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联地质部全苏航空地质科研生产联合组织以宇航图象为基础编制了一幅1∶500万苏联地区综合地质构造图。编图所用的图象是由“气象”卫星上的光学一机械电视系统摄制的。选择“气象”卫星的图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该图象分辨率低(约1公里),比例尺小(1∶1000万—1∶1500万),在图象上反映的是一些最大型的地质构造。第二,“气象”卫星的测量是在三个  相似文献   

2.
一、航空物探的数据收录从1961年至1966年,国外少数航空物探测量公司开始在航空物探测量中采用了数据的数字收录。到1975年,西方在航空物探测量中使用数字收录方式的比例已占80%以上。在航空物探数据收录的初期,一般采用穿孔纸带方法,后来使用每时记录200或556个字符密度的磁带。到目前,都使用与计算机相兼容的磁带。应用数字记录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把空中记录直接送到通用数字计算机上,通过软件进行自动整理和绘图,代替了即花费时间又麻烦的手工计算和编绘图工作,并能提高资料处理、编绘图件的速度和质量。此外,使用场的各种数学变换程序,很容易为地质解释工作编绘出各种图件。  相似文献   

3.
“铀矿勘查信息处理技术”项目是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首例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该项目由“铀矿勘查信息处理系统”、“铀资源评价”、“遥感图象数据处理”3个子项目组成。“铀矿勘查信息处理系统”子项目开发了一套适合中国铀矿特点的、集信息采集、处理、绘图和储量计算于一体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铀资源评价”子项目开发了由数据文件、信息处理、成矿远景预测、资源量估算和绘图等子系统组成的微机处理系统;“遥感图象数据处理”子项目开拓了以航空放射性测量为主的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象综合技术。3个子项目在生产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4.
Prid.  DF 吴国学 《世界地质》1993,12(1):110-111
航空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是航磁和放射性测量。它作为地质填图的一种手段在矿产普查和资源预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应用则是在靶区预测和区域性研究方面。尽管在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航空技术等进展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图像处理在扩大航空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领域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利用它可以用肉眼很容易地从一个适当放大的图象上分辨出两个细小的或粗略的信息。这个图像即减少了熟炼程  相似文献   

5.
我校遥感地质研究室1986年引进了美国国际系统公司(I~2S)的S-575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已在今年7—9月进行了安装调试.现已投入验机运行.该系统与我校MV—10000主机联机,拥有雄厚的计算机资源.S—575系统亦拥有较完备的图象处理设备.M—75图象处理机具有12个图象和8个图形刷新存贮通道,红绿蓝流水处理线的运算速度可达30帧/秒(每帧为512×512象素点);通过磁带驱动机(四台)可输入MSS、TM、SPOT、NOAA、Daedalus等数字图象CCT磁带.电视摄象数字化仪也可实时输入处理各种航空、航天遥感图象(照片).各类地学专题图、岩石薄片、显微构造片、医学x片、指纹图等图象资料.所有处理结果均可  相似文献   

6.
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的AutoLISP二次开发原理与方法,并研制出一套实用的自动绘图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库的建立、数据文件的系统导入、各个绘图模块的具体编测以及菜单文件的加载运行等。开放的岩性花纹图例库不仅包含常用的岩性图例,而且可以随时增删;系统的计算、转化与输出功能使得绘图过程更加智能化;可编程对话框提供了必要的提示、多样化接口与所需参数的输入,使得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充分发挥了AutoLISP二次开发的强大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航室照片填图在1958年我队1:20万石油地质普查已广泛采用。在石油地質普查利用航空照片,主要是填繪地質图。現将我队应用航空照片的方法和存在問題以及今后应用航空照片的建議提出来,希望同志們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8.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象片测定物体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测量方法.由于它具有迅速、精确、完整和测量时不接触被摄物体等特点,故在工农业及国防各部门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地质工作中,摄影测量也早已成为一种考察、编录、存档的重要手段.摄影编录种类较多,通常多采用平面单张摄影编录.若摄影编录范围较大,可采用平面连续摄影.可是平面摄影只能取得二维平面图象,这对恢复和研究分析地质体的性状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被摄地质体的性状复杂或现象重要时,多采用立体摄影编录.  相似文献   

9.
国内在大功率时间域航空电磁法的应用上,还不像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那样普及,起步也较晚,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大家对其设备、飞行方法、数据采集等方面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这里介绍了TS-150型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设备组成、发射机原理、系统工作的原理、系统中的补偿原理、采集数据的取样方式、数据的记录单位、系统的测量噪声及测线飞行测量结果的nT/s平面色阶图、测线剖面nT/s异常图的初步解释推断等内容,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航空电阻率填图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空电阻率填图是通过反演或量板转换技术把测量到的航空电磁场信号换算成反映地下岩层的视电阻率值。它摆脱了测量工作中高度的变化以及不同航空电磁系统响应性状差异很大给地质解释工作造成的困难。通过对南宫、嘉鱼地区航空电磁资料的应用,显示出该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测试原理 图象信号由摄象头变成电信号后,未经数字处理,而采用时间测量法,将显示图象信息的监视屏“划分”成细小的点面阵,利用人的智能作用,在监视屏上识别图象边界及特征点,以光笔、内游标无视差测量技术,即人操作光笔和游标定位,将图象特征座标实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学科的分析结果。用途 广泛用于地质学、矿物学、土壤应用学及材料、治金、电子、医药、机械等领域,对显微图象、照(图)片、透明片等进行测试,完成粒度分析、铸体薄片分析、裂缝测量、方位测试、物质含量统计、面孔率测试、裂变径迹测量、形状分析、粉末测定、精密检测及动态图象研究等,即对点、面、角.维参数的测量和处理分析,达到对图象信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配置及组成 摄象头、监视器、主机箱、计算机及打印机、用户自选显微镜(带摄影装置)。  相似文献   

12.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俄联邦近来随着程控航空地球物理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和仪器组成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为了保证充分开发航空测量方法和仪器的潜力,提高航空地球物理测量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建立的较新的航空测量技术,并着重阐述了这种技术的最重要的要素,即在高效率现代个人计算机的基础上建立的全套自动计算机设备。使用这套设备能使地球物理研究的全过程完全自动化,完成多参数航测数据的加工处理和解释。采用这种新技术能使应用过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象是表示二维区域物化探成果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东江成矿带南段航空放射性测量资料第二次开发中,用数字图象表示放射性测量成果,获得比等值图要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数字图象相对等值图有如下优点:强度表示精度和测点位置表示精度高;此外,处理快、成果直观,还能用功能强大的图象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提高显示效果和为实现用户的某些专门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郭劲松 《中国煤田地质》1990,2(1):19-24,T001
在大比例尺航空照片上进行1:5000目视地质解译时,认识和掌握各种地貌形态与岩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其成层结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文、图、照片相结合的形式,对川东、川南地区自志留系至侏罗系各填图单位的地貌组合、分界线上下的微地貌特征及其在目视地质解译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转换及绘图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转换和绘图的方法,针对轴向系统磁力仪,推导了斜井的三分量磁测原始数据转换公式;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采用VB 2005开发了一套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转换及绘图软件;利用实际资料对软件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转换,并根据解释上的需要精确地绘制ΔZ曲线图、ΔH矢量图等磁异常图,完成了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转换及绘图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文有  谢琼 《地球科学》2002,27(3):319-322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特别是GIS应用的发展,对大比例尺数字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的测图软件往往着重于制图的需要,很少考虑GIS应用的需求。在MAPGIS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开发性等原则,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测图系统。该系统具有野外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联接成图、编辑与修改及绘图等淡啤酒,在输入地物图形的同时,可以输入图形属性信息,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图形,并自动生成和维护拓扑关系。输出成果数据可以直接进入GIS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58年美国首先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绘图机后,用计算机自动制图的工作就蓬勃发展起来。自动制图能加快成图速度,使科技工作者从繁琐的手工制图中解放出来。目前自动绘图机的绘图速度最快可达100米/分,精度最高可达0.01毫米。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给予极大的重视,绘图机的种类有100多种,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制图自动化系统——硬件和软件。制图自动化系统的硬件一般包括有:计算机,图形数字化仪,图形显示器和光笔,自动绘图机等。制图自动化系统的软件一般包括有:绘图机的基本指令系统或语句,绘图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种绘图的应用程序。任何一幅复杂地质图,均可分解为点、线、面的最基本图形。因此,研究和掌握基本绘  相似文献   

19.
摄影地质快速编录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水电工程、地下工程施工地质编录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摄影地质快速编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在数字相机量测化改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近景摄影测量、图像处理和GIS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数字相机的摄影地质编录信息系统。该系统以高边坡、大洞室为对象,具有数字摄影、正射影像制作、图像镶嵌、编录要素提取与产状量测、编录成果CAD制图等功能,实现了数据采集、机助处理与成图的一体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地质编录的工作效率和成图精度,为施工地质编录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航磁测量系统的精度评估是磁测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蒙古某测区开展了飞行实验,获得了航空和地面磁力测量数据,利用插值—迭代法和等效源法,将地面高精度磁力测量数据延拓到空中,通过与航空磁测数据进行比较,完成了航磁测量系统的外符合精度评估。两种延拓方法的精度评估结果均优于5 nT,真实反映了航磁测量系统的实际精度水平。本文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为航磁测量系统的外符合精度评估提供参考,也可以应用于新研航空磁力仪的尺度因子、偏差等参数的在线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