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热交换、地温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秉荣 《青海气象》2005,(3):43-44,56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于土壤热交换的多种计算方法,并对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对早期模式和后期模式作了对比,发现早期模式数学意义清晰,但计算精度有限;后期模式计算烦琐,物理意义清楚,计算较为精确。在台站的应用中可以视具体情况而针对性的选择其中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土壤墒情是反映一地土壤含水量多少的主要指标,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土壤墒情的计算和编报,曲沃县气象站经历了从完全的由人工查算计算编报,到用Basic语言编程计算编报,再到以后的Excel表格计算几个阶段。但这几种方法要么是计算量大,要么是界面不友好不易控制,要么是对操作计算机人员水平要求过高,稍不留心可能造成计算错误等多种不便。应用VFP语言可容易的编出具有Windows风格的程序,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CFD方法在街巷气象场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敬华  戴光丰  袁卓建 《气象》2006,32(11):12-18
为开发建立米级分辨率的城市街巷气象场模拟预测方案,以PHOENICS为例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原理,讨论了该方法应用于街巷气象要素数值计算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FD模型与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嵌套的街渠气象场模拟预测方案,并对边界嵌套问题作了多种敏感性分析,表明嵌套对街渠气象场计算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另外,还讨论了分辨率对计算结果和计算耗时的影响;最后,用实例介绍了本方案的应用,并讨论了本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大气边界层多尺度湍流理论和湍流穿越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边界层感热通量的非局地多尺度湍流计算方法,并选用1998年5~8月份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的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基地昌都站观测资料,分别用感热通量的非局地多尺度湍流计算方法和经典相似理论计算感热通量。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用感热通量的非局地多尺度湍流计算方法能计算出感热通量的逆梯度输送,也能计算出青藏高原近中性层结条件下明显的感热通量。此外,多尺度湍流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提高感热通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陈玉欣  郭锡钦 《气象》1996,22(3):14-16
介绍了一种计算自动气象站动态准确度的新方法,通过对同在杭州的两台自动站和人工站对比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人工站、自动站的各要素的标准差是适用的、客观的。人工站资料的标准差的计算结果和以前的假定值是相近的。自动站的计算结果符合CIMO对自动站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面有效辐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国内外计算地面有效辐射的经验公式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检验了各类经验公式在新疆的计算效果,从中找出了计算新疆地面有效辐射较可靠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7.
廖洞贤  胡铭 《气象学报》1997,55(4):430-439
对温度有关量的垂直离散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垂直离散量的计算应分别情况不同对待,温度垂直廓线较光滑的,可以直接用差分或Tschebyschef多项式等进行计算;温度垂直廓线不太光滑的,须用能近似表示廓线不太光滑部分的基本廓线进行分离,再用差分等计算,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用理想场计算的例子表明:用上述方法计算的结果都比直接用差分等计算的结果好,特别是在计算位势高度和温度垂直平流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利用光度计资料,计算了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并利用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出了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和波长指数α,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兰州冬季气溶胶与历史同期相比,光学厚度较大,浑浊度较高,且多为大粒子。此外,本文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能见度进行了分析、拟合,二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光学厚度与能见度之间近似呈指数递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风能简便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一民  徐继先 《气象科学》1997,17(3):268-273
气象上常用的风能计算方法有用风速的概率密度计算和直接用风速资料。前者需要确定适合于被计算地风速概率分布,后者需要统计气象台站记风速资料,若计算某地年平均风能密度则应对该地十年以上的逐年、月、日、时的自记风资料进行统计、,工作量相当庞大。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风能简便计算方法,其中朱瑞兆等人认为,用代表年来计算风能与其长年平均值十分接近「1」。本文对几各简便方法运用在江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着重研  相似文献   

10.
许建明  王振会 《气象科学》2004,24(3):309-313
本文利用傅立叶相位分析法对示踪云进行频域波谱分析,通过谐波的相位变化计算波速,从而导出云迹风(Cloud Motion Wind—CMW)。本文研究表明,对于给定的导风云图序列,如果示踪云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小于两个像距,适用傅立叶相位分析法计算云迹风;否则,在用傅立叶相位分析法计算波速时由于高次谐波出现相位重叠,从而使计算的波速小于实际风速,此时适用最大相关系数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在异构系统中实现负载平衡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在异构系统实现负载平衡的区域分解算法和实现负载平衡的计算方法,利用它的负反馈性质解决了异构系统处理机计算速度测量误差造成的负载测量不准问题,并对处理机速度变化,速度测量误差、处理机数量、网格点计算量的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强的平衡负载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模式网格点计算量不易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用扩散方程和模拟物理过程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平衡负载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C-C方法的Lyapunov指数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识别混沌是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的基础,克服已有文献用Lyapunov指数识别混沌时计算Lyapunov指数的不足,用C-C方法计算相空间重构的参数,然后利用混沌的遍历性及定义,提出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新方法,典型实例证明新算法的高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土壤热扩散系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而使计算简便,数据量少,但要求地温为单纯的正弦波,计算结果不稳定。数值法和调和分析法需应用隐含方程计算,需要数据量较大,但结果稳定可靠。用四种不同表面土壤热扩散系数模拟土壤的温度梯度,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标准差小于0.043。本文还模拟了四种土壤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刘红年  蒋维楣 《高原气象》1994,13(4):430-440
本文采用二阶矩湍流闭合方案,分别就非静力和准静力两种条件建立PBL数值模糊,并模拟了二维山脊流场的结构,计算二维山体对气流平均场和湍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平均场还是湍流场,采用准静力假设都会造成模拟结果的较大偏差,且对平均场的影响比对湍流场的影响更为显著,两种模式计算结果的差别还随地形坡度和背景风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海-气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时,因气象要素的测量高度不一致而带来的热交换系数cT、蒸发系数cE和摩擦系数 cυ的偏差,给计算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一种高度订正方法,对cT、cE、cυ的值加以订正,从而提高了计算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系数订正后的误差可减小9%—11%。  相似文献   

16.
大气对NOAA通道辐射透过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LOWTRAN7大气辐射计算模式,对NOAA三个通道分别选取不同的模式大气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种模式大气的大气透过率。详细计算了探测路径上卷云、不同气溶胶模式、大气温度、水汽含量变化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MM4中尺度数值模式为基础,在微机上建立了能满足实时业务需要的贵州区域暴雨预报系统。该系统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模式计算,计算结果处理分析,图形显示来获得暴雨预报产品。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的计算及50个个例的分析,表明本系统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对萝北县建筑业所涉及的与气候有关的几人要素值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得出理论计算结果,为建筑部门进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矩法和经验频率法是极值分布计算待定参数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因方法的选取不同,得到的极值分布函数会有所差异。哪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模式与实际拟合得更优,是工程应用中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吐鲁番地区最高气温的极值分布为例,分别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应用并适度检验,结论是在本例中矩法计算极值分布参数要优于经验频率法。  相似文献   

20.
天气图自动分析系统实时地接受来自于欧亚范围内的大量离散点观测资料,将这些不规则分布的离散点资料采用高斯加权函数等方法插值到事先规定好的矩形网格点上,根据网格点资料绘制天气图。但对于高原,海洋等资料稀少的地区,很难得到较合理的网格点资料,因此可以依靠几个海洋观测站或高原观测站所组成的多边形来计算,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实际应用表明,用这种方法对资料稀少地区作插值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