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贵州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2~5],铝土矿产于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或上石炭统黄龙组(C2h)灰岩侵蚀面上,含矿层位为中二叠统梁山组(P2l),赋矿围岩主要为炭质页岩和铝土质页岩,分布受向斜构造控制,含矿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层厚度、铝土矿石质量关系密切;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  相似文献   

2.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是黔中-渝南铝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位于中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赋存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研究区矿石中的铝矿物主要为硬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勃姆石),占矿物总量的49.76%~96.9%,另外还有少量的胶铝石和三水铝石;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  相似文献   

3.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概要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平 《地质与勘探》2007,43(5):29-33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分属于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北部的正安、道真两个铝土矿带,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泥、页岩和(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侵蚀面上,属沉积型硬水铝石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平期,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岩石地层名为大竹园组(C2d).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是在广西运动古侵蚀面上,风化残积物演化形成的成矿母质(类似红土型铝土矿)经地表径流搬运、沉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陈启飞  邓克勇  吴波  徐瑶 《贵州地质》2017,34(3):156-159
丰源铝矿层(FYB)是假整合于上泥盆统者王组与下石炭统祥摆组之间的一套粘土岩-铝土矿组合,其形成时代为石炭世杜内晚期(ca.350Ma±),丰源铝矿层的厘定及其时代说明它可能是贵州石炭纪最早风化-沉积的铝土矿,代表了新的含铝层位,开拓了找矿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丰源铝矿层勘查实践与资源潜力对今后贵州铝土矿的找矿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谷静  黄智龙  金中国  丁萍 《矿物学报》2015,35(2):229-238
瓦厂坪铝土矿床是黔北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成矿区内的大型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含矿岩系位于下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的下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铝土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以硬水铝石、勃姆石、高岭石、蒙脱石以及赤铁矿为主,其次还含有少量的三水铝石、黄铁矿、针铁矿、锐钛矿、锆石、长石和石英等。矿物学特征表明,铝土矿物质经历了搬运和重新沉积。研究表明铝土矿石及下伏志留系韩家店组泥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相似,暗示韩家店组泥页岩可能为铝土矿主要的成矿原岩。铝土矿床的形成是下伏韩家店组泥页岩通过长期原位风化作用逐步转变而来的。铝土矿剖面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原岩类型、p H值、矿物颗粒的大小、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剖面上Fe的浓度变化、所含矿物的种类以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等因素。根据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对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提出了4阶段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卢卯  黄凯  农观海  林贵生  黄浪  严强 《矿物学报》2021,41(4):570-577
贵州播州雷打顶铝土矿床受控于寒武系娄山关组白云岩构成的古侵蚀面,铝土矿体规模与赋矿地层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的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古溶槽、溶坑洼地及岩溶漏斗地段是铝土矿富集有利部位,九架炉含铝岩系与桐梓组薄层页岩被碳酸盐岩所夹持,形成上为灰岩下为白云岩的层状分布特征.含矿层与薄层页岩与上覆栖霞组灰岩和下伏桐梓组白云岩具有明显的波阻抗差异,通过地震共振频率成像测量,以波阻抗差异为基础,划分古溶坑洼地基底和上覆地层界线,推断含矿岩系分布形态和厚度,圈定了有利的铝土矿成矿带,与钻孔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地震共振频率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有效的勘探方法,在该区铝土矿的勘查中直接划分含矿岩系界面,间接推断铝土矿层的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15-220
还打岩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地区之道真向斜西翼北段,为沉积型矿床;其含铝岩系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产于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或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_2h)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之上;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为主,豆鲕状、碎屑状次之,少量土状;矿石质量属于中铝、中硅、中铁型,且ω(Al_2O_3)与ω(SiO_2)呈负相关。晚志留世—早二叠世之间多期次的地壳运动,致使韩家店组(S_(1-2)hj)和黄龙组(C2h)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分别形成红土和钙红土,为铝土矿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加之,中二叠世务正道地区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促使富含铝、铁的红土和钙红土在适宜的海湾环境中重新迁移并经脱硅富铝作用后成矿。还打岩铝土矿古地貌地势较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距海较近,受海水影响较大,古潜水面较高;因含矿岩系梁山组(P2l)长期处于潜流带或潜流带之下,水体交替作用较弱,暴露淋滤时间较短,脱硅富铝作用较弱,从而进一步说明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以铝硅比低的致密块状、豆鲕状及碎屑状矿石占比大,以铝硅比高的土状矿石占比少的特点。根据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类比分析道真向斜西翼内已探明的铝土矿床;总结还打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探获深部矿体的有利条件;认为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还打岩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地区之道真向斜西翼北段,为沉积型矿床;其含铝岩系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产于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或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_2h)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之上;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为主,豆鲕状、碎屑状次之,少量土状;矿石质量属于中铝、中硅、中铁型,且ω(Al_2O_3)与ω(SiO_2)呈负相关。晚志留世—早二叠世之间多期次的地壳运动,致使韩家店组(S_(1-2)hj)和黄龙组(C2h)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分别形成红土和钙红土,为铝土矿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加之,中二叠世务正道地区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促使富含铝、铁的红土和钙红土在适宜的海湾环境中重新迁移并经脱硅富铝作用后成矿。还打岩铝土矿古地貌地势较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距海较近,受海水影响较大,古潜水面较高;因含矿岩系梁山组(P2l)长期处于潜流带或潜流带之下,水体交替作用较弱,暴露淋滤时间较短,脱硅富铝作用较弱,从而进一步说明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以铝硅比低的致密块状、豆鲕状及碎屑状矿石占比大,以铝硅比高的土状矿石占比少的特点。根据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类比分析道真向斜西翼内已探明的铝土矿床;总结还打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探获深部矿体的有利条件;认为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清镇林歹铝土矿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含矿层序具有典型的炭质页岩—铝土矿—铁质岩结构。本研究以铝土矿层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林歹铝土矿顶板炭质页岩、底板喀斯特面及紫红色泥岩开展野外调查、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古生物化石鉴定等研究,结果发现在铝土矿顶部的炭质页岩中含大量的黄铁矿、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化石,植物化石主要为芦木、裸蕨类,由化石组合确定铝土矿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在炭质页岩中发现含腕足、腹足化石的白云岩夹层,证明炭质页岩形成于滨岸近海环境,由此推测铝土矿也形成近海湖泊环境。对含大量黄铁矿炭质页岩进行蒸馏水浸泡试验,发现炭质页岩浸泡液体pH值为1.5~2,呈现出强酸性,结合清镇林歹、小山坝等地铝土矿层与炭质页岩叠覆特征,认为铝土矿形成后,上覆炭质页岩在大气淡水淋滤下会对下伏铝土矿层起脱硅除铁作用,使铝土矿品位进一步提高。在铝土矿底板发现强风化白云岩砂、溶蚀裂隙、钙结层、湖泊沉积纹层等,认为寒武系白云岩中紫红色泥岩夹层很可能是铝土矿成矿母岩,且具有一定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务川一正安一道真(务一正一道)铝土矿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是黔中一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土矿产于中下志留系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或上石炭统黄龙组(C2h)灰岩的侵蚀面上,含矿层位为中二叠统梁山组(P21)。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分析表明,Ti、zr、Nb、cr、Th、Ga、Hf、Ta及V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均为不活动元素。特别是Ti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性质最稳定,故可对其用于质量平衡的计算。铝土矿化过程中一些元素的质量变化可以通过不活动元素在铝土矿(岩)和中下志留系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中的含量变化来估算。计算结果显示,大多数活动元素从铝土矿体系中移走,部分Si、Mg、K、Fe以及少量的弱活动性AJ向下渗透,并沉淀为伊利石(绢云母、绿泥石)、赤铁矿和石英或非晶体硅。通过系统研究和质量平衡计算,可初步确定SI1-2hj泥页岩为务一正一道铝土矿主要的成矿原岩。  相似文献   

11.
沙坝铝土矿床是实施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以来,在道真向斜构造单元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铝土矿床,矿体产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n)碳酸盐岩或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之上。含矿岩系厚度、沉积基底、含矿岩系埋藏深度、厚度稳定性与矿石质量及厚度有关。成因属碎屑岩系侵蚀基准面(部分为碳酸盐岩溶蚀基准面)上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1-4]。  相似文献   

12.
重庆南川-武隆铝土矿属于渝南-黔北铝土矿成矿带,为喀斯特型铝土矿床。经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面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该矿床矿物学的研究,发现组成铝土矿的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绿泥石,次要矿物为伊利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鲕绿泥石、菱铁矿、赤铁矿、针铁矿、黄铁矿、锐钛矿、金红石、磷灰石、石英、锆石、方解石、长石及稀土矿物等。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表明形成铝土矿的沉积/成岩环境为接近于潜流的环境。矿石结构和锆石形态指示成矿物质经过了短距离的搬运。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组成铝土矿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TFeO、SiO2和TiO2,铝土矿化过程中REE、Zr、Hf、Nb、Ta、Th、Sc、Li和Ga发生富集。形成铝土矿的母岩物质主要来自下伏页岩的风化作用,灰岩和酸性火山岩对铝土矿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结合稳定同位素资料,认为铝土矿的形成可能与生物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Geology of Ore Deposits - Data on geology of bauxit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rich iron ores of the weathering crust of Precambrian ferruginous-siliceous shale formation within the Kursk Magnetic...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地区晚二叠世铝土矿属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其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全岩分析显示铝土矿石成分以Al2O3、Fe2O3、SiO2和TiO2为主,其中Al2O3与Fe2O3 、SiO2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Cr、Zr、 Hf、Ta、Th、U和稀土元素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不断富集,元素Zr-Hf、Nb-Ta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lgCr-lgNi图解、稳定元素比值(Zr/Hf)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峨眉山玄武岩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同时下伏碳酸盐岩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5.
翁申富 《地质与勘探》2013,49(2):195-204
本文以贵州务正道地区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对其岩相古地理进行总结,并对基底古地貌与铝土矿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受沉积环境的制约,呈环状分布于滨湖相、三角洲相和浅湖相的沉积环境中,其中以浅湖相环境下形成的铝土矿质量较优,而滨湖相和三角洲相环境下形成的铝土矿则质量欠佳。铝土矿含矿岩系赋存在基底页岩或碳酸盐岩准平原化地貌之上,铝土矿的品质不仅受物源供给、沉积环境的制约,而且还与准平原化地貌特征密切相关,在基底古地貌低凹处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铝硅比值较大;基底古地形地貌即坑洼形态、大小、深度控制了铝土矿体的展布范围、产出形态、贫富变化及其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6.
桂西田阳堆积型铝土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书慧 《地质与勘探》2012,48(3):460-470
[摘 要]桂西田阳堆积型铝土矿产于第四纪红土层中。本文通过对桂西田阳第四系堆积型铝土矿进行一系列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探索铝土矿的物质来源。矿物学分析显示铝土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硬水铝石、赤铁矿和锐钛矿,含有少量高岭石、鲕绿泥石、三水铝石、针铁矿、金红石、伊利石、蒙脱石和石英等。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组成铝土矿石的主要化学组分有Al2O3、Fe2O3、SiO2、TiO2、FeO 和H2O+;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铝土矿石相对地壳和原始地幔富集B、Li、Ga、Zr、Hf、Nb、Ta、W、Th、U 等元素,而亏损Ni、Cr 等元素。矿石中明显富集稀土元素,稀土总量变化大,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矿石具有明显的铈异常和铕异常,且铕异常相对稳定,为一致的负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常量元素间相关性较差;部分微量元素如Zr、Hf、Nb 和Ta 间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通过Zr/ Hf、Nb/ Ta 图解、Eu/ Eu* - TiO2/ Al2O3图解和Zr-Cr-Ga 图解综合分析显示铝土矿物质来源复杂,底板碳酸盐岩和周围火成岩都为铝土矿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7.
贵州修文小山坝铝土矿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人已经积累了大量贵州铝土矿的研究成果,但关于铝土矿与其中稀土元素的关系至今不清。本研究以修文小山坝铝土矿为例,通过ICP-MS分析测试,研究了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向右倾斜型,具明显Eu负异常,与下寒武统娄山关群含泥质白云岩稀土特征参数和配分模式相似,指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以下寒武统娄山关群含泥质白云岩为主,在相对氧化环境下经风化作用成矿。矿床中稀土元素主要富集于矿体及其周围,与Al2O3含量具正相关关系。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大多达到或超过综合利用标准,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Bauxite deposits in southeastern Guizhou occur in the lower Permian Liangshan Formation. The rock series bearing the sedimentary bauxite exhibit a typical “coal–bauxite–iron” structure, in which the lower part consists of bauxitic shale intercalated with siderite concretions, the middle part consists of bauxitic rock intercalated with multilayer lenticular or earthy bauxite, and the upper part consists of carbonaceous shales and sandstones intercalated with coal seams. The paralic, coastal and paluda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t one time had a stable tectonic setting. By studying the elemental geochemistry of the ore-bearing rock se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mmon presence of the “coal–bauxite–iron” structure has resulted from (1) the extensive desilication and iron deple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bauxite due to the vary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2) the sufficient supply of organic matter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uch geological anomalies that resulted from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ed structure in the ore-bearing rock series can serve as a mineralization indicator in prospecting for new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