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灵乡铁矿田位于鄂东南铁铜矿成矿区的南缘,灵乡侵入体西端。铁矿床分布在燕山早期闪长岩与三叠系大冶群的接触带附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钠化等。对该区铁矿床成因的认识曾有接触交代、热液充填交代等观点。笔者通过三年来的观察研究发现,该区铁矿的成矿作用比较复杂,既有矿浆成矿,也有热液交代作用,在某些矿床中二者共存,而且矿浆成矿和气液交代成矿作用是同期同阶段发生的,显示出矿浆—热液成矿的自然演化趋势。因而,我们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浅成矿浆—热液过渡型矿床系列,这一新类型的建立及对其成矿机制的探讨,无论从理沦上或找矿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龙桥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的大型铁矿床,主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泥灰岩、角砾状灰岩和泥质粉砂岩中,单个矿体铁矿石资源量大于1亿吨,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前人研究认为,矿区内正长岩类侵入岩与成矿关系密切,龙桥矿床是成矿带内唯一与正长岩有关的大型铁矿床。随着生产勘探,在矿床中部井下巷道中发现辉长闪长岩侵入体,为矿床成因以及成矿模式提供了新的线索。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开展了辉长闪长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辉长闪长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被正长岩体穿切破坏,靠近矿体部位发育透辉石矽卡岩化蚀变。辉长闪长岩主要由拉长石(60%)、钾长石(10%)、普通辉石(10%)和角闪石(5%)组成;与正长岩相比,辉长闪长岩明显具有低硅、低钾、高镁铁特征。锆石LA ICP-MS定年结果表明其成岩时代为(133.5±0.8)Ma。在前人对龙桥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龙桥铁矿床辉长闪长岩与铁成矿作用关系更为密切,成岩成矿作用几乎同时发生,而正长岩为成矿期后破矿岩体。通过与庐枞矿集区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铁矿床对比表明,庐枞矿集区内大型铁矿床与正长岩无成因联系,而闪长质侵入岩则是庐枞矿集区内重要的成矿母岩。龙桥铁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宁芜矿集区内玢岩型铁矿床以及鄂东南矿集区内矽卡岩型铁矿床在成岩成矿时代方面相近,属长江中下游第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闪长质侵入岩是成矿带内矽卡岩型及玢岩型铁矿成矿的必要条件,而正长岩类侵入岩的形成大多晚于闪长岩,与铁成矿作用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中大型铁矿床。矿床主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中,前人研究认为矿区内正长岩侵入体与成矿关系密切。随着龙桥矿床的生产勘探,在矿区0线井下巷道开拓发现了辉长闪长岩侵入体。辉长闪长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被正长岩体穿切破坏,靠近矿体部位发育透辉石矽卡岩化蚀变。辉长闪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角闪石较少,根据矿物组合将其定名为辉长闪长岩。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辉长闪长岩与可能与铁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而正长岩为成矿期后破矿岩体,研究结果为龙桥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一个铁矿钠质交代岩石的多元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承祚  张彦波 《地质科学》1976,11(2):169-183
河北省的一个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一个富铁矿床。铁矿与燕山期中性岩浆侵入杂岩有成因联系,中性岩浆侵入杂岩包括角闪闪长岩-闪长岩和二长岩-闪长岩两个岩石系列。与铁矿关系最密切的岩体侵入在中奥陶统马家沟碳酸岩地层中。  相似文献   

5.
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该类型矿床中富铁矿石占一半以上,其富矿储量也约占各类型富矿近一半.研究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围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围岩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矿化岩性的影响迄今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纯灰岩对成矿有利,有的认为白云质灰岩有利.本文着重就我国东部地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围岩的控矿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以东地区)夕卡岩铁矿成矿带,为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矿床多、分布广、成群成带出现,结状相对富集特点.夕卡岩型铁矿系指那些成矿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或受接触带影响的一定范围内,在气—热液作用下,主要以交代方式形成的铁矿床,这类矿床与夕卡岩在空间上、时间上、形成机理上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来探讨成矿富集问题.(一)夕卡岩铁矿的区域分布严格受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地槽、地台)控制,矿化表现以华北地台为中心的南北对称分带规律.成矿带自北向南为东北地槽成矿带、燕辽过渡区成矿带、华北地台成矿带、长江中下游过渡区成矿带、东南地槽成矿带.五个构造成矿带内的岩浆建造、沉积建造与金属矿化组合有显著的差异和对称性分布如表1.成矿岩浆岩由中心(地台)区向南、北进入地槽依次从中基性(闪长岩组合)→过渡区中酸性(花岗闪  相似文献   

7.
依托青海省矿产地质志研编项目,在收集矿产勘查、科研成果资料以及调研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对青海省铁矿时空分布、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青海省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和三叠纪,自北向南成矿时代由老变新,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祁连、东昆仑构造带,祁连构造带以产出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特色,东昆仑构造带主要产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和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2)将青海省铁矿床划分为九个矿床成矿系列;3)厘定了青海省主要类型铁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认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产于大陆边缘,寒武纪—奥陶纪及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产于大陆裂谷、岛弧或弧后盆地,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碰撞-后碰撞造山带;4)概述了九个系列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4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作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淖毛湖普查工作,采用工程揭露及野外观察等地质勘查手段,并经过大量研究认为该铁矿床含矿岩系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铁矿体位置位于肉红色角闪花岗岩(γ42b)与泥盆系钙质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铁矿体以西分布有大面积角闪质花岗岩侵入体,其时代晚于泥盆系地层,大量热液活动在其与围岩发生接触变质,形成了矽卡岩带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的主要夕卡岩铁矿,均与中生代侵入体有成因联系,分布在山西、冀南、鲁西、豫北、豫东及皖北、苏北的古生界地层中.与矿床有关的一套以闪长岩类为主的侵入体,主要侵入在下古生界地层中,而以奥陶系地层中最发育.矿床分布在侵入体周围.这类侵入体多与碳酸盐地层整合接触,常为似层状,少数形态复杂,反映了地台型侵入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沙河中关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关铁矿赋存于闪长岩与灰岩的接触带中,闪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奥陶系中统灰岩系,形成岩浆晚期接触交代型矿床。本文探讨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大量资料阐述了王浩铁矿床在矿石结构、构造、类型,矿物成分,矿区岩石地球化学以及蚀变、矿化等方面的特征.认为王浩铁矿属夕卡岩型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基本上揭示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有关地层、构造、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及蚀变、磁异常等方面的找矿标志,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的铁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冀南邯郸-邢台地区矽卡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冀南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偏碱性闪长岩-二长岩类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构造;矿石类型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其中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往往是多期脉动形成的,早期侵入体在钠长石化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后期侵入体带来的岩浆热液不仅是成矿物质的载体,所产生的压应力和热能也成为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在分析此成矿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内生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系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这里的夕卡岩型和玢岩型铁矿的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矿山生产揭露的地质矿化现象日新月异.作者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类矿床进行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和综合对比.我们认为本区的两类主要铁矿类型——夕卡岩型铁矿和玢岩铁矿成因上近似,都包含有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碱质交代成矿作用、矿浆贯人作用和沉积—接触变质成矿作用以及相应的矿床成因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成矿的区域构造和岩浆活  相似文献   

14.
湖北铁山矿床是“大冶式”铁矿床的重要代表。解放后,黄懿和裴荣富等曾以勘探工作时所获成果为基础,论述了“大冶式”铁矿的特征,提出矽卡岩和热液成因的看法。六十年代注意了闪长岩钠长石化析出铁质,七十年代演变为接触交代论点;这一阶段还强调了三叠纪膏盐层促进闪长岩钠化而成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在宁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玢岩型铁矿床。九连山铁矿位于和睦山铁矿与钟山铁矿之间,铁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黄马青组粉砂岩与闪长岩体的接触带,以及黄马青组的层间破碎带;矿区共有10个铁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大部分为磁铁矿体,少量的赤铁矿体,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研究认为,九连山深部成矿的闪长岩体与和睦山的成矿岩体为同一岩体,九连山铁矿可作为和睦山式铁矿埋深较大的矿床实例,矿床类型属于玢岩铁矿中的接触交代型+热液充填型铁矿床。文章还对九连山铁矿的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坑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矿床。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南京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地质学校等单位对该矿床分别进行了工作,对其成因则有接触交代成矿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陆源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矿说与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成矿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东大顶铁矿田南部矿带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和探计了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经研究表明,该区钨锡矿床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铁矿床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变质矿床,铅锌银矿床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周边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山矿田的铁矿床可分为4种形态类型、6种构造类型和多种矿体型式。铁矿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大中型矿床往往具有复杂和较复杂的矿体形态、单式褶皱背斜和复式褶皱背(向)斜的矿床构造类型,有利的围岩层位为马家沟组五阳山段、阁庄段和八陡段碳酸盐岩,同时矿床有比较大的埋藏深度(多为-200~-600 m),弧形隆起的南、北端和两侧的凸(凹)弯曲部位均为形成大-大中型铁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接触交代型铁接触交代型铁接角交代型铁矿床是我国主要的铁矿床类型之一,且以富矿为主,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50%左右.为揭示该类矿床成矿作用的内在规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围岩的控矿作用提出初浅的认识,供讨论.围岩时代与控矿的关系初步统计,我国东部有287个本类型铁矿床,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中偏基性—中酸性—酸碱性侵入杂岩系列与前震旦系—侏罗系碳酸盐类的接触带.围岩时代及控矿的关系列于表1,由表1可看出:  相似文献   

20.
蟠龙峰铁矿床铁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和白沙河组大理岩的接触带处,在该接触带内,分带现象明显,矿化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矿床的层控特征明显,显示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特征.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矿化阶段和成矿期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建立了该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