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式流域实时水文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  范瑞琪  朱祯  张敏 《水文》2011,(4):6-11
目前的水文预报模型很多,但都缺乏统一的模式。通过对水文预报模型的高度抽象,定义了水文预报模型的标准化接口,统一了各类水文预报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状态,以及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水文预报方案的标准化"构建"模式,即通过标准化水文预报模型的相互组合实现流域水文预报方案的标准化创建。基于以上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构建式流域实时水文预报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金平  张建云 《水文》2005,25(6):1-5,64
介绍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在预报方法、预报系统建设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客观评价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的水平.展望了我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干旱、半干旱及无资料地区或资料缺乏地区的水文模拟将是我国进一步提高水文预报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文预报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云 《水科学进展》2010,21(4):435-443
回顾了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水文预报技术从经验相关法、流域水文模型,到预报系统发展的整个过程。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常用的水文预报方法、模型和预报系统,及其各自特点和应用条件等,客观评价了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水平,深入分析了高强度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变化和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流域产流和汇流机制的影响,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水文预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望了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了中国未来水文预报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安婷 《水文》2012,32(6):1-5
降水数值预报和水文预报的耦合是水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避免水文预报模型开发的前提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集总式水文预报模型,实现两个系统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在DEM资料提取的数字流域基础上,人工干预子流域和泰森多边形的生成方法,使生成的子流域、泰森多边形与原集总式的水文预报方案划分情况基本一致,在产流层面解决了降水数值预报和集总式水文预报方案耦合的技术问题,为降水数值预报成果在水文预报中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该方法在潘家口水库的水文预报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0,(2)
加法模型是长期及超长期水文预测预报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水文预报加法模型原理,以甘肃省主要河流年径流超长期预报为例,建立起水文预报加法模型,并对各主要河流2018年径流预报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预报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提出水文预报加法模型应用中的具体建议,以提高模型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
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水文预报方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三十来的水文预报科学成果和技术经验;代表了七十年代我国水文预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该书广泛地吸收了我国水利水电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多年来水文预报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当前国内水文学科领域里质量较好,深受广大水文工作者欢迎的一本新书。  相似文献   

7.
《水文》2011,(4):5
为切实加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水利部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批复组建水利部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副局级,以下简称水文情报预报中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变迁及陆表生境改变,极端天气频发且呈现出多尺度时空变异特征,对其进行预报和预警一直是气象水文领域关注的焦点。临近预报可较准确地预报未来短时间天气显著变化,是当前预报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主要手段。从基于天气雷达0~3 h外推临近预报、融合数值模式0~6 h临近预报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临近预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雷达外推算法的发展进程、雷达外推预报与数值模式预报融合技术进展,指出"取长补短"的0~6 h融合预报在提高降水预报精度、延长降水预见期等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探寻及提升融合技术是未来融合预报发展的核心。将临近预报以气象水文耦合的方式引入水文预报是从源头提高水文预报精度、保障水文预报效果的主要途径,总结了现阶段主流耦合方式、空间尺度匹配技术、水文模型不确定等陆气耦合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外推临近预报、融合临近预报作为水文预报输入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融合临近预报在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中存在优势,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文》2000,(1)
水利部水文局于1999年12月19~28日在河海大学举办全国水文预报培训班来自全国各流域机构、省(区、市)水文情报预报的技术骨干共37人参加了培训。部水文局副局长刊、继昌自始至终和学员们在一起、并作了题为《我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宏观了解水文情报预报技术现状,新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方面的应用情况,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动态,既学技术,也学管理.学员们普遍认为,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了解了几种全新的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全国水文预报技术培训班举办  相似文献   

10.
密云水库水文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水库的水文预报工作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汛期中长期来水预报,枯季中长期来水预报.由于近年产汇流条件改变,使得自1989年开发的一些软件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较好应用.本文基于实践,分析了该流域的降水和径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各项预报内容采用的预报方法,做了总结和更新,初步提出适合密云水库特点的一套水文预报方案,并指出进一步发展密云水库水文预报服务系统的问题,对密云水库水文预报的发展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梁家志  章四龙 《水文》2006,26(3):60-62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领域里的推广应用,全国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得到很大的发展,相继开发建设了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包括查询系统、会商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黄河源区水文预报对龙羊峡、刘家峡等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洪水资源化调度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防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降水的地面观测严重匮乏、且缺少适用于高寒山区的专用水文模型,源区水文预报成为长期困扰黄河洪水/径流业务预报的难题。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高海拔缺资料地区的降水观测与降水预报、寒区水文模型构建与气象水文耦合系统集成、高原降水发生的气象成因与形成机制3个方面,评价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当前现状与技术水平,提出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新一代多源降水信息融合与同化、高寒区特殊产汇流模型构建、无缝隙气象水文集合预报、强降水与连阴雨的多影响天气系统解析等,是当前黄河源区水文预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文情报预报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家志  刘志雨 《水文》2006,26(3):57-59,80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气候脆弱地区之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水旱灾害频繁, 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文情报预报是防灾减灾最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尖兵、耳目和参谋。在我国历年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杌、通信、网络、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及水文预报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我国水情报汛站网、水情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水文预报模型、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开发等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展望我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未来,作者建议完善水情报汛站网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水文预报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洪水预报系统标准化建设,开展重点防汛地区的洪水演进仿真模型研究,强化作业预报管理制度建设,拓宽水文预报服务内容,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理论制订水电站水库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以概率分布的形式定量地描述水文预报的不确定度,探索概率水文预报理论及其应用价值。采用气象因子灰关联预报模型处理输入因子的不确定度,将实时气象信息和历史水文资料有效结合,突破传统确定性预报方法在信息利用和样本学习方面的局限性,以提高水文预报的精确度。以丰满水电厂水库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确定性径流预报方法相比,不仅有利于决策人员定量考虑不确定性,而且在期望意义上提高了径流预报精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小山、松山、两江水电站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成果,论述了综合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思路和定性预报、定量预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2002年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3)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调度等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加大,河道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洪水预报难度加大,对于水文预报从业者而言,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对水文预报精度至关重要。选取鲁西平原区聊城市境内的徒骇河、马颊河两条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重在分析人类活动对刘桥闸站、王铺闸站两座水文站水文预报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文预报需全面分析,并加强防汛会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正,才能提高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朱冰  赵兰兰  李萌 《水文》2015,35(3):53-58
目前我国水文机构存有大量的水文数据,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降低预测的复杂度并提高水文预测的精度,是水文预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数据挖掘中的T-S-K模糊逻辑算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未知、可操作、有相关性的水文模式和关系用于水文预报。本文以抚河上下游3个重要水文站历史数据为实例,建立T-S-K模糊逻辑算法水文预报,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建模型误差较小,预测精度高,可满足实际水文预报需求。  相似文献   

18.
水文集合预报是一种既可以给出确定性预报值,又能提供预报值的不确定性信息的概率预报方法。简述了水文集合预报试验(Hydrologic Ensemble Prediction Experiment,HEPEX)国际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回顾了HEPEX研究进展,分析了对水文预报发展有重要意义的3个HEPEX前沿研究:降尺度研究、集合预报系统研究以及不确定性研究。研究表明,动力-统计降尺度法和高分辨率"单一"模式及低分辨率集合相结合是HEPEX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圩区水文特性分析及其水位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祚年 《水文》2001,21(4):35-37
湿润地区的江河湖泊之侧,总是存在大量的圩田,而圩区独特的水文特性对整个流域的产汇流存在较大影响,亦给水文分析,水文预报带来较大难度,分析了圩区水文特性,进行了水位预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中长期水文预报方法模拟预测结果精度低、未考虑水文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将小波分析(WA),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水文频率分析法联合使用,建立了不确定性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即在应用WA揭示水文序列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将原序列分为主序列和随机序列两部分,然后利用ANN对主序列进行模拟预测,对随机序列进行水文频率分析,最后将两部分结果叠加作为最终预测值.将该模型用于黄河河口地区作中长期水文预报,并与传统方法作对比,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同时揭示序列的时、频结构和变化特性;预报值结果精度高;且合格率高;能定量分析和描述水文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可得到不同频率对应水文序列的模拟预测值.因此该模型的预报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对实际生产应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