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密斑刺鲀(Diodonhystrix)不仅具有食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的中药及保健食品,但目前关于密斑刺鲀的生殖内分泌调控研究较少,限制了密斑刺鲀的人工繁育基础理论的发展。总所周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是生殖内分泌调控的关键因子之一。利用转录组分析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密斑刺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 gnrh2和gnrh3基因的cDNA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获得密斑刺鲀gnrh2 cDNA开放阅读框共279 bp,可编码92个氨基酸残基;密斑刺鲀gnrh3cDNA开放阅读框共270 bp,可编码89个氨基酸残基。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密斑刺鲀GnRH与鲀科类的鱼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半定量的方法检测gnrh2和gnrh3基因在密斑刺鲀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gnrh2和gnrh3基因在脾、鳃和垂体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低。此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密斑刺鲀gnrh2和gnrh3基因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密斑刺鲀gnrh2基因在不同的性腺发育时期中没有显著性的变化,而gnrh3基因随着性腺发育成熟而不断升高。研究主要获得两个创新性的重要结果:首先是证实了密斑刺鲀存在两种gnrh基因(gnrh2和gnrh3),其次是提示了gnrh3基因可能是密斑刺鲀生殖调控的主要gnrh类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密斑刺鲀生殖内分泌调控机理提供研究方向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雌二醇是与生殖相关的重要的性类固醇激素之一,它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作用于靶器官从而发挥生物活性。为进一步阐明绿鳍马面鲀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生理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人工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作者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ERα部分cDNA序列,共1410bp,编码470个氨基酸。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了其在雌鱼、雄鱼中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ERα在雌鱼体内的表达较雄鱼更广泛,在雌鱼垂体、心脏和卵巢的表达量最高,在雄鱼的垂体、肝脏、肾脏、精巢也有较高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ERα在性腺中的周年表达情况,卵巢中ERαmRNA在5月表达量最高,7月最低:精巢中在5月最低,9月最高。该项研究表明ERα与绿鳍马面鲀生殖周期存在密切关联,提示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能够还原17-酮类固醇或者氧化17β-羟基类固醇,可以催化雄烯二醇和睾酮、雌酮和雌二醇、雄烯二酮和二氢睾酮之间的相互转化。本实验基于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酶基因17β-HSD的全长序列(全长1149bp),可编码307个氨基酸。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福建牡蛎中的时空表达特征,该基因在牡蛎大多数组织中(性腺、闭壳肌、外套膜、鳃和内脏团)均有表达,其中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且在生殖周期的排放期出现较高的表达量。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卵巢滤泡细胞中表达。讨论了其在牡蛎性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为阐明牡蛎具有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能力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牡蛎生殖内分泌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能够还原17-酮类固醇或者氧化17β-羟基类固醇,可以催化雄烯二醇和睾酮、雌酮和雌二醇、雄烯二酮和二氢睾酮之间的相互转化。本实验基于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酶基因17β-HSD的全长序列(全长1 149bp),可编码307个氨基酸。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福建牡蛎中的时空表达特征,该基因在牡蛎大多数组织中(性腺、闭壳肌、外套膜、鳃和内脏团)均有表达,其中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p 0. 05),且在生殖周期的排放期出现较高的表达量。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卵巢滤泡细胞中表达。讨论了其在牡蛎性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为阐明牡蛎具有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能力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牡蛎生殖内分泌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7β-HSD1)的主要作用是将雌酮(El)转化为发挥功能的雌二醇(E2)。作者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转录组数据库获得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对其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该基因在高温、外源性激素处理条件下性腺分化期性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c AMP和转录因子(NR5a2和NR0b1)在精巢原代细胞中对该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显示,牙鲆17β-HSD1基因的ORF为873bp,编码290个氨基酸,与其他鱼类的有很高的相似性。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卵巢中高表达,精巢有少量表达,并且在雌性个体的鳃、头肾、肾、脾、胃和肠中也有表达。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卵巢或精巢分化的关键时期表达量较高;在精巢原代培养细胞中,外源信号分子c AMP及转录因子NR5a2可以显著下调17β-HSD1基因的表达(P0.05),且呈现剂量效应,转录因子NR0b1对该基因的调控也与剂量有关。作者推测牙鲆17β-HSD1基因在性腺分化中起一定的作用,其表达受到调控因子的作用,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增加对鱼类性腺分化和发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Rap id amp lification of DNA ends-PCR)技术,从黄鳍鲷Acanthopgrus latus中克隆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 in-1,βIL-1β)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黄鳍鲷IL-1β的cDNA全长共1 242 bp,5端非编码区(UTR)为121 bp,3端非编码区(UTR)为342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ing fram e,ORF)为762 bp,编码一条25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量约为28.5kDa,理论等电点为5.55,含有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其它鱼类和脊椎动物的IL-1β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软件S ignalP分析表明它不存在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IL-1β转换酶(interleuk in-1βconverting enzym e,ICE)剪切位点,推导可能成熟肽为从第85位氨基酸开始共16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量约为18.9kDa。将此成熟肽序列克隆入pQE30质粒构建表达载体pQE30-IL1β,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15(pREP4)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分子量约为21 kDa的特异性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
陈华谱  舒琥  肖丹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2012,43(6):1218-1226
通过设计引物,从三斑石斑鱼的卵巢中克隆鉴定出性腺芳香化酶(EtP450arom a)和脑芳香化酶(EtP450arom b)的cDNA序列,EtP450arom a开放阅读框为1557bp,编码519个氨基酸残基;EtP450arom b开放阅读框为1530bp,共编码510个氨基酸残基;性腺芳香化酶(EtP450arom a)和脑芳香化酶(EtP450arom b)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63.3%,并且包含了芳香化酶经典的功能保守结构。构建了芳香化酶的系统进化树。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性腺芳香化酶(EtP450arom a)和脑芳香化酶(EtP450arom b)在雌性成鱼各组织中的mRNA的表达情况。组织表达结果显示,性腺芳香化酶EtP450arom a只在性腺中特异性表达,而脑芳香化酶EtP450arom b主要在脑区和垂体中表达,表明三斑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及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激素受体(TR)介导甲状腺激素发挥生理作用,调控机体生长、发育及代谢。本文采用RACE技术克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A、TRαB和TRβ的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花鲈TRαAcDNA全长序列1851bp,编码416个氨基酸;TRαBcDNA全长序列2370bp,编码409个氨基酸;TRβcDNA全长序列3343bp,编码395个氨基酸。与TRαB和TRβ相比,各组织中TRαA表达量明显较低。TRαA主要在肝脏、脑、心脏中表达。TRαB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脑、肾脏、心脏、肝脏等。TRβ在脑中表达量最高,垂体表达量次之。TRαB和TRβ在垂体和脑中普遍表达较高。花鲈TRαB与TRβ可能共同参与TH对TSH的负反馈调控过程。TRαB可能在TH对心脏的调控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管构成纺锤体主要架构,在染色体配对与分离过程起重要作用。通过β-tubulin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三倍体虹鳟卵巢败育根本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β-tubulin基因开放阅读框1 533 bp,编码424个氨基酸。β-Tubulin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47.5 kDa。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与银大马哈鱼(O. kisutch)同源性高达99.59%。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虹鳟与大鳞大马哈鱼(O. tshawytscha)和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聚为一支。实时定量检测发现β-tubu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240—330 dpf同一发育阶段中,β-tubulin基因在二倍体雌性虹鳟卵巢中的表达量较三倍体雌性虹鳟相对较高,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0—330dpf,β-Tubulin蛋白主要在二倍体虹鳟卵母细胞核内表达,在三倍体虹鳟卵原细胞核内表达量较少。推测三倍体虹鳟性腺败育可能与β-tubulin基因的低表达与组织异常定位有关,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三倍体虹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受阻提供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同源性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从条石鲷(Oplegnathidae fasciatus)垂体中获得了全长为897bp的GtHαcDNA序列,其中包含249bp的5′非编码区、399bp的开放阅读框和249bp的3′非编码区。该基因编码由132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其中前3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在第122和124Cys中间间隔了一个组氨酸(His),形成CXC型趋化因子的特征结构,肽链中包括10个保守Cys残基和2个N-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条石鲷GtHα与鲈形目鱼类的进化关系较近,与鲈形目鱼类GtHα的同源性为87%~98%,与其他脊椎动物GtHα的同源性为53%~8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GtHαmRNA在垂体、脑、性腺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心、肝脏、胃、肠、肌肉、幽门盲囊中微量表达,在脾脏、头肾、鳃、肾脏中不表达,其中在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周期表达发现:垂体中GtHαmRNA在卵巢发育的Ⅴ期达到最大值,卵巢中GtHαmRNA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达到最大值,而脑组织中GtHαmRNA在卵巢发育的Ⅴ期达到最低值,表明GtHα对卵母细胞发育的调控可能同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途径进行。本研究为条石鲷生殖调控机制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雌鱼生长快,成熟雌鱼个体大小是雄鱼的2倍以上,开展性别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对于探究圆斑星鲽性别决定机制,建立单性培育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获得了wt1awt1b两个同源基因,wt1a基因全长为3263bp,预测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245bp,编码415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长372bp和1640bp;wt1b基因全长为2312bp,预测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281bp,编码427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长369bp和659bp。wt1a基因编码氨基酸分子量为46.2kDa,理论等电点为9.24,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在ORF末端有4个锌指结构,编码KTS三肽;wt1b基因编码氨基酸分子量为46.95kDa,理论等电点为8.99,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在ORF末端有4个锌指结构,并且编码KTS三肽。基因表达结果表明:wt1awt1b基因主要在圆斑星鲽性腺中表达,精巢的表达高于卵巢,肾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推测wt1a基因和wt1b基因在性腺和肾脏发育过程及功能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发育阶段,wt1a基因在原肠期之前微弱表达,从原肠早期开始逐渐上升至神经胚期表达量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直至孵化阶段,推测wt1a基因在圆斑星鲽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过程及性腺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本研究前期构建的短蛸(Octopus ocellatus)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过氧化物还原酶(OoPrx-4)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cDNA全长934bp,包括5′非编码区(UTR)19bp,3′UTR177bp,开放阅读框(ORF)738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65,预测分子量27.1kD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OoPrx-4基因在短蛸各组织及鳗弧菌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OoPrx-4在短蛸血细胞、肌肉、系统心脏、鳃、胃、肾囊、性腺、外套膜和肝胰腺等检测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的表达量最高。经鳗弧菌刺激后,Prx-4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在6h和48h出现了两次明显上调。Prx-4作为抗氧化酶可能在减少机体因抵御鳗弧菌胁迫所产生的过氧化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从拟穴青蟹眼柄组织中克隆了两种Ⅰ型高血糖激素CHH基因(分别命名为C1与C2)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1基因全长1859bp,开放阅读框长420bp,编码1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326kDa,等电点为5.540;C2基因全长1739bp,开放阅读框长426bp,编码14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621kDa,等电点为7.618。与其它物种CHH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显示,拟穴青蟹CHH基因与榄绿青蟹CHH基因同源性最高(92%),依次为日本鲟(80%)、三疣梭子蟹(78%)。聚类分析表明,拟穴青蟹CHH氨基酸序列与榄绿青蟹和日本鲟紧密聚为一支。经荧光定量检测,拟穴青蟹CHH基因在眼柄、肝胰腺、心脏、肠中表达量较高,鳃、胃中表达量很少,肌肉中表达极少。盐度骤变试验结果表明:盐度胁迫24h后,C2的表达量是C1的30倍以上;C2基因盐度5时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15时差异显著(P<0.05),盐度22、25、30时差异极显著(P<0.01);盐度变化越大,C2的表达量越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HH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源性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首次获得全长为1222bp的条石鲷膜孕激素受体α(mPRα)的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060bp,编码了含353个氨基酸的蛋白,N端前1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存在7个跨膜区域。其预测的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存在着多个蛋白结合位点。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表明,条石鲷mPRα与鲈形目鱼类mPRα聚为一支,进化关系较近,相似度达到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PRα mRNA表达情况:发现mPRα mRNA在性成熟雌性条石鲷各组织均有表达,并在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较丰富。在条石鲷繁殖周期的脑和垂体组织中,mPRα mRNA的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达到最大值;在繁殖周期的卵巢组织中,mPRα mRNA的表达水平从卵巢发育Ⅲ期到Ⅴ期持续升高并且在Ⅴ期达到最大值(P0.05)。条石鲷雌鱼血清中雌二醇激素的含量变化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Ⅲ期含量迅速升高并在Ⅳ期达到峰值。本研究为条石鲷卵巢成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获得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β(Protein phosphatase 1catalytic subunit beta isoform,PP1β)基因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全长1 214bp,包含一个98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8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中国对虾PP1β氨基酸序列与不同物种PP1β的相似性高达90%~91%,表现出高度保守性。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不同物种PP1β均含有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磷酸酶家族的特征基序GDxHG、GDxVDRG和GNHE。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甲壳动物PP1β聚为一大支,中国对虾PP1β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聚为一小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P1β在健康的中国对虾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性腺中表达最高,血细胞次之。白斑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注射感染健康中国对虾后,血细胞和性腺中PP1β基因均呈上调表达,并在12h达到峰值,且在血细胞中上调表达更显著。构建了中国对虾PP1β基因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P1β,转化大肠杆菌后成功诱导表达重组PP1β蛋白(rPP1β),分子量为41kDa。将亲和层析纯化的rPP1β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通过制备中国对虾血细胞滴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P1β在血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对虾PP1β在血细胞的核区及细胞质内均有分布。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中国对虾PP1β与WSSV感染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 得到1131bp的大菱鲆MHCⅡA全长cDNA片段.该序列包括720bp的开放阅读框(0RF), 75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以及336bp的3'末端非编码区.利用CLASTAL W1.8软件进行MHCⅡ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比较, 结果表明, 大菱鲆MHCⅡA与牙鲆MHCⅡA的相似性最高, 为69.8%, 与真鲷、鲈鱼和丽鱼的相似性次之, 分别为65.5%、69.6%和61.4%, 与人、鼠和鲨鱼MHCⅡA的相似性仅为19.8%、31.6%和26.9%.应用RT-PCR分析其组织表达发现MHCⅡA基因在正常大菱鲆组织中均表达, 但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不同, 其中在鳃、脾、头肾、心脏、小肠和皮肤中有较强的转录本, 中等程度表达于肝和血, 在性腺和肌肉中表达最弱.  相似文献   

17.
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根据GenBank中所收录的雨生红球藻BKT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高光照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出了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序列测定结果表明,bkt全长960bp编码320个氨基酸。克隆的bkt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BKT的cDNA(AY603347)序列只相差一个碱基。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了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同时将所克隆的bkt构建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64Dbkt,为基因的进一步表达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克隆得到了一个大竹蛏(Solen grandis)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基因(SgTCTP)的cDNA全长,其序列全长为1055bp,5′和3′端的非编码区(UTR)分别为54和461bp,开放阅读框(ORF)540bp,编码17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4.50,预测分子量大小19.96kDa。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SgTCTP在健康大竹蛏各组织中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SgTCTP在检测组织外套膜、鳃、性腺、血细胞、肌肉和肝胰腺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脂多糖(LPS)、肽聚糖(PGN)和葡聚糖(β-1,3-glucan)刺激都能诱导SgTCTP的表达量上调,SgTCTP的表达量分别在LPS和PGN刺激后6和3h达到最高,为空白对照的3.64和3.36倍;β-1,3-glucan刺激后SgTCTP的表达量上升幅度最大,在12h达到最高,为空白对照的11.76倍。SgTCTP可能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大竹蛏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首次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中克隆了骨形态发生蛋白I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type Ⅰ receptor,cfBMPR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560bp,编码为519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al-time 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fBMPR1基因在栉孔扇贝受精卵、4细胞期、囊胚、原肠胚、担轮幼虫期、D型幼虫期和壳顶幼虫期等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胚胎时期表达量高于幼虫期,提示该基因在扇贝早期发育及幼虫形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成体组织,包括外套膜、鳃、性腺、肾、横纹肌和消化腺中也均检测到了cfBMPR1的表达,其中以性腺和横纹肌中表达量最高,暗示其参与了扇贝包括繁殖和肌肉生长发育等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GF-β信号通路在扇贝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转录因子Sp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锌指蛋白超家族成员,可与某些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结合,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单环刺螠的Sp8的全长cDNA,该序列长1 913bp,开放阅读框1 521bp,编码506个氨基酸;将其开放阅读框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37℃条件下,经1mmol/L IPTG诱导表达4h,获得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pET28a-SP,使用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并通过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获得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0kD。Sp8蛋白体外表达的成功将为研究单环刺螠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