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铁山与北京西山复合石香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铁山地区发育接触热动力变质带,叠加了热动力和构造变形作用,这使该区岩体附近互层的灰岩和泥岩变质为大理岩和角岩;而且这两种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粘度差,这就为石香肠构造的发育提供了充要条件,所以在湖北铁山地区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石香肠,北京西山地区震旦系互层的灰岩和白云岩也存在明显的粘度差异,在构造变形作用下,也广泛发育有石香肠构造,结合湖北铁山和北京西山地区的复合石香肠,依据石香肠横断面形态把复合石香肠分为I,Ⅱ,Ⅲ三类,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成因,复合石香肠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石香肠构造,其特点是具有复合的形态特征,复合的构造成因,研究复合石香肠对了解其发育过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区域构造运动方向和期次的判定也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山膨缩石香肠流变性质构造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探索了利用膨缩石香肠构造定量估测古岩石流变参数的方法,获得北京西山云母大理岩中的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板岩中的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2.57-4.75之间,与板岩的粘度比在94.8-175.8之间;白云岩中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   相似文献   

3.
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应变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两期纯剪切变形成因的骨节状石香肠。假设骨节缝处香肠层的厚度近似等于香肠层的原始厚度,再根据等面积法原理恢复骨节状石香肠层的原始长度,求得石香肠层的拉伸有限应变,并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骨节状石香肠等面积法进行了检验,误差范围分别为3.23%,2.84%,3.94%和6.82%。将该种方法应用于湖北铁山含骨节状石香肠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得到石香肠层的伸长有限应变值为33.80%~48.22%。再利用矩形断裂石香肠对骨节状石香肠应变测量结果进行检验,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并将两期构造变形的岩石有限应变进行了分离。  相似文献   

4.
岩石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利用地质构造特征获取岩石流变信息的方法,包括就变折射,劈理折射,膨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者利用石香构造求得北京西山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而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26之间。  相似文献   

5.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现代地质》2011,25(4):768-777
鄂东南铁山是亚洲首个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的地区。以该区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运动学涡度等相关参数及有限应变椭圆长轴展布方位的分布图。对所获数据资料研究表明: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的应变受其能干层控制,有限应变值与其离能干层的距离趋于负相关,且与其矿物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在平行于石香肠构造伸展方向上基质层有限应变分布不均;石香肠体附近与之相近规模的变形构造可使其相应基质中的应变分布紊乱;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是由早期平行于层面简单剪切叠加晚期平行层面伸长、垂直层面压缩的纯剪切作用形成。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基质层中简单剪切与纯剪切的分布均分别与其相对增厚与减薄区段对应,而两者形态的不同主要与石香肠体不连续处充填物的能干性不同有关,再次表明两者均是较好的岩石流变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利用两种天然构造变形估算岩石古流变参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佐勋  付永涛 《地球科学》1997,22(4):390-394
肿缩石香肠构造和能干层褶皱作为自然构造有的产物,其几何形态理所当然地能够反映构造变形时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流变性质,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北部分肿缩石香肠构造进行了测量,得以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为3.61~7.69,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为8.74~18.32;板岩中的石英脉的应力指数为2.57~4.75,与板岩的粘度比为94.8~175.8,白云岩中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为2.25~3.93,对白  相似文献   

7.
李泉  曾佐勋  张鲲 《地球学报》2006,27(3):201-206
以湖北大冶铁山地区骨节状香肠构造为对象,根据其骨节缝形态、香肠层的剖面形态以及骨节缝填充脉体与香肠形成的期次关系,划分出13种骨节状香肠构造类型;通过对其物质组成的镜下鉴定,认为其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两期变形作用,并总结出三种力学机制①两期递进的垂直层面压缩变形叠加;②早期垂直层面压缩与后期平行层面剪切的叠加;③早期垂直层面压缩与后期平行层面挤压的叠加。  相似文献   

8.
石香肠构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00多年来,石香肠构造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出现了骨节状石香肠、不对称鱼嘴构造、复合石香肠等新的构造样式。在石香肠构造形成理论研究上,关于断裂石香肠构造形成的理论推导、肿缩石香肠构造形成的流变参数的限制、多层石香肠构造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石香肠构造控矿以及石香肠构造流变计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研究的拓展还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类型鱼嘴状石香肠构造恢复能干层原岩的初始厚度,并进一步分析原岩发生在应变椭球Z轴方向和X方向 的线应变,以应变差折射流变计的方法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求相同基质中相邻能干层粘度比的估测方法。以湖北大冶铁山 地区采集的两块鱼嘴状石香肠标本为例进行了应用尝试,得到大理岩基质中两层不同的角岩鱼嘴状香肠体的粘度比分别为 3.07和0.75。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阳  章雨旭 《地球学报》2000,21(1):78-85
近十年来 ,笔者在对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过程中 ,对白云石化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和层序地层意义进行了探讨 ,获得了如下新认识 :①根据泥质条带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中白云石化发生的规律 ,证实粘土矿物 (泥质混入物 )的存在对白云石化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②北京西山下寒武统昌平组下部“疙瘩状”灰岩的形成与白云石化有关 ;③寒武纪和奥陶纪广泛发育的“生物扰动灰岩”已受到强烈的白云石化改造 ;④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中“砾屑状”鱼而粒灰岩的砾状构造和断续条带状构造并非原生沉积构造 ,有些“砾屑”是准同生白云石化的结果。根据白云石的形成条件 ,笔者认为 :①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厚层藻纹层灰岩 -生物扰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旋回中 ,白云岩是这类副层序的顶面 ;②三山子白云岩 (上部 )是寒武纪末期高水位体系域晚期的产物 ,而人们将其与三山子白云岩对比置于北京 -涞源 -浑源一带的微晶丘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沉积 ,即寒武纪末期的海水仅退出了三山子白云岩分布区 ,而没有退出微晶丘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初论云南易门地区凤山铜矿床刺穿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易门式凤山铜矿床为例,应用刺穿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方法,解剖了控矿刺穿体的识别标志、物质组成、类型、内部结构、构造岩分带等特征。通过控矿刺穿体与非控矿刺穿体的对比研究,建立了控矿刺穿体的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从构造刺穿体→灰白色硅化白云岩→青灰色白云岩,依次出现刺穿体岩相带和构造蚀变岩相带,即火山角砾岩相带→含火山岩、板岩角砾岩相带→强铜矿化灰白色硅化白云质碎裂岩相带→铜矿化碎裂白云岩相带→弱硅化白云岩相带。其中强铜矿化硅化白云质碎裂岩相带、铜矿化硅化碎裂白云岩相带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金属硫化物矿物组合与矿石构造亦呈现水平分带规律:黄铜矿+斑铜矿(少)组合,块状、网脉状构造→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少)组合,稠密浸染状、脉状构造→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少)组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星点状构造。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南段二叠系热液白云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叠系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灰岩具有渐变过渡关系。白云岩中斑马状构造发育。白云石多为马鞍状白云石或异形白云石,较围岩显示出低碳、低氧和富锶特征,与典型构造热液成因白云岩一致,强度受构造控制明显,从造山带向盆地方向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山东平邑铜石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学峰 《山东地质》2001,17(3):59-64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夺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付  鲍征宇  马明  夏文臣  张宁 《沉积学报》2009,27(6):1033-1042
鲕粒灰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油气储层。通过常温常压下,北京西山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鲕粒灰岩的溶解主要受岩石和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控制。结构上表现为构造裂缝、鲕粒结合纹、颗粒晶体结合带等结构薄弱带优先发生溶蚀。成分上表现为白云岩化组分不仅自身较易溶蚀,而且能促进鲕粒灰岩的整体溶解;粘土矿物、石英等杂质组分常与鲕粒和白云岩化颗粒伴生,其对两者的阻溶效应更大。溶解过程中,鲕粒灰岩的构造裂隙、鲕粒放射结合纹和同心圈层等首先发生溶蚀,产生溶隙、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其次为白云质组分以及白云质组分与方解石结合处而产生晶间溶孔、粒内溶孔;随着溶蚀强度的加强,围绕鲕粒形成环状溶蚀沟,在鲕粒溶蚀脱落后而形成鲕模孔。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施甸县摆田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南北向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断裂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类,矿体顶板围岩为中三叠统河湾街组(T_2h)砂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矿体底板围岩为上三叠统牛喝塘组(T_3nh)凝灰岩、凝灰质泥岩。断层构造、围岩蚀变和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安徽宿州龟山石灰岩与白云岩矿床为水泥用灰岩矿、熔剂用白云岩矿、建筑用灰岩矿共生矿床。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z1)下部,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走向北东东向,矿体延伸长度大于2 km,规模为大型。矿体厚度和矿石质量沿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变化系数小于40%,变化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核形石鲕状灰岩。熔剂用白云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上段(?2z2)中,矿石类型为鲕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矿石质量较好。建筑用灰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z1)上部及少量崮山组(?3g)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白云质鲕状灰岩。通过分析矿床的沉积环境及其相变,认为本矿床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浅海相生物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  相似文献   

17.
傅正园 《地质与勘探》2016,52(3):472-479
长期以来,石平川钼矿床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石英脉型矿床,矿体分布于石平川岩体内外接触带上下100m以内。经过近年的地质工作发现,距石平川岩体外接触带400m~500m的侏罗系西山头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存在细脉型辉钼矿体,从而形成下部大脉型石英辉钼矿体、上部细脉型辉钼矿体的二元结构。这一发现为开展深部及外围找矿,扩大资源储量规模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大冶铁山地区发育的矩形断裂石香肠为例,从地质研究的角度探索了矩形断裂石香肠体的黏度与其矿物组成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矩形断裂石香肠体中透辉石的体积分数越大,则石英、绢云母和方解石等矿物的体积分数越小,对应的石香肠体的黏度就越大;它们的能干性排序依次为:透辉石〉石英和绢云母〉方解石。  相似文献   

19.
周丽云  王瑜  王娜 《地质通报》2015,34(203):400-418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相似文献   

20.
周丽云  王瑜  王娜 《地质通报》2015,(Z1):400-418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