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主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分析,境内的主要矿产还具较大的找矿潜力。对湖南的基础性矿产勘查工作的主要矿种、勘查工作思路及勘查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碳酸钙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和方解石等矿种。为摸清广西碳酸钙资源潜力,促进广西碳酸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研究小组结合目前广西碳酸钙资源勘查情况及全区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对广西碳酸钙资源矿产的分布情况、矿质优劣进行分析总结,对勘查利用工作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根据以往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二轮区划等成果与近年来的储量表对比分析,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具有找矿潜力.提出了"十五"期间江苏可重点勘查的矿种与地区布局.建议找矿工作按不同区域、不同成矿条件以及优势资源分布情况,安排九大重点找矿区.对"十五"期间江苏的找矿工作提出了6条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就新机制下整装勘查的内涵,汪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是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以国家紧缺矿种、找矿风险大而又具有找矿突破潜力的矿种为主,以集中成片、集中勘查的方式推进工作,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全面论述河南省金属矿产资源特点,90年代以来金属矿产勘查开发的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以及在主要金属矿产勘查开发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勘查四大战略:即在项目安排上,要以市场对矿产品和矿权地的需求为立项的主要依据;在矿种选择上,要重点勘查金、银,注意找寻铜、铅锌,择优勘查富钼、富铝,有条件地探索富铁、富锰;在勘查选区上,要以老区扩展为主,新区开拓为辅;在技术方法上,要大力研究和应用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力求深部找矿有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伊春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种突出的城市。地质勘查主要矿产预测资源量显示:金160吨、铜50万吨、铅锌80万吨、钼300万吨、铁1亿吨,预计近期经济价值可达1万亿元,中期可达3万亿元。伊春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现已发现的矿产地377处,已发现的矿产有45个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6个矿种,有32种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7个。目前,共有矿山企业116家,  相似文献   

7.
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及铁矿、铝土矿、岩金矿、铜矿、煤矿等常用矿种地质勘查规范进行了研讨,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差错,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供矿产地质勘查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丁全利 《国土资源》2009,(12):44-45
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就该<办法>出台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我国对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作出的新规定等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需国家解决的主要问题 1.关于矿种勘查的排他性问题 自1959至今,大庆油气勘探已经50年,油气勘探开发钻孔已达6万多口。按勘探规范,在油气勘探的同时,应该兼探其它矿产资源,如放射性矿产、地热矿产、  相似文献   

10.
信息在线     
2005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地质工作。会议听取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意见的汇报。会议认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地质工作,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加大地质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指出,当前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突出能源矿产勘查,重点加强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查,加快大型煤炭基地普查,努力增加可采储量;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加快危机矿山、现有油气田和资源枯竭城市接替…  相似文献   

11.
横跨秦祁昆和北特提斯两大成矿域,青海省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过去50多年中,尽管已发现各类资源矿床矿点3120多处,各类矿种132种.占国内已发现矿种的77%,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诸多历史原因,青海地质勘查工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资源家底不清。尽快把地质勘查工作搞上去,把资源家底摸清,成为各界的期盼。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以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重新修订的规范,其中包括《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以下简称《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以下简称《总则》)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等19个矿种(类)的行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些新规范的出台,对推动地质工作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是,由于地质科学是一个探索性很强、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相当紧密的科学,地质条件的千变万化,导致了地质工作的多解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任何地质勘查规范只能是在某一个地质理论发展的阶段内,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对某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也只能是做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切不可犯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全国范围内,对每一种矿种、每一个矿床都无一例外地、百分之百地机械套用。执行新的地质勘查规范,一定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的地质规律、因地制宜地办事。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东北经济区中重要的能源、金属等矿产资源产业基地。工业城市较为密集。金、铜、铅、锌矿是黑龙江省优势矿种,钨、钼是较为主要的矿种。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开展全省范围内金、有色金属典型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研究,可为后续金、有色金属矿产勘查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意义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严重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矿产勘查工作要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一、资源现状 我省针对油页岩矿产的地质调查和勘查程度很低,从我省油页岩地质工作情况看,历史上还没有对全省油页岩特征、分布、成因及资源潜力做过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6.
信息在线     
《国土资源》2006,(3):50-51
我国加强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勘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我国将加强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内成矿条件的分析,经科学论证,国土资源部提出需要突出加强勘童的16个重点矿种、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16个重点金属成矿区带。 16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矿种是: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铀、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其中特别突出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铜、铝7个重点矿种  相似文献   

17.
广西有色国际公司总经理陈华梁认为到境外开展矿产勘查投资和运作存在10大误区. 误区一,对矿产潜力的关注度在整个决策中的权重过大.到境外外去投资矿业,找矿潜力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同时对于勘查开发的条件、项目运作的条件、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环境等等,也应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第6条规定“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这一规定确立了探矿权人的优先权制度。依照这一制度,探矿权人享有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新发现的矿种的探矿权和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经国务院令第152号1994年3月26日发布)。但是由于对探矿权人优先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对“优先取得”较难把握,使得探矿权人优先权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困难。目前在探矿权进入市场条件下,一些投资者错误地认为只要…  相似文献   

19.
矿产地质工作包括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全过程的阶段划分问题,目前各部门不统一,函义不准确,造成实际工作与管理上的困难以致失误。合理的矿产地质工作阶段的划分,必须从研究其历史与现状出发,探讨有关联的问题。阶段划分必须符合矿产地质工作认识与实践的客观规律性,要与建设的程序要求相适应,并将地质技术经济条件正确的统一起来,还要考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划分阶段的原则要科学合理、概念清楚,简单明确、普遍适用。据此,本文将矿产地质工作阶段划分为区域找矿、矿区普查、矿床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工作等四个阶段。以上各阶段的性质、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既有联系又明显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程序,并存在如何接续的问题。本文矿产地质工作划分的四个阶段,对各部门、各矿种都能适应;对改革和发展亦有较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保证矿产勘查系统得以合理运行及勘查工作经济合理性的根本途径,也是不同勘查工作阶段成果的体现.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主要功能进行了简述,从地质、物化探多方面入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通过数据库管理、定量分析、可视化图影、信息的综合利用、图件的输出等方面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对矿产资源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