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三维可视化研究是当前数学地质、石油物探、化探、水电勘察、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等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也是快速、及时地再现地质体三维信息及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三维可视化模型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软件开发程度不一,岩土工程领域岩体结构三维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远低于石油地质和石油物探,在国内开发大型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和分析软件系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在计算机上真实的再现三维图形成为现实。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其主要分析方法是在掌握地质的形态和属性等各方面特征后,采用基于体模型和面模型方法来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主要研究了面模型的实现方法。利用己有的勘探资料和三角剖分技术将层位离散化成三角网格,建立三维地质体块。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计算机实现方法主要意义在于表达和再现地质体与地质环境,进而辅助工程设计、施工与决策。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在计算机上真实的再现三维图形成为现实。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其主要分析方法是在掌握地质的形态和属性等各方面特征后,采用基于体模型和面模型方法来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主要研究了面模型的实现方法。利用己有的勘探资料和三角剖分技术将层位离散化成三角网格,建立三维地质体块。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计算机实现方法主要意义在于表达和再现地质体与地质环境,进而辅助工程设计、施工与决策。  相似文献   

4.
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反演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力学参数对地下洞室的施工和设计是极其重要的,通过位移反分析确定岩体参数的应用研究很多。为了提高参数反演的效率,采用均匀设计理论设计不同的反演参数组合,用有限元计算组建的样本集训练神经网络,根据洞室开挖过程中实测位移反演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基于面向对象、自适应、可视化三大关键技术,开发了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有限元软件系统BAFES。该软件可实现地下洞室力学参数反演分析、开挖预报过程的可视化,将地下洞室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模式由“数据-有限元分析-数据”转变为“图形-有限元分析-图形”,结合现场监控技术和工程稳定分析,能及时地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岩体力学参数反演为例,说明了该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岩体结构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体结构研究是工程地质特征和岩体结构力学性质研究的重要方面。作者引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工程地质信息数据库管理实现复杂岩体结构可视化技术,研究讨论了复杂岩体结构可视化软件系统的开发思路。实现岩体结构在可视化下的信息数据库管理、图视化分析和地质模型研究,极大地扩展了对复杂岩体结构空间的认识及岩体结构性质研究。通过实例建立了岩体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属性、分类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决策支持属性,其应用分类包括表达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能否实现这两类"五个可视化",是检验所有地质三维可视化软件的水平和质量的试金石。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开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国防工程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地上、地下、地理、地质数据一体化三维可视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集成应用。复杂地质结构的表达和快速动态建模方法和技术,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引进知识驱动和本体论思路、方法,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书年  李育芳 《矿产与地质》2002,16(4):254-255,257
从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角度论述了三维地质体及其数据特点,指出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中地质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应是可变的,它是检验地质理论与工作方法的可视化工具;交互性三维图形编辑与显示是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的关键;提出了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的体系结构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质结构面三维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结合水电工程采集岩体结构数据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岩体中结构面在空间上的扩展与延拓方法,即试图利用有限的地质数据建立结构面的拟合函数,从而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岩体结构面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水电站工程采集岩体结构数据的特点,详细介绍岩体中结构面在空间上的扩展与延拓方法,即试图利用有限的地质数据,建立结构面的拟合函数,从而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质强度指标法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力学强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理岩体的强度是岩体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 柱状节理岩体作为一种具有柱状镶嵌结构的特殊节理岩体, 缺乏相似的工程案例, 其岩体强度的确定是目前水电工程中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似工程中柱状节理岩体强度的研究进展, 以白鹤滩水电工程为例, 结合Hoek和Brown最新提出的地质强度指标法和强度准则估算了不同爆破损伤下的柱状镶嵌块状结构和柱状镶嵌碎裂结构柱状节理岩体的强度参数, 并得到白鹤滩水电站的原位试验成果的验证, 计算表明基于地质强度指标法的Hoek和Brown强度准则能较好的反映柱状节理岩体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1.
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的离散元计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涛  陈晓玲  于利宏 《岩土力学》2005,26(12):1936-1940
针对水电工程中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问题,采用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 首先对围岩可能出现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计算模型,对随机结构面进行了模拟,最后计算出了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坏块体。使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现场接触式测量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效率低、工作量大、结果精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运动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岩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步骤主要为岩体影像资料采集,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进行图像特征匹配、稀疏点云构建、点云稠密化以及岩体曲面模型重构。结构面识别方法流程主要为:首先平滑岩体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改变搜索半径和角度阈值实现模型平面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原理进行结构面搜索;最后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拟合结构面得到结构面产状。将该方法应用于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巷道,实现了巷道三维数字表面模型的重建与结构面产状数据获取,最后将识别到的结构面分组表征在模型表面。与人工实地测量方法以及现有的结构面识别软件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Discontinuities that have unfavourable orientation and are continuous within overall engineering rock regions can have a dominant effect on the strength, deformabil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The concepts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basic discontinuities and engineering discontinuities are propos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Further, the engineering discontinuities are divided into key discontinuities and non-key discontinuities. Within any region of the rock mass, the spacing, trace length and probability of engineering discontinuities can be estimated from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basic discontinuities. In general,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basic discontinuities. Finally,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how to apply these parameters to rock engineer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运用三维极限平衡法对某水电站坝肩随机块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块体稳定系数Fs的敏感性影响因子。通过敏感性计算,确定了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粘聚力C、抗剪断摩擦系数f)和结构面产状(包括倾向和倾角)两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了以上影响因子与Fs的变化规律。根据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比较,得出结构面产状是影响随机块体稳定性主导因素的结论。敏感性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为坝肩抗滑设计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环玲  何淼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07,28(Z1):187-191
工程岩体中数量众多的裂隙面限制了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在岩体渗流中的应用,迫使人们寻找能够用理论上成熟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替代,这就要求进行岩体多孔介质的水力等效性研究。在野外大量实测裂隙的基础上,进行裂隙密度、方位、大小、延续性、开度等几何参数的统计分析,以Enhanced Baecher模型建立离散裂隙网络随机模型,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进行三维裂隙网络随机模拟。在所生成的一定尺度的三维裂隙网络图基础上,给出计算研究域REV的方法,通过判断REV是否存在,确定能否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岩体渗流。  相似文献   

16.
岩体结构要素分形几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岩体结构诸要素, 包括结构面形态、结构面厚度、结构面分布、产状分布、孔隙分布颗粒表面形态等的分形表征, 目的是提高岩体结构的定量描述程度, 为岩体工程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边坡区岩体露头和平硐壁结构面几何参数的量测统计,建立了岩体结构面产状,规模,密度和张开度的概率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定量到画了边坡区岩体结构特征,为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岩石边坡开挖中存在大量的随机结构面,结构面与岩桥的组合破坏是边坡破坏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确定抗剪强度最小的滑裂面是边坡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岩体结构面调查统计基础上,运用随机网络模拟的方法得到边坡的裂隙网络图像,在此基础上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出边坡由结构面与岩桥组合形成的潜在最危险滑裂面的位置,将结构面组合滑动面与Sarma分析方法结合,形成一种改进的分析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方法--Sarma-SA分析法,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Practical visualization of rock structure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The conventionally applied method for visualizing the structure of a rock mass is limited to plotting the orientation of individual discontinuities by using the Schmidt stereographic net. Their spacing is not illustrated and other structural features, such as undulation and twisting, cannot be interpreted from such sterographic views. A new mode of visual presentation of rock structural features of one or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in rock volumes of any size that makes all this possible i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report. The primary purpose is to quantify, for all elements of a rock mass where the structure has been evaluated by borehole investigations or mapping in the course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 the orientation and average spacing of defined discontinuities like hydraulically and mechanically active fractures. These local structural patterns, which are plotted on three of the six faces of cubical boxes with defined edge length and with one edge oriented N−S can be combined by applying the mathematical tool for connecting faces with which certain visualization codes like Alias Sketch are equipped. This combines different local rock structures to form regional patterns that can reveal undulation and twisting and important variations in spacing of major discrete discontinuities. Visualization can be given in true perspective or orthographic form and larger discontinuitie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field, such as fracture zones, can be introduced in the model for correlation with smaller features. Furthermore, the stress situation at all sites where rock stress measurements have been made can be visualized in the model in the form of principal planes. The proposed models can be visualized from any “camera angle” and also shown in Quick Time VR form, i.e. as being slowly rotated around any predetermined axis. This facilitates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rock structure, local or regional, for numerical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20.
拱坝所承受的荷载大部分都通过拱的作用传到两岸拱座岩体,拱坝所具有的一切优点都是建立在拱座稳定的基础上的,因此拱座是确定拱坝稳定的关键部位,拱座变形及抗滑稳定问题是拱坝建设中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拱座在开挖过程中揭露两条长大结构面。本文从工程地质条件着手,在可研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布置专项勘探,并充分利用施工揭露,查明了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大比例尺编录及物探测试,实现了结构面充填物性状的定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评价及数值计算分析结构面对拱座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条结构面为典型灰岩地区后期溶蚀作用改造前期构造痕迹形成的溶蚀性小断层,充填物以钙质胶结为主,胶结紧密,局部溶蚀性状较差,充填物中软弱物质断续分布,多为坚硬岩体直接接触;受其空间分布特征影响,结构面会引起拱座岩体局部应力集中,但对拱座抗滑稳定性无影响。所获得的成果基本形成了拱座岩体长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的系统方法,可应用于现场实际工程,对拱坝的勘测、设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