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描述地层吸收作用的品质因子Q作为PP波和PS波联合反演中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对地下岩石物性参数及油气预测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改进的Kolsky模型波场延拓物理机制为理论基础,结合Zhang和Ulrych提出的计算层旅行时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的Kolsky模型波场延拓公式的纵波Q值、横波Q值估计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不同记录道间振幅谱比对数与频率的线性回归估计出一系列的Q值,然后通过筛选、平均处理得到各层位的Q值。模型试验中,估计出的P波、PS波Q值与理论Q值误差均小于2%,这表明了该方法估计Q值的正确性和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中,获得了合理的P波Q值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用频谱比率法计算Q值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利用相邻两个反射信号频谱的主频及其斜率,或对第二个反射信号的频谱进行Q扫描补偿,使该频谱与第一个反射信号频谱间的相似系数最大或两者主频相同的方法计算Q值。这些方法克服了频谱比率法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用频谱比率法计算Q值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利用相邻两个反射信号频谱的主频及其斜率,或对第二个反射信号的频谱进行Q扫描补偿,使该频谱与第一个反射信号频谱间的相似系数最大或两者主频相同的方法计算Q值。这些方法克服了频谱比率法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品质因子(Q)是反映地层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的重要参量。在强衰减条件下,常规方法估算(如谱比法等)的品质因子往往比物理定义的品质因子下限(2π)还小。通过考察两者差异的来源,给出了两者的换算公式。模型测试表明,当品质因数小于30时,常规估算品质因子和物理定义品质因子的相对误差将超过10%,两者应加以区分,不可混用。根据两种品质因子的特点,有如下建议:当拟合Q-V经验式时,使用物理定义品质因子;当进行反Q补偿时,使用常规估算品质因子;当对同一工区的品质因子进行对比时,应换算成同一类品质因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层常Q模型描述层状介质探地雷达信号的衰减,并应用谱比法,通过求均方根Q值求得了层状介质每一层的Q值。将波场延拓理论应用到探地雷达信号的反Q滤波数据处理中,其步骤为:假定地下Q模型为多层常Q结构,对每个常Q层,将地表波场记录直接延拓到当前层顶部;在常Q层内对延拓后的波场在时频域采用广义S变换,对信号进行反Q滤波;对滤波结果求广义S反变换,得到反Q滤波后的时域信号。最后利用本方法对合成的3层探地雷达衰减记录和实验得到的2层探地雷达衰减记录进行了振幅和相位补偿,验证了该算法在探地雷达反Q滤波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比较热门和精确的心迹线法实现利用地震VSP资料进行Q值反演。通过实例验算,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反演过程中,该方法对超过350 m的厚层反演效果较为准确,对薄层其反演效果不稳定,但总体趋势不会有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以前存在的几种反演Q值方法(即升时法、频谱比法、子波拟合法和振幅拟合法)对随机噪霎时 十分敏感的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找出了一种有效地抑制随机干扰的方法,即用统计拟合的原理来达到抑制甚至消除随机噪音的影响,使这种Q值反演方法能直接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经验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飞  韩立国  张博  孟大江  张强 《世界地质》2012,31(1):178-186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但由于实际地层是黏弹介质,造成地震波能量衰减和波形畸变,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精度要求。为更好地利用纵横波信息,需要对PP 波和PS 波进行振幅和相位补偿。通过解析法推导出一种从叠前转换波共炮点道集中提取横波Q 值的方法,将叠后稳定高效的反Q 滤波算法推广到叠前纵波和转换波的反Q 滤波中,改进了沿着纵波和转换波的传播路径进行补偿的叠前反Q 滤波算法,并进一步将常Q 层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反Q 滤波振幅补偿算子解耦为时间项和频率项的乘积,在保证补偿效果稳定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S变换求取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的品质因子Q对衡量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以及预测油气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频谱比法求品质因子Q值,但是传统的频谱比法面临时窗选取等问题.利用S变换优越的时频分析特性以及与傅里叶谱直接相联系的特性,提取地层上下界面对应的瞬时频谱,然后通过拟合频率与振幅比的关系,得到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通过数值模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潘孝荣  褚志贤 《福建地质》1992,11(4):283-287
本文通过62个地震数据的资料计算结果.得到上地壳(20km以上)及下地壳(20km以下)的Q值,并结合福建省地壳结构,探讨我省Q值分布与地震活动规律。永定—德化—福州构造带是低Q值带,恰为地震活动带;在云霄—金门有—高Q值(大于1000)区,轴向NEE,推断为地幔隆起区,而在高Q值与低Q值过渡带上(即介质突变带)为地震活动区。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对本省若干磁铁矿床矿石磁参数Q值(这里有图片:19850310-216-01)的研究,总结了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矿体Q值的所在范围及频率分布,并提出了各种热液型磁铁矿床矿体Q值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以两个实例说明其论点。  相似文献   

13.
王辉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99-702
利用地震记录中的衰减信息(波形与频谱)计算岩体的品质因子(Q值),对岩体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典型的方法有振幅法、上升时间法、频谱比法、质心频率偏移法。本文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并对它们的稳定性、适用情况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品质因子Q是用来描述地震波吸收衰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为油气检测、储层预测与精细刻画等提供了众多有用信息。然而,目前几种常用的频率域Q值估计方法(如谱比法),在实际应用中需从地震记录中拾取子波,受噪声和相邻子波影响,难以拾取到理想子波,导致Q值估计不够稳定。这里采用改进的广义S变换取代傅里叶变换在时频域应用谱比法提取Q值,该方法在保留谱比法适用性强等优点的同时,应用时频域能量集中部分对应作比估计平均Q值,无需拾取瞬时频谱或利用单个子波作比,成功提高了Q值估计的稳定性和适用性。通过模型测试,对比分析了四种Q值估计方法的稳定性,其中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的Q值提取法抗噪能力强,方法稳定。将Q值提取法运用到实际地震数据中加以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Q值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地块和银川盆地中上部地壳Q值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孙慧秋  韩立国  徐杨杨  高晗  周岩  张盼 《世界地质》2015,34(4):1106-1112
估计地层品质因子Q对描述地下构造分布和油气预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黏滞吸收作用,笔者选择2D黏滞性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将观测波场与正演模拟计算得到的波场构建一个目标函数,引入L--BFGS算法反演出地层品质因子。将该方法应用于异常体模型和Marmousi模型测试,结果均表明反演的模型与理论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计算精度高,反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油气地震勘探中,地震波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明显的吸收衰减现象,导致地震信号中的主频向低频移动,频带宽度变窄,相位发生畸变,制约了地震勘探识别薄层的分辨能力。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文章介绍了一种在地震反射数据成像域进行Q值估计建模的方法与流程,并利用估计出的Q值通过偏移成像对数据进行衰减补偿,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该方法在时间域引入等效Q值的概念,首先在初步黏弹性时间偏移成像域的时窗内,通过数据在时窗内的补偿效果来确定时间域的等效Q值参数,接着通过在深度域层速度上计算成像射线获得时深转换关系,进而对转换到时间域层Q值的等效参数进行时深转换,完成最终深度域Q值建模,最后将该关键参数作为黏弹性叠前深度偏移的输入,进行复杂构造的黏弹性补偿成像。同时使用中国东部某实际地震数据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发展的流程和方法可较好实现深度域负责构造Q值建模和成像域补偿,实现复杂构造高分辨成像。   相似文献   

18.
地层的吸收衰减作用是降低地震分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准确地提取地层的品质因子Q和进行稳定而有效的Q补偿是非常困难的。这里采用改进的谱比法技术系列从VSP下行波场资料中提取准确的Q值,利用井控约束建立三维Q场,最后使用稳定的反Q滤波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补偿后的地震剖面分辨率得到提高,地质现象更为清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矿石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檢驗是地質勘探工作中的眼睛和准繩。而合理的縮減矿石样品又是化学分析和物理檢驗工作最重要步驟之一。很显然,縮減样品使之能得到最后的可靠重量,对化学、物理檢驗結果的精确程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矿产的經济評价,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縮減后的試样,如果不能代表原来矿石中的物理性質和化学成份,往往就曲解矿石的真实情況,而对矿  相似文献   

20.
含衰减的零偏移距VSP正演模拟及Q值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VSP资料的特点是信噪比高,分辨率高,勘探范围小;三维地震资料勘探范围大,信噪比分辨率却低于VSP资料。因此最佳勘探方式是实施井中(VSP和井间地震)地震方法与地面地震数据联合采集与处理的方式,利用井中资料的分辨率来拓展地面地震分辨率。本文研究的是含衰减零偏移距VSP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为利用VSP资料提取衰减信息,拓展三维地震频带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在正演模拟算法上采用了层状介质构造的波场递推理论,通过一系列理论地质模型模拟了零偏移距VSP合成记录,同时为了验证所做的正演模拟的正确性,用谱比法对理论模型中的Q值进行了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