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工作是合理利用滩涂资源,实现滩涂围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尚属空白,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沿海滩涂围垦的实际情况,首次明确提出了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从滩涂围垦项目全过程的角度对滩涂围垦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程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与唐山港京唐港区16^#~19^#泊位工程项目实际相结合,对该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从而得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结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能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与唐山港京唐港区16#~19#泊位工程项目实际相结合,对该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从而得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结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能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南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群落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出红树林健康指数(EI)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确定了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对海南红树林群落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保护区的红树林群落健康指数分别是0.8640,0.4798和0.5791,分别处于Ⅰ级(健康)、Ⅲ级(亚健康)和Ⅱ级(中等健康状态).结果说明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生态演替序列完整,对环境压力响应良好.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处于城市中心区和旅游开发区,受外界干扰影响大,退化明显,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原因,世界很多海滩经受着侵蚀和破坏。而利用人工养护工程来保护和恢复海滩具有养护效果较明显、干滩面积明显增加以及不破坏环境景观的优点,目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国外由于养滩历史较久,养滩工程后的监测和质量评价不仅开展得早,而且已经成为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评价指标已经比较完善,甚至有些国家已经将养滩效果评价列入法规框架之中。我国的海滩养护工程在十几年前才开始,虽然工程量逐年增长,但是对海滩养护工程施工后的工程监测和工程评价却较少涉及。本文对美国、荷兰、英国、丹麦以及我国等国家的海滩养护工程的工程评价工作进行总结,从而提出适用于我国工程特点的养滩工程质量评价因子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总结我国围海造地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评价工作的特点。我国围海造地评价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海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其中综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评价工作多为理论研究,实例数据验证的较少。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海滩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滩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外学者在海滩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多个国家都已经建立了不同的海滩评价体系。其中"蓝旗"评价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海滩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质量评价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仅有少部分海滩进行了质量评价,使用的标准也不统一,多由评价者自己建立标准进行评价。总结了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使用的主要海滩评价标准,将国外各海滩质量评价体系的启示和国内海滩质量评价的特点相结合,探讨我国海滩质量评价应选用的评价因子。认为目前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海滩用途及沉积特征、区分旅游地和乡村的海滩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海滩评价较为适宜。根据已有研究和实地考察情况,分别对旅游地和乡村海滩从自然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3个方面选取了20个、15个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8.
由于海洋自然资源具有公共性,开发主体在利用它时,往往会产生负的外部性。所以,对海洋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加强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以促进海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探讨了海洋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费用效益的识别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充分考虑了养殖区养殖产品品质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按照生态系统管理的思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技术框架,初步构建海水养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为海水养殖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7月10日,第5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银牛奖颁奖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科技期刊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出版界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大会,并针对目前学术评价存有较大争议,学术期刊评价已成为科学评价基础的现象,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评价体系、学术期刊与科研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908—02—04—08“海岛生态系统评价”项目组在厦门市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各专题工作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进展介绍:各分区海岛生态系统主要特征及重点海岛筛选;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下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会议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持,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共20人参加。  相似文献   

12.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研究中,各类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多为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选取的各类指标可总结归为物理指标、生物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并且针对部分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了海岸线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如评价体系系统性差、评价指标科学性低及评价过程主观性强等,而加强学科交叉的同时对目前研究中不足深入研究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洋应用类科技成果对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趋突出。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是能否实现科技支撑服务作用的关键,而做好成果转化,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做好项目成果考核指标设计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果评价方法。在研究科技项目管理一般规律基础上,初步提出如何设计海洋应用类科技成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设想,期望对海洋应用类科技成果考核指标的具体设计和评价方法机制的改进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圳南山区海水入侵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深圳南山区地下水水质特点,选用Cl-、SO42-、矿化度r、Cl-/rHCO3-和Na K 5项指标作为判断海水入侵的标志,基于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该区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不同时期地下水水质的特点,分别用单一指标Cl-浓度和多指标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海水入侵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研究区海水入侵经历了入侵—恶化—减弱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海域使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涛 《海洋通报》2008,27(2):59-64
综合考虑了海域使用水平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从海域使用程度、海域使用效率和海域使用结构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把人们亲海需求满足程度、海域使用公益服务及和谐用海等新因素纳入指标体系.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十个沿海省市海域使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反映了其海域使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海域使用水平评价结果,指出了今后海域使用发展应该注重的方向,最后提出了海域使用水平评价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海岛地下水资源情况加以准确评估是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采用SAVEE方法评估海岛地下水开采,消极因子和积极因子的影响都可以直接体现。同时SAVEE方法中各因子迭加采用了概率论中关于可信度的运算方法,使本方法中影响因子的迭加更接近于人类专家的判断。文中利用SAVEE方法对在南长山岛上设置的3个水井位置进行了评估,通过因子选取、数据标准化、迭加运算3个步骤,得出了位于海岛中部的水井位置最佳的结论。这一评估结论与之前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结论一致,说明SAVEE方法可以作为海岛地下水开采适宜性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滨海核电等核技术应用发展迅速,我国滨海放射性风险评价的需求和应用前景日益突出。本研究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的"迭代"思路、放射性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以及相对风险评价模型与敏感性评价在区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与生态效应评价现状,初步提出了基于"分级评价"的海洋放射性风险综合评估框架,包含了风险排查、风险分析、风险决策3个层级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海洋放射性区域相对风险评价模型的风险决策方法,为不同时期、不同工况、不同数据情况提供全面的评价支撑。针对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基础数据不足的现状,建议加强海洋放射性基线调查、海洋放射生态毒理学以及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为科学准确评估我国的海洋放射性风险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厦门东侧海域表层海水质量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朝华  詹兴旺 《台湾海峡》2001,20(2):157-160
厦门东侧海域除近岸个别测站粪大肠菌超标外,其他的海水水质指标均属GB3097-1997第1-2类标准水平,水质质量现状良好。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取得显著进展,海岛保护规划进入实施评价阶段。文章以海岛保护规划实施结果为评价对象,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出发,提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海岛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