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震局于2007年5月22—25日在安徽合肥联合举办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内容包括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数字地震研究与应用以及地震预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讨。来自中国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市地震局、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29个单位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陈章立,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车时副司长,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处李永林副处长,安徽省地震局张鹏局长、姚大全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研究员、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括报道了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9月5日至21日在成都市联合召开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情况。全国各地50个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第一阶段围绕鲜水河地震带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形变测量,地震预报与预防等方面,对70余篇论文分四个组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古地震、地震大形势、活断层与遥感遥测等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与讨论;会议第二阶段组织60名代表沿康定一炉霍路线进行了为期9天的野外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政策法规研究室共同举办的“地震预报策略与公共管理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有关领导、管理干部,部分省、市地震局负责人及从事地震社会学的专家、学者近4...  相似文献   

4.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地震预报战略研讨会于1996年1月13—15日在太原市召开。28个单位近70名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马宗晋院士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关于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任命罗灼礼为主任的决定。罗灼礼主任宣布了本届委员聘任名单。会议共收到专题报告摘要60余篇、会议报告40余篇。马宗晋作了从全球应力场寻求场源关系的报告,梅世蓉论述了板内强震孕育模式与物理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95年9月22日至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玉荣主持。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42个单位的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丁国瑜教授、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7.
1983年12月10日至16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联合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地震台站观测技术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61个单位,共89位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特别邀请了 ISC 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馨菱先生,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陆远忠阿志分别向大会作了关于地震台站发展历史和介绍安徽省地震台站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经验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业务牵头  相似文献   

8.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市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系统、有关科研和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代表约200人参加.陈运泰、梅世蓉、马宗晋分别就“关于震源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唐山、松潘地震的  相似文献   

9.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2月16日至21日在上海联合召开地震活动图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共96人.会议共收到120余篇学术论文.经会议组织委员会审定收入论文摘要汇编的有106篇.在大会上宣读71篇,其中包括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国家教委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和支持。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50多个单位、120多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秘书长、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刘志刚主持,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院士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黑龙江省科委主任何琏、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辛书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胡聿贤教授代表组织委员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大连召开了地磁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地震系统等有关单位的代表9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8—1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在北海联合召开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①印度洋8.7级地震对我国的影响及地震海啸的科学问题;②“十一·五”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研讨;③地震预测新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1991,13(3):2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6月28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地质部、国家地震局等七个部门,十多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贵州贵阳市联合举办了“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报论坛——2013贵阳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市地震局等3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3—5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约50名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还特邀本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朱传镇教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相似文献   

17.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王熹、副秘书长高庆生代表中国科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震动态》2012,(4):48-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8月12日至1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换届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地震局协助,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各直属研究所,台网中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广东、海南、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30多个单位6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87年5月11—13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源力学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省地震局、阿坝州和绵阳市地震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松潘、平武地震十周年地震预报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专家、学者云集,专群结合共同研讨地震预报问题的重要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科研、业务部门及地方各级领导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地震科技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20.
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县发生了8级地震。为纪念新疆富蕴地震87周年,2018年8月10–13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18年度联合学术交流在新疆富蕴举行。本次交流活动共设6个专题,围绕6个专题征集了162篇学术论文祥摘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来自地震系统内外28家单位共110余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16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和专题交流报告;25名年轻代表张贴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其中7份获优秀张贴报告奖。学术交流期间,组织了富蕴地震断层现场科学考察,举办了以“富蕴地震及其破裂特征”、“数值地震预测与地下云图”的圆桌讨论(Panel Discussion)。整个学术交流活动在严肃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