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贵州省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具有“少、瘦、薄、碎”的特点。“少”就是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弥足珍贵;“瘦”就是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薄”就是土层瘠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大和石漠化程度高;“碎”就是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集中连片耕地更少,万亩以上平坝耕地仅占全省耕地总量的1.7%。而25度以上坡耕地1347万…  相似文献   

2.
《河北国土资源》2005,(11):36-38
我省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具有“少、瘦、薄、碎”的特点。“少”就是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弥足珍贵;“瘦”就是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薄”就是土层脊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大和石漠化程度高;“碎”就是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  相似文献   

3.
23日正式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议当前耕地保护的制约因素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一多三少”的特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国目前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护耕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人口增长快、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大、耕地收益不稳定、耕地保护未形成社会共担机制等原因,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有些弱化,应当寻求破解途径来解决这些困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情况,梳理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途径.本文研究认为注重内部挖潜、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大力开展土地整治以及探索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等可以对我国耕地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2001年,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05年不少于19.2亿亩。“十五”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1950万亩。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在总结过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政策、措施。 一、“九五”时期,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情况 “九五”时期,是我国土地管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  相似文献   

7.
江苏,素有我国“东部粮仓”之美誉。“苏湖熟,天下足”,江苏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4.4%的棉花和5.1%的油料。可江苏人多地少,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的1.06%,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各省之首,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相对较少的省份之一,加之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压力一直很大。面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难题,近年来,江苏省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方针,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控制;  相似文献   

8.
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涉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人均耕地不足0.6亩,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千方百计破解用地难题,使一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涉县。同时,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加强耕地保护,确保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更新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几年来,县国土资源局以依法行政为手段,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主线,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保护耕地为中心,以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有余为目标,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实现了五个转变:在土地管理上,由注重资源型管理转到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上来;在土地供应上,由需求…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诠释了粮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问题尤其是耕地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提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巨额投资及数量庞大的工程项目亟待落地。由于短期巨额投资加速耕地被占、“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现象难以根本杜绝,“先补后占”难度很大,耕地占补平衡正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构建多样化的耕地占补模式和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耕地补充的广泛参与体制与多方激励机制,以实现“保障经济增长、保护耕地红线”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解决全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整理方式,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全市累计新增耕地达14.36万亩,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真正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建章立制,规范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合肥市国土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意识,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措施管好用好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水稻种植区.多年来,国土部门在洞庭湖区实施了“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新增了大量的耕地.本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年度变更数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分布数据和最新遥感影像,基本查明了2010年以来新增耕地的利用状况和耕作程度.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耕地总面积202378.97hm2,实际用于农作物种植的耕地169656.04hm2,农作物种植率83.83%;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的耕地181720.0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96%;不规范利用耕地20658.90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0.27%.岳阳市的实际耕作程度最高,益阳市和常德市的农业结构调整程度明显高于岳阳市;岳阳市的耕地抛荒撂荒率最高,适于作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刘兵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i004-i00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对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土地主管部门,我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在治理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既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切实保护好耕地,结合永川城市建设实际,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并重之路。一、全面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贯彻“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舆论先行,正面导向为主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三宣传”、“三到位”,即向领导宣传,向工作人员宣传,向群众宣传:从上到下形成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土资源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好。二、正确处理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全面落实“五个不准”和“六个不报批”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占用耕地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处理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项目用地报批程序上,做到先进行用地预审,再立项、选址,不能先斩后奏。重大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也必须在调整规划后再用。  相似文献   

15.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引入许多企业下沉乡村。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农田因为发展需要被“非农化”,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基于2020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选取某地区作为样例,系统介绍了如何基于“三调”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的数据成果,分析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内,该地区耕地开发利用变化趋势,掌握耕地实际保有量情况,为该地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鹰手营子矿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名的工矿区。在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突出的就是山多、人多、矿井多。少得可怜的土地,早已被几家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和乡镇煤矿瓜分殆尽,全区人均耕地仅有0.13亩,早已跌破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最低警戒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因为缺少土地,往往为了一尺之墙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纠纷不断。土地在老百姓眼里就像命根子一样。“八山一水一分田,十年柳河九年干。满目疮痍塌陷地,何日绿我好家园。”这就是十年前营子矿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在生命繁育鼎盛的夏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下,确定这样的主题,目的在于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认清保障科学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的辩证关系,推动改革创新,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县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耕地保护红线松不得、更碰不得”的意识,按照“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的要求,综合运用建设性保护、管控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等各种手段,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强用地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朱金英 《浙江测绘》2001,(2):41-43,48
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耕地为重点,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促进区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迫切需要功能较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乡镇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日前,国土资源部出台通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作出全新部署。这项部署是什么背景下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