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历史概况 建国前我区只有南宁、梧州、百色和桂 林四个气象站。建国后至1960年各地县都先后建立了气象台站,为我区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候研究工作奠定了牢固的资料基础。5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单站气候分析:60年代出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沿革微机管理系统》在山东的实现刘雅琴,于少晶(山东省气候资料室·济南·250031)1前言气象记录档案是进行气象科学研究、气象服务的基础和依据,要想使用好气象记录档案,了解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情报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站址或仪器的变动,造成...  相似文献   

3.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包含了可能影响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重要信息, 是分析、检验、订正气候资料序列的科学参考依据。文章介绍了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的基本内容及我国气象台站变动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气象观测资料比较分析, 说明台站迁移、环境变化、观测仪器类型以及观测时制改变, 直接影响到观测记录的比较性和连续性, 对长年代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80年代及以前阿克苏地区各气象台站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得出本地区80年代的气候特点。并用合成图分析方法指出暖冬的大范围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80年代(1981年-1990年)及以前喀什地区各气象台站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的分析,得出喀什地区80年代的气候特点.并初步分析了暖冬的大范围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6.
气象台站元数据包含了可能影响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重要信息,是分析、检验、订正气候资料序列的科学参考依据,只有经过质量控制与处理的气象台站元数据才能真实的反应其对气候资料序列非均一性的影响程度。针对气象台站元数据可能存在的疑误信息,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格式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连续性检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利用该质量控制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1428个国家站1951—2011年的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将疑误信息进行标识,可为气象台站元数据的应用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该质量控制方法已应用于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中,并在全国省级气象资料部门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05年青海南部牧区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降水、积雪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积雪等气候要素的年代际演变特征以及雪灾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世纪60-90年代冬季青海南部牧区中雪和大雪出现的站次以及雪灾出现的站次有逐步增多的趋势,降雪量和地表平均积雪量每10 a分别增加1. 253 mm和8.246 cm,单站积雪量在海拔4100 m左右的高度上增加比较明显,其变化是由气候的年代际波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沿革情况,通过资料对比,分析了观测仪器、仪器安装高度和观测方法等的变化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历史沿革,特别是台站迁移以及观测仪器类型、仪器安装高度、观测时制的改变,直接影响观测记录的连续性和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认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在检验、订正、分析气候资料序列时不可忽略。在使用历史资料时,应分析和判断台站沿革对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的创建背景及发展历程非常复杂、曲折,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多元化特征。辛亥革命前的气象台站多为外国人所建,清末年间我国开始在一些农林试验场创办测候所。"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创了我国气象台站建设新纪元。由于战争、动乱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气象台站建设艰难曲折,发展很不平衡。20世纪20—30年代中期,在民国"中央观象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积极推动下,气象台站建设曾有过辉煌时期。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许多地方气象台站遭受破坏或被迫停止工作,国家气象台站建设计划严重受挫。为军事气象保障服务的国防、航空气象台站,成为这一时期我国气象台站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1998年青藏高原123个气象台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近4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经历了一次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的气候突变。以突变点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为相对暖干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青藏高原进入相对暖湿时期。由此,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和突变理论上可以初步判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气候年代际变化实现了由暖干型向暖湿型的突变。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突变早于相对湿度突变;青藏高原的增温、增湿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季;春季亦增温、增湿,但增幅小于冬季;夏季出现增温和略减湿现象;秋季为明显增温,但湿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气象台站网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有关工程计划的制订,各国对台站网的设计都非常重视。自苏联把德罗兹多夫-塞普列夫斯基的结构函数作为台站网设计的一种依据以来,信息理论、因子分析、经验模式等新的方法已开始应用于气象台站网设计,目的是寻求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观测要求的站网设计。本文将简略介绍沙特阿拉伯、英国、我国台湾的站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焦作气候生态环境对四大怀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等药材的不同地域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对怀药种植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与周边地市及周边省份生产药材的代表气象台站的气候统计资料、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四大怀药”名贵药材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四大怀药”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最后对怀药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极端高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1957~2004年全国181个气象台站观测逐日最高气温,分析了我国年平均极端高温事件(Ex-treme Hot Events,EHE)日数、强度、最早发生日期(EHE Onset Date,EHE-OD)和最迟发生日期(EHETermination Date,EHE-TD)的气候态及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气候态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汉川地震重灾区和极重灾区四川境内35个气象台站1981年1月~2010年12月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月、年雷暴日数,年雷暴初、终日期,初终间日数,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和数理统计、概率分析等方法,对汉川地震灾区雷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年代(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有关中国旱涝等方面的研究,50年代末正式发布短期气候预测服务,6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都要召开由气象业务部门主持的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参加单位除国家级、区域级、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外,还有科研、高校、水利等单位,一直坚持至今,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4年新春到来之际,由全国各基层气象台站五千余人参与编写、历时五年、总字数达二千四百多万字的《全国基层气象台站简史》(31本)已全部面市。《全国基层气象台站简史》每省一本,开篇是全省气象台站概况(包括:部门概述、本省天气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防御情况、省级主要气象业务以及全省基层气象台站的类型分布及概况等),之后分为两个层次写每个地  相似文献   

17.
对遍及青海高原38个气象台站器测时期降水和气温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种不同变化类型的降水区域和3种气温区域,然后用M-K突变分析方法和最优二级分割方法对各区域降水和气温气候序列进行均值和方差突变检测得出:青海高原大部分地区在60年代末出现了降水突变现象,80年代中后期普遍产生气温突变。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平原地区绝对湿度变化趋势和跃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经受了严重的气象性和水源性干旱;与此同时,其自然气候蒸发能力却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利用标准气象台站的历史资料,研究了该流域大气绝对湿度的演变趋势,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大气绝对湿度呈现年代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每年5、6月份的农田灌溉季节,这种增加的趋势更加显著;值得指出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该流域的大气绝对湿度出现一个显著跃升的现象,跃升幅度达10%左右。鉴于水汽在天气气候和水份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该流域大气绝对湿度增加原因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GIS在锦州地区气候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象台站观测的资料,建立气候要素空间分析模型,在Arcgis8.1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将锦州地区气候资源推算至100m网格单元上。计算并分析了锦州地区主要气候资源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重点对90年代热量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制作出气候资源数字图像。  相似文献   

20.
臧海佳  吴增祥 《气象科技》2007,35(3):442-444
着重介绍中外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并将我国研究制定的《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标准的基本内容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和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NCDC)的台站沿革项目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我国的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和内容的选择充分参考了国外相关文件,既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满足国际资料交换所需要的台站沿革信息,又具有业务实用性,能够满足气象数据分析和应用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