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焦佩金 《气象》1990,16(5):58-61
1990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江南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 天气概况 2月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强度弱。在三次较大范围的冷空气过程中,前两次都是弱冷空气,只有下旬前期的一次过程达到了强冷空气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桂萍  潘汉明 《气象》1981,7(5):45-47
按季节的划分,2月本应为冬季,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但今年2月前期大有早春气息,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显著偏高,南方阴雨相间。后期有一次强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又有寒冬之意。  相似文献   

3.
三水市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20 0 2年 1 2月 7日 ,广东受到一次强冷空气影响 ,这次过程造成三水市 2 4小时内气温急剧下降 ,7日 0 8时三水站气温 2 2 9℃ ,2 0时气温下降到1 6 2度 ,8日 0 8时气温为 1 0 6℃ ,2 4小时降温幅度达 1 2 3℃。以下是这次冷空气过程的特点和环流演变的分析。1 强冷空气过程特点1 1 影响时间长这次冷空气 7日自北向南影响广东全省 ,1 5日气温才明显回升 ,影响时间达 7日 ,过程中后期有冷空气补充 ,7日夜间冷空气影响本站 ,8日气温明显下降 (图 1 ) ,9日达到过程最低气温 8 1℃ ,8日气压急剧上升 (图 2 )本站 2 0时气压 1 0 2 6 9hPa…  相似文献   

4.
鉴于2008/2009年2月云南出现的异常低温冷害/高温干旱的气候事件,用1961—2009年云南2月气温资料进行年代际分析,对2月气温进行异常指数计算,并对影响云南2月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发生此类灾害的成因。结果表明,近50年云南2月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2月平均气温近10年来处在高温背景下,2008年为异常偏低,2009年为异常偏高。2008(2009)年2月云南低(高)温是在太平洋赤道海温偏冷(稍暖)、冬季风偏强(弱)、中高纬经向环流较强(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时,2008年2月对流层低层在蒙古高压前部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向南输送,使得云南东部地区冷空气持续时间长,形成强低温阴雨天气;2009年2月反之,蒙古地区高度场较常年明显偏低,冷空气活动偏弱,使得云南高温干旱突出。  相似文献   

5.
王永祥 《气象》1985,11(5):45-47
本月天气的最显著特点是:上半月冷空气活动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颇像“早春2月”;下半月冷空气活动较强,维持时间也较久,使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明显下降,出现了寒冷天气,颇像“三九寒天”,使本月出现了前暖后冷的反常天气。月内南方降水颇繁,月降水量显著偏多。  相似文献   

6.
李文媛  杜尧东  刘蔚琴  庞古乾 《广东气象》2020,(2):F0002-F0002,F0003
2020年1-2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有2次降水过程、5次冷空气过程,低能见度天气频繁,2月强对流开始出现。冷空气、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运输、民生等造成较大影响,但元旦和春节期间天气较好,带旺了周边旅游。  相似文献   

7.
焦佩金 《气象》1993,19(5):58-61
1993年2月,冷空气活动弱,除云南西部外,全国的气温明显偏高;暖湿气流活跃,除广东沿海和华北的部分地区外,大部地区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8.
赵安  复真 《气象》1979,5(12):28-30
去冬今春我国天气气候变化很大,入冬后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3月上旬,我国大范围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其中2月上旬至3月上旬气温偏高尤为显著。冬季(12—2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季平均气温偏高2℃左右,北方地区偏高2—4℃。为少见的典型暖冬年。入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3月中旬初,受北方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到12℃以下,并出现较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4月份江南气温有所回升,而华北地区自3月中旬以来气温长期明显偏低,为建国以来所少见的“倒春寒”天气。俗称冬春“十年九旱”的华北地区,去冬今春两季雨雪反而很多,春季雨水之多仅次于1964年。本文就去冬今春我国天气特点和环流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饶方成  张柳红  杜尧东  庞古乾 《广东气象》2021,43(2):F0002-F0002,F0003
2021年1—2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有3次降水过程,冷空气和低能见度天气频繁,气象干旱波动发展。1月上旬冷空气过程对农业、民生、交通、电力影响大,但春节期间天气温暖和煦,旅游市场火爆。  相似文献   

10.
孙军 《气象》2000,26(5)
2月份,冷空气活动虽然频繁,但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由于受西南暖湿气流的长时间影响,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1.
气温变化对春播影响很大,作好春播期气温预报有着重要的意义。气温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强冷空气入侵,因此,正确分析冷空气入侵是作好气温预报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及日本、欧洲均逐日发布850hPa温度场预告图,我们可以利用850hPa温度场数值预告图,分析冷空气的活动,并利用850hPa温度变化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对应关系作出地面气温降温预报。本文旨在通过对1995年春播期二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期间  相似文献   

12.
焦佩金 《气象》1992,18(5):58-61
1992年2月,冷空气活动偏弱,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暖湿气流强盛,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华南、西南气温偏低。 概况 2月,北方大部以及江淮、江南大部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东北大部、华北东部、黄淮和江淮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偏高2—3℃,其中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辽  相似文献   

13.
胡春丽  焦敏  李菲  李辑  周晓宇 《气象科学》2023,43(3):420-426
利用1961—2017年东北地区1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最低温度资料,按照《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行业标准,建立东北地区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历史数据集,采用气象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东北冬季气温、中等强度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4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1960s最低,2010s达到最大值;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时间为1981年,突变前气温负距平为主,突变后气温波动变化明显;东北地区冬季冷空气过程以寒潮为主,冷空气出现日数、发生强度以12月最多、最强;冷空气趋势变化不显著,其中1961—1970强度最强,2001—2010年最弱;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突变后冷空气日数减少,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4.
张桂森 《气象》1989,15(5):62-63
2月份,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北部显著偏高,对小麦越冬有利;西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利于冬作物生长;下旬大—暴雪和冷空气活动使湖北和云南两省局部出现较重冻害。 一、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利于小麦越冬和备耕 月内,北方大部地区天气晴暖,气温偏高;南方大部地区上旬气温偏低,中旬以后,江南南部和华南大部由阴转晴,气温很  相似文献   

15.
齐桂英  潘汉明 《气象》1983,9(5):45-47
本月北方少雨雪,大部地区持续干旱;南方雨水偏多,华南阴雨多,气温低,对早稻播种不利;自中旬起,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 天气综述 2月5—11日,15—20日,先后有两次较强冷空气侵入我国,以后一次影响较大,使北方地区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2月20—22日青海省出现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是低槽东移型,500hPa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侵袭青海省,以及地面冷高压的东移南压是此次寒潮爆发的主要原因。前期气温回暖提供了充足的降温空间,强盛的冷平流造成青海北部地区气温骤降。  相似文献   

17.
刘海丽 《浙江气象》2010,31(4):13-16
通过对2010年2月10日发生的一次寒潮过程的天气形势背景、高低空环流演变的诊断分析后发现,北方冷空气从中路入侵影响黄岩区是爆发2月10—12日寒潮天气的重要原因,而日本传真图500 hPa形势场和850 hPa气温的预报,对判断能否产生寒潮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曾侠 《广东气象》2007,29(2):66-66
2007年第1季度广东省各地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大部偏少。全省共13个县(市)季平均气温位列历史前3位。2月气温异常偏高,全省83个县(市)月平均气温位列历史前3位,其中25个县(市)破或平历史同期最高记录。1~2月由于整体上冷空气偏弱,造成广东省灰霾天气较重。3月下旬出现今年首次强对流天气,佛山遭龙卷风袭击。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年12月-2006年2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和山东省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2005年冬季山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今冬前期冷空气势力强,半岛降雪频繁,气温持续偏低;中期气温明显偏高;后期雨雪、大雾天气频繁。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冬季(2006年11月1日~2007年2月28日)吉林省总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降水接近常年。冷空气活动少且强度弱,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时间分布呈前冬(2006年11~12月)少,后冬(2007年1~2月)偏多,空间分布呈东南部山区(吉林、通化、白山)略多,其它市(州)略少的特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冬季的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