于2005年发射的"月亮女神"(Selene)月球探测器和登陆舱⑧可能用来发射探月卫星的中国长征三号火箭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四 开发月球矿物资源  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强大的能源基地,开发月球上的矿物资源也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那么月球上都有哪些矿物资源呢?从阿波罗登月飞船取回的月岩分析可知,地球上有的元素月岩中都有,从月岩中就可以取出人类所需要的元素。在带回来的60余种月岩中,其?..  相似文献   

5.
8月星空看点     
月亮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之后人类经历过5次登月,最后一次是在1972年12月,此后,人类就再也没有造访过月球。  相似文献   

6.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张明昌规模空前的“阿波罗”计划曾使前苏联在太空中的一切优势荡然无存,它的确实现了“把苏联人击败在月球上”的目标。“阿波罗”计划曾造就了24个“月球人”,27人次到“广寒宫”作客(表1、2)。如今他们中已有2人作古,其余亦都垂垂老...  相似文献   

7.
去看月亮石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11,(11):68-68
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之一是美国馆展出“阿波罗”11号宇航员带回的“月亮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  相似文献   

8.
月震、LTP和地震喻传赞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经常会发生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观测表明:太阳有日震,星球有星震。那么月球有震吗?回答是肯定的,称为月震。自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共6次登上月球,在上面安置了4个月...  相似文献   

9.
阿波罗12号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第二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在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是第6次执行载人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续)张明昌年龄最大的“月球人”艾伦·谢泼德当年登月时已是48岁。最近他与另一宇航员合作撰写的《美国登月竞赛秘闻》书中说,加加林上天的消息震动了美国朝野,为此加快了宇航员的训练计划,20天后的5月12日,他满怀希望进入“水星”3...  相似文献   

11.
易轩 《天文爱好者》2012,(10):51-51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著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因心脏并发症于8月25日逝世,享年82岁。作为“阿波罗ll号”的飞行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以及他的那句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都已成人类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阿波罗11号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在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是第5次执行载人任务。发射时间在1969年7月16日,在Pad 39A发射。返回时间 1969年,7月24日。任务成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长;米切尔·科林斯,指令舱驾驶员;埃德温·奥尔德林,登月舱驾驶员。  相似文献   

13.
大事聚焦     
日期内容爪拼二12月7日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诞辰(1905)“轨道天文台2号,,发射(1968)12月11日美国杰出女天文学家坎农诞辰(1 863)作为“阿波罗计划”谢幕行动的“阿波罗17号”登陆月球(1972)。宇航员安装了核动力科学实验站,进行了热流实验、月震测量、月球大气成分检测等多项研究。12月12日美国宇航局在肯尼亚的圣马尔科发射了第一颗专门用于观测X射线的卫星,那一天正值肯尼亚独立日,所以卫星用斯瓦希利语的“自由”一词—“乌呼鲁”命名,乌呼鲁巡天三年,发现了300多个X射线源。12月14日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诞辰(1 546)“水手2号”掠过金星…  相似文献   

14.
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登月飞行轨道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珹  胡小工  李鑫 《天文学报》2001,42(2):161-172
讨论满足约束条件的登月飞行轨道的设计问题,将约束条件分类为只与太阳,月球,地球,飞行器和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运动学约束条件以及小及到飞行器轨道云动的动力学约束条件,在考虑登月飞行轨道的特征后,给出一种设计满足约束条件的标准飞行轨道的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我国登月飞行以及月球卫星的轨道预测计。  相似文献   

15.
月球,这个地球在太空中的惟一伴侣,自古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梦想和无限遐思。从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月发现环形山,到“阿波罗计划”把人类送上梦幻之地,月球一步步地从神话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可观可感,可以踩上一个脚印、抓起一把尘壤的邻家院子。  相似文献   

16.
有关天文的节日太阳节从1977年起,墨西哥在全国技术研究所的倡议下,每年3月20日举办太阳节。节日期间,展出利用太阳能和观测太阳的新成果。月亮节1967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阿波罗一11号”宇宙飞船,并于7月20日下午,首次完成了人类登月壮...  相似文献   

17.
阿波罗14号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包括测量月球离子流量和强度的离子探测器和冷阴极表、激光反射器以及计算太阳质子和电子的装置。携带了一辆手推车,车上装有能测量月球磁场变化的仪器。"阿波罗"15号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首次使用月球车,发现当地月面电钻钻不进3米深,曾捡到月球最初形成时代的结晶岩。  相似文献   

18.
欧洲天文节     
2009年2月6日、7日,为期两天的欧洲天文节在英国伦敦的肯辛顿会议和活动中心举行。国际天文年和阿波罗登月40周年成为此次大会的两大议题。天文节的内容包括演讲和展览等。  相似文献   

19.
日历翻回到1972年4月24日,阿波罗16号的3位宇航员感到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在他们返回地球之前,只需要执行最后一项任务:释放小型子卫星PSF-2号——它将大约每2小时环绕月球一周(参见图1)。这颗小卫星将加入到8个月前由阿波罗15号释放的PSF-1号的工作中去,测量月球周围的带电粒子和磁场。这两颗子卫星都有着比较低的椭圆轨道,离开月面只有89到122千米。  相似文献   

20.
月球轮廓是指投影在天球上的月球边缘平均形状。本文资料取自佘山天文年刊第十卷(1915年),这些月球照片系在1913年9月赤道仪(D=40cm,F=6.90m)所拍。本文求得月球轮廓的最或然形状是椭圆,长轴此短轴长1″.5,印扁率约为1/1150;长轴方向与自转轴的交角为2°(偏西)。看来,利用谐波分析方法来求椭圆参数,更为简单而不失其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