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冯钟燕 《现代地质》1998,12(4):467-476
摘 要  太行山南段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铁矿成矿区域。区内有很多岩体‚有的有矿‚有的 无矿。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岩体‚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工作‚总结了有矿、无矿两类岩 体的判别标志‚并对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总场异常及其垂直梯度的快速曲化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结合观测异常及其垂直梯度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曲化平方法。这种方法利 用了位场的调和性质‚借助了三次样条优良拟合特点。模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 精度较高‚充分发挥了垂直梯度反映地质体垂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结构岩体变形性质及变形参数,强度特性及破坏概率的研究方法及有关结论,运用理论公式表述了众多地质因素对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程岩体卸荷破坏机制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吴刚 《工程地质学报》2001,9(2):174-181
综合讨论了工程岩体的性质、卸荷破坏的特点及其机制; 回顾了工程岩体卸荷破坏机制的研究现状, 对当前工程岩体破坏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谷德振先生开创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是我国工程地质代表性科学理论之一,岩体结构力学效应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简要概括了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思想,介绍了近20多年来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岩体结构参数模型、应力-应变模型、强度与破坏概率模型、岩体水力学模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体变形、破坏与水力学性质的各类力学效应与定量控制规律,并探讨了充分调动边坡岩体自稳潜力的主动加固理念、固脚和护腰的加固模式与锚固设计方法。本文认为,谷德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深刻把握了岩体工程行为的基本控制因素和作用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进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定量理论研究是后来者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个工程的实践经验,对国标应用中的几个问题:①国标在认识岩体力学性质中的作用;②工程岩体单元的划分;③结构面的统计和Kv值的选取;④岩体变形参数的估算等进行了讨论,可以作为工程岩体分级实践和国标修订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模糊集合论在岩体的综合评价和工程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靖涛 《岩土力学》1980,2(2):33-46
岩体的工程分类是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岩体工程分类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工程对象,对岩体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等级,区分成性质相近的类别,为工程的选点,设计提供定量的资料.同时,岩体的工程分类也是我们按不同的类型深入研究岩体的力学性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的基础.因此岩体的工程分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它的研究日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不少岩体的分类法.从不同的出发点大体分为两类,(1)从岩体力学出发对岩体特性的一般性分类,例如Muller的分类等.(2)为特定的工程目的分类,例如为岩石边坡的Goodman分类法等.为隧道工程而提出的岩体分类最早是Terzaghi(1946年)的分类法.后来还有Lauffer(1958年)等人提出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8.
黑河水库大坝坝址区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破碎,且风化程度差异较大.对于强风化岩层以及含有泥质充填物的破碎岩体,研究其流变属性对于保证大坝建成后的长期安全运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水库坝址区地应力水平较低,在这种低地应力条件下,由于软弱断层带等破碎岩体与完整性好的岩体相比又具有明显的力学性质差异,所表现出的弹性、粘弹性和粘塑性特点也就各有不同,因此在建立坝址区岩体流变模型时,把软弱破碎带岩体和整体性好的岩体作为两种不同性态的物质来分别考虑.最终,经过分析研究建立了在不同地应力水平条件下的黑河水库坝址区岩体流变模型.  相似文献   

9.
初论环境地质中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裂隙岩体赋存于地下水渗场、应力场与温度场多场并丰的复杂地质环境之中,由于以上多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影响了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精度,另一方面在工程实践中易行诱发诸如岩体答稳、岩爆、涌水及地热等多种地质灾害。基于对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和对岩体工程中以上易发生地质灾害预测防范研究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开展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耦合作用的工作设想,为环境地质中防灾减灾工作及水资源合理用开拓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岩体的场位特征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岩体的工程特性与岩体所处的地应力场、渗流场的特征及其在场中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关系 ,本文对岩体变形模量与地应力的关系及其在空间的变化特征进入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卢文波  严鹏  胡英国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14,35(6):1555-1560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是岩体开裂渗漏甚至施工涌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爆破开挖对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扰动作用,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扰动下,岩体含水裂纹的扩展,与爆炸应力波强度及其入射角、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孔隙水压大小、裂纹的倾角及断裂韧度等因素相关;爆炸应力波的作用,相当于增大了岩体裂纹中的孔隙水压力,每1 cm/s的峰值振动速度相当于增大100 kPa的孔隙水压力,爆破振动速度越大,所产生的爆破扰动荷载越大;岩体开挖引起的岩体裂纹近区地应力及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裂纹的失稳与扩展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可改变裂纹的失稳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岩体爆破地质力学及爆破性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克利 《地质科学》1990,(2):194-199
本文对岩体爆破地质力学问题进行了论证。岩体的爆破性按岩体结构类型、地应力特征和爆破震动的影响可分为五类:1.极难爆(整体状结构);2.难爆(块状结构);3.中等(裂隙块状结构、碎裂结构);4.易爆(层状碎裂结构、软弱层状结构);5.极易爆(松散结构、松软结构)。  相似文献   

13.
损伤条件下深部岩体巷道光面爆破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玉华  李夕兵  董陇军 《岩土力学》2010,31(5):1420-1426
岩体条件复杂多变,为了提高光面爆破的适应性、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对损伤条件下深部岩体巷道光面爆破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对深部岩体巷道光爆层原岩应力场、光面爆破机制和振动损伤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理论,考虑高原岩应力和岩石损伤影响,提出了损伤条件下深部岩体巷道光面爆破参数确定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1)高原岩应力相当于提高了岩石的抗拉强度,不利于炮孔初始裂纹的形成及贯通,宜减小周边眼间距;(2)岩石损伤后,其他条件不变,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和抵抗线值可适当加大;(3)高原岩应力和损伤条件下,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较小时,容易造成爆后围岩损伤,降低围岩的稳定性能,因此,提高爆破效果的同时应及时加强支护,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围岩稳定;(4)本文提出的光面爆破参数计算公式,经现场爆破验证效果良好,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岩体环境。  相似文献   

14.
考虑累积损伤效应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忆  李新平  徐鹏程  董千  洪吉松 《岩土力学》2014,35(11):3041-2048
隧道爆破开挖诱发的动力扰动作用范围往往远大于其开挖进尺,同一部位围岩受到循环爆破开挖的多次扰动普遍存在累积损伤。对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导流洞爆破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和围岩变形监测进行了监测和数值分析,基于累积损伤理论,通过引入损伤判据及损伤变量,考虑计算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区域的岩体参数劣化,并将劣化后的参数引入相应损伤单元进行后续开挖爆破数值模拟计算,从而对岩体爆破开挖累积损伤效应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的实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现,考虑累积损伤的计算结果无论是爆破振动速度还是围岩变形均更接近于实测值。对爆破开挖的分析模拟中应考虑围岩的多次循环爆破累积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爆破工程事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十年爆破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爆破及其破岩的科学概念进行了定义,系统阐述了炸药能量特征、岩体介质特征、炸药能量与岩体介质相互作用等决定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指出地质条件是爆破的基础,炸药能量特征必须与岩体介质特征来适应;基于岩体特性及其爆破特征,将自然岩体划分为似均匀连续体和不连续体两类。研究表明,在似均匀连续体中,岩体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受微地形最小抵抗线控制;在不连续体中,受岩体结构特征控制。两者结合,形成了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相似文献   

16.
节理对爆炸波传播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入无反射边界条件的DDA程序,研究了节理面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理面能阻碍波的传播,有利于波的衰减,节理面越多,波的反射越强,而波的透射越弱。模拟了一个现场爆炸试验,研究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衰减的规律,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研究表明,DDA方法可以模拟节理面对应力波传播的阻碍作用,用它来模拟爆炸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有关规范建议的两个评判方法及其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隶属函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求解了围岩岩体质量类别的模糊向量。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Hoek-Brown准则修正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爆破开挖作业引起的扰动与损伤,特别是频繁爆破产生的累积损伤效应,必然导致岩体完整性降低,岩体力学参数弱化,从而威胁岩体工程稳定性。考虑岩体爆破损伤及其累积效应,指出了Hoek-Brown(赫克-布朗)准则及其改进公式的不足,引入完整性系数K v和损伤因子D,建立了可以表征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岩体爆破扰动状态及其力学参数弱化程度的mb和s的取值方法。基于声速变化与爆破累积损伤效应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以岩体声速降低率η为基准量的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扩展模型,并将该模型成功应用于提出的Hoek-Brown准则修正公式中。根据现场模拟爆破试验与声波测试数据,对提出的修正公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考虑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的Hoek-Brown准则修正公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吴亮  朱红兵  王秀娟 《岩土力学》2006,27(Z1):179-182
在线弹性变形假设的情况下,以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为例和以ANSYS数值计算软件为平台,计算了在爆破荷载和初始地应力卸荷荷载作用下岩体裂纹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表明,在中高地应力地区的爆破破岩过程中,虽然炮孔附近的裂纹扩展和岩体损伤主要由爆破荷载引起的,但岩体初始地应力的动态卸荷可能是引起保留岩体中远区松动及原有裂纹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