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由地面沉降监测网、地面沉降专门监测网、GPS监测网、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及InSAR监测网构成.结合北京市近年来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分析总结了标孔监测和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将GPS监测分为控制网和监测网两级监测的方法,提高了监测精度,尝试采用InSAR测方法对部分重要轨道交通进行地面沉降专项监测研究.对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及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榴树包滑坡工程监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腊石滑坡现有监测系统.根据石榴树包滑坡防治工程的需要.讨论了石榴树包滑坡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新增加监测内容包括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排水效果监测及施工期的专门监测。  相似文献   

3.
曹金亮  韩颖 《地下水》2005,27(2):121-122
山西省的地下水监测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地下水监测资料为各自的监测目的服务,不能共享,形成重复监测、监测费用浪费的监测现状.本文在分析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六大盆地建立区域性监测网、调整监测井点、增加监测项目、加强对地下水监测数据管理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崩塌滑坡防治施工监测与治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的目的和特点、监测方案布置原则,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等。指出防治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是整个监测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其监测方案布置应当统筹规划,区别对待。还以2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开展崩塌滑坡防治阶段的监测工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最后,作者强调监测工作应贯穿于防治工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实现对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分)在西辽河平原监测区共布设了国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井117眼,其中新建监测井93眼,改建机民井24眼,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17套。监测区控制面积57 000 km~2,主要监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监测层位最大深度为206 m。建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地下水监测信息获取、分析、共享和服务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监测区地下水的监测频次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立了适合于边坡变形监测的北斗云监测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监测结果显示的全过程自动化。分析了相对于传统边坡变形监测应用北斗技术对边坡变形监测的优势。设计了监测系统的精度试验,分析了系统精度与定位时长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定位时长为24 h时,监测系统的水平方向的精度为2 mm左右,完全满足公路高边坡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将北斗云监测系统应用于贵州都安高速某高边坡变形监测工程中,实现了对该边坡变形的自动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北斗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边坡变形监测,对提高边坡变形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滑坡监测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滑坡监测目的:了解和掌握滑坡体的演变过程,及时捕捉崩滑灾害的特征信息,为崩塌滑坡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滑坡监测指标包括地质宏观形迹监测、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诱发因素监测、水压力监测和滑坡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监测等。滑坡监测技术方法通常有地面宏观形迹的简易观测、地面仪器监测、空间遥测和遥感监测、综合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等。论文还介绍了宝塔滑坡监测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优化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土资源系统目前开展的各类监测工作内容及特点,首次确定了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优化的主要对象,并进一步划分为点状监测网络和面状监测网络.在阐述综合监测网络优化思路的基础上,初次提出了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优化的四项主要工作内容:(1)国土资源综合监测需求程度区划;(2)确定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分区建设等级;(3)现有国土资源监测网络的综合评价;(4)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分类优化.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温瑞平原为监测重点,近年来监测范围逐步扩大至平阳、苍南地区,监测方式由单一的人工监测向自动化监测发展,安装了10台地下水水位水温自动监测仪.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监测井布设缺少统一规划,同时破坏严重,许多用于监测的生产井停用,造成了监测数据的不连续性,需要布设专门的地下水监测井.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实现对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分)在西辽河平原监测区共布设了国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井117眼,其中新建监测井93眼,改建机民井24眼,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17套。监测区控制面积57 000 km2,主要监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监测层位最大深度为206 m。建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地下水监测信息获取、分析、共享和服务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监测区地下水的监测频次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王建权 《探矿工程》2011,38(8):53-55
预应力锚固技术由于其高效、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各类岩土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家庄2号桥台加固采用了对穿预应力钢筋加固技术,在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持桥台的稳定采取了临时加固措施,通过对这一工程实践特点的分析和论述,在施工程序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桩孔工程施工的主要工艺技术。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主要施工设备、钻头和刀具的具体形式。根据施钻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设备能力,具体选择钻压、转速等钻进工艺参数。并讨论了获得最佳进尺效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处于不同冻结状态的土层。施工中必须考虑并设法预防和消除由于冻土的变形、强度弱化及冻胀、融沉所引起的各种危害,因此,钻孔灌注桩施工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难度很大。介绍了查钦曲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明显不同于内地通常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行之有效,对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桥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Taipinghu Bridge i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ty of rock mass of its foundation is very crucial. This article adopts FLAC 3D to analysis the geologic model. The simulating process shows that no mater the excavating process or the loading process the rock mass are safe. The modeling and analyzing proces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嘉绍跨越钱塘江特大桥Ф3.8m超大直径超深桩孔施工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钢护筒沉放、泥浆循环系统布置、钻机及钻头的选择、护壁泥浆性能及钻进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钻孔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吴波  刘维宁  索晓明  史玉新 《岩土力学》2007,28(9):1904-1908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1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基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并为该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海大桥大乌龟近岛段的施工勘察过程的介绍,总结了对于大型工程勘察项目中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川西马井构造上部地层裂隙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布井密集,钻井时易与邻井气层窜通,发生漏失,甚至造成复杂型井漏。虽然常规桥塞堵漏亦能堵漏成功,但由于地层承压能力低而易发生复漏和反吐,堵漏一次成功率低。为提高堵漏效果和一次成功率,在原有堵漏技术的基础上,引入高效堵漏剂,通过室内配方优化及施工工艺完善,形成了高效桥塞堵漏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堵漏一次成功率高,堵漏效果良好,为低承压力地层、易漏失层以及易与邻井气层窜通等造成的复杂型井漏提供了新的堵漏思路,对解决其它复杂井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在砂卵石含量高、粒径较大的地层进行桥墩施工,多利用围堰法,围堰能否正常施工,则其外围的截防渗措施及施工工艺对防渗效果至关重要。桂林漓江南洲大桥通过设计方案比选,采用双液注浆帷幕灌浆技术进行截防水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雷少全 《探矿工程》2011,38(12):65-68
四川雅沪高速公路高山庙大桥在施工完毕后,发现2-4跨桥位横向偏移,造成桩基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需要在不拆除大桥的前提下完成桥位桩基的纠偏与加固。通过对多个桥梁纠偏与桩基加固的方案进行反复探索与论证,总结出一套便捷、实用、经济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达到该桥梁纠偏与加固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加固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以及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