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其屋盖钢结构跨度大,覆盖面积也大,受力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主桁架搁置在78个临时支撑塔架上,支撑塔架的施工测量就成了整个钢结构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地图》2019,(3):96-113
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廊桥由桥台、桥身(包括拱架、桥面)、桥屋组成,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因形似彩虹,又称“虹桥”。因桥上建有桥屋,谷称“厝桥”。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周边施工的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在运营地铁保护区范围内施工,为保证地铁安全需进行地铁运营监测.由于地铁运营监测对监测效率和时效要求较高,传统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地铁运营实时监测的要求.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在地铁运营期间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保证施工期间的运营安全.本文介绍地铁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高效完成地铁运营监测工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录爽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3,(1):76-78,75
简要介绍各类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全周期的分析。在建筑物沉降监测各个环节上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有效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化,为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黑君淼  王力  李昂 《测绘通报》2024,(2):39-44+79
本文分别对地铁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手段进行了总结、归纳,梳理了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地铁变形监测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地铁变形监测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研究地铁变形监测的系统化和自动化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建设会对邻域造成地质环境损伤,甚至发生灾变。传统基于点位测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野外作业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缺点。因此,本文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安全施工中的应用需求,以天津市地铁五号线为例,利用27景TerraSAR数据和PS-InSAR时序监测方法,对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站和隧道施工影响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结果表明,PS-InSAR能在施工期间监测到地铁线及周边的形变,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推进,需要对监测的源头、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监测成果的公正性,提高地理国情监测的权威性。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从工作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管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下洞室围岩施工监测技术的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项目以及监测手段的选择、监测断面的确定、量测数据处理与反馈等几个方面,对地下洞室施工技术——新奥法(NATM)当中的施工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时效性以及可操作性,从一开始的监测流程到最后量测数据处理与反馈期间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个完整的联动体系,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对数据及时的分析处理,可以掌握地下洞室的施工情况,将地下洞室的施工过程置于可控状态,对地下洞室的设计支护参数和地下洞室的施工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但本方法对于人员的素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确保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地铁施工中广州中信广场沉降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施工中,高层建筑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沉;结合中信广场的场地条件,介绍了在地铁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实施方法,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施工阶段沉降变化的规律。其结果对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保障地铁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激增,促使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地铁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迫使工期急剧缩短。这对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在各地加快地铁建设的同时,期间出现的事故相应增多,随着地面塌落、冒顶、透水等问题的出现,给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近年来地铁的施工监测工作,介绍一种新的平面位移监测方法,对带状工程(长基坑或者U型槽)的平面位移监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建筑物的三维建模是城市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与遥感图像的建筑物三维模型快速建模方法。首先,运用改进的RANSAC法从点云数据中提取建筑立面,根据立面区分平顶建筑与人字形屋顶建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提取;之后,利用区域增长法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建筑物屋顶轮廓,利用形态学方法对提取出的轮廓进行规则化处理,并基于Freeman链码提取轮廓角点,得到规整的轮廓;最后,根据提取出的建筑高度属性对屋顶轮廓拉伸并进行纹理映射,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重建。通过实例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实现建筑物三维模型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利用QuickBird影像的阴影提取建筑物高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新光  张继贤  张永红 《测绘科学》2008,33(2):88-89,77
高度信息作为建筑物的重要属性信息,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方法——基于分类的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此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建筑物屋顶和阴影的信息提取;第二,屋顶和阴影的优化;第三,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15.
赵传  张保明  陈小卫  郭海涛  卢俊 《测绘学报》2017,46(9):1123-1134
从LiDAR数据中高精度地提取建筑物屋顶面是构建屋顶面拓扑关系、实现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的关键。本文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复杂建筑物屋顶面适应性较差、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点云邻域信息的建筑物屋顶面高精度自动提取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点云特征,构建特征直方图,选取可靠种子点;利用提出的局部点云法向量分布密度聚类算法聚类种子点,快速准确地提取初始屋顶面片;构建基于邻域信息的投票模型,有效地解决屋顶面竞争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自动、高精度地提取屋顶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建筑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为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提供可靠的屋顶面信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灾后机载激光扫描点云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主要针对平面屋顶房屋,从局部分析屋顶的平面特征,导致只能有效检测屋顶严重破碎的损毁房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高线簇相似分析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充分挖掘房屋等高线簇蕴含的房屋表面形状丰富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利用等高线簇形状相似度的归一化信息熵从整体上综合描述损毁房屋的损毁特征,并利用最大熵模型自动检测损毁房屋。采用2010年4月El Mayor-Cucapah地震断裂带激光点云数据进行了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损毁房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类与形态综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和形态综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人工地物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取房屋,实现房屋位置、范围的初步自动化提取。最后,对提取的地物图斑的精确边界利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边缘轮廓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轮廓拟合和制图综合,从而得到规则的、方形组合的建筑物形状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是实施大运河整体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关键。本文针对大运河保护规划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的业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大运河保护规划辅助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型以及保护规划数据库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对该系统的实现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大运河保护规划支持平台可在大运河保护规划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使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效率与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19.
To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building boundary detection and extraction based on the active contour model, i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Classical models of this type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shortcomings; they require extensive initialization, they are sensitive to noise, and adjustment issues often become problematic with complex images. In this research a new model of active contours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s optimized for the automatic building extraction. This new active contour model, in comparison to the classical ones, can detect and extract the building boundaries more accurately, and is capable of avoiding detection of the boundaries of feature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buildings such as streets and trees. Finally, the detected building boundaries are generalized to obtain a regular shape for building boundaries. Tests with our proposed model demonstrate excellent accuracy in terms of building boundary extraction. However, due to the radiometric similarity between building roofs and the image background, our system fails to recognize a few buildings.  相似文献   

20.
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特征线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房屋建模主要采用航空航天立体影像来获取房屋的3维数据,通过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上进行立体量测来实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周期比较长,影响了成果的现势性。机载激光雷达可直接、快速获取大面积地表点的三维坐标信息,为建筑物特征线提取和建模带来了便利。以往基于LIDAR点云数据进行建筑物特征线提取,大多只是针对简单的平顶房屋和人字型房屋。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提取建筑物特征线的方法,通过建筑物区域确定、建筑物顶面分类,能够实现诸如平面、斜面和多层次建筑物特征线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