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质矿产部物化探局区域重力工作会议于1982年10月18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物化探局副局长沈时全、总工程师杨光庆和副总工程师孙文柯等同志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地质矿产部夏国治副部长在物化探局直属单位汇报会上的讲话;总结了四年来区域重力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和区域重力测量技术规范(送审稿)。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物化探专业队、研究所、院校等78个单位的代表130多人。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我局坑探工作在部、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院、所、厂的协助下,经过各队坑探职工的积极努力,技术落后的面貌逐步改观。主要表现在掘进机械化的水平逐年  相似文献   

3.
海丰坑探现场会议以后,广东、贵州、浙江等省都纷纷贯彻了会议精神,取得了成绩,特别在坑探半机械化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广东省局通过党组扩大会议贯彻会议精神后,佛山队经15天的苦战即制成柱式脚踏打眼机17台,该队党委并作出决议要在六月底全部实现运输车子化和照明电气化。打眼半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坑探工程(包括槽探、浅井、硐探等)是地质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普查找矿必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没有一定数量的地表揭露工作,就很难作出矿区评价。1958年坑探工作在大跃进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仅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而且改进和创造了不少新的生产工具。但从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对坑探工作的要求来看,不论在管理上、技术操作上、仍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必须迅速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杨惠林 《探矿工程》1992,(6):62-62,65
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坑探工程之最,是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坑探工程工作者经过近40年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推动了坑探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此应引以为自豪。现仅就其主要者按时间顺序列下:  相似文献   

6.
地质部物化探电算工作座谈会,于6月18日至26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物化探电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物化探专业队、研究所、计算站和院校等单位的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70多名。地质部物化探局总工程师朱大绶同志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局广大坑探工人和技术人员,以批林整风为纲,积极推广争光—10型取样钻。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天津探矿厂的大力帮助和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82,(3):1-2
本次坑探工程学术会议五个专业组的讨论情况已向大会作了汇报。这次会议是开得比较好的。计划40多篇论文,实际收到80多篇。论文质量比较高,反映了坑探专业生产、科研、教学、机械制造部门广大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坑探技术成绩的一次大检阅。会议还对今后如何搞好学术活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想讲一讲关于坑探工程今后发展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坑探机械化的问题坑探工作的出路非搞机械化不可。不搞机械化,要想提高效率是不可能的,也满足不了地质对坑探工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县、市(县级市、下同)地矿行政管理机构进入政府序列,我们走访了8个县市。我们感到:县市地矿行政管理机构只有进入政府序列,成为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一级局、二级局)或与资源管理部门合设成局,才有可能从  相似文献   

10.
我队杨春奎坑探综合小组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高潮,在认真学习华铜矿的先进掘进经验以后,于7月21日创造了队班效率11.10公尺的新纪录(附表1).现将他们创造新纪录的主要经验及我们组识坑探机掘生产的一些新体会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国十周年以来,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坑探工作(包括槽、井,坑探)和其他地质工作一样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在1951年到1958年短短的八年时间内,全国共掘进了地下坑道217万米,总长度相当于北京至广西桂林的  相似文献   

12.
坑探工程是地质普查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建国初期坑探发展较快,后来坑探工作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坑探施工困难较多,导致地质工作者在认识和重视程度上不尽一致.有些同志主张不用或少用坑探工程.有些同志虽了解其重要作用,但在采用和实施坑探手段时,疑虑重重,难下决心.致使坑探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力量被削弱,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形成了落后的局面.随着今后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坑探手段不但没有失去其作用,而且在某些场合能较好地发挥优势,因此坑探技术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我們的坑探工作,为了滿足加快冶金資源勘探速度的要求,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績。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經驗,不仅对完成1958年的任务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給1959年坑探工作的再跃进,指出了途徑。在箇旧“矿山地質勘探施工現場会議”上,交流坑探施工經驗中,比較系統地总結了。我們認为,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和客观条件,認真推广这些有效的经驗和革新成果,对提高坑探效率,充分发揮设备利用率,加快坑道的掘进速度,实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深圳市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结构)、人事(人事劳动)厅(局)资格考试管理机构: 根据建设部、人事部总体安排,现将1998年度考试考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由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和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各地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结构)和人事考试管理机构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相互协调,按照“1998年度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计划”(附件一)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自1958年起步至今已经过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我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为促进本局地质、科技工作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庆祝我局建局三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我局科技情报工作走过的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使科技情报工作适应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我队经过“四清”运动,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了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种种的困难;同时,学习了浙江第三地质队的经验;并经过三结合的方法,在局大力支持与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坑探工作小型机械化。从而提高了掘进效率,改善了操作条件,减轻了体力劳动,适应了地质普查工作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7.
地质部在海丰召开的坑探现场会议,于五月八日胜利闭幕。出席会议的有河南、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地九省地质局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余人。大会第一天地质部郭少英司长致开幕词。他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推广广东及各省在坑探方面取得的经验,特别是推广广东703队的半机械化的经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郭司长又说坑探工作是有潜力可挖的,并号召大家降低成本,为国家节约原材料和资金,响应二届人代大会向全国提出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掀起新的生产大跃进高潮。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河南省地质局的坑探工作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其明显标志是:笨重劳累的凿、装、运工序已基本为机械化所替代;零散的坑探队伍日趋稳定,现全局约有坑探职工450人,组成四个风动机掘坑组、两个电动凿岩坑组、一个内燃凿岩试验班、四个取样钻班。机掘工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1977,(4):1-6
坑探工程是地质普查勘探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能使地质人员对地质构造和矿产埋藏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对钻探和物化探工作进行必要的验证,有的矿种必须经过坑探才能确定储量。多年来,我地质系统坑探工作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加快勘探步伐,应尽快实现坑探机械化。本辑发表了三篇坑探工程方面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首先在我国矿山坑内钻探中试验成功,并于1975年由四部一局在湖南锡矿山对该技术进行了鉴定。从此,坑内金刚石钻探得到了很大发展,仅有色矿山系统,坑内钻探年工作量就由1970年的5万m增至现在的20多万m,锡矿山矿务局每年坑探的工作量由过去占掘进总量的50%(5000m)下降至18%左右,云南老厂矿每年坑内钻探量达几万m,“以钻代坑”取得了很大成绩,它节约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大大加快了矿山勘探速度,以及为矿山地压、探水、探险等安全工作作出了贡献。目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