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CH20041393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Cartographic Tetrahedron:Explanation of Cartography in the Digital Era/高俊(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4,33(1).-6-11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图2参15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10-16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第21届国际地图学大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克研究员荣获“国际地图学协会荣誉奖(ICA荣誉奖)”。国际地图学协会(InternationalCartographicAssoci  相似文献   

3.
该书于2003年3月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印刷1000册)。该书是作者从其从事地图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的38篇论文汇编而成。这不仅是作者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图学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地图学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不断研究探索与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新进展。本书包括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专题地图学、综合制图原理与方法、地图方法与地图应用、计算机制图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地学信息图谱与地球信息科学共六部分。该书定价68元。(本刊讯)廖克研究员的《地图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图》1988,(4)
论述(年·期一页)加强地图制图学与社会科学的横向联系 喻沧88。8一3地图(制图)学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讨论 吴忠性88。8一7对发展我国地图集工作的浅见 陆漱芬88 .8一11我国行政区划变动的现代特征 陈潮88.8一伟比较方法在地图学中的体现、内容与意义 胡毓巨钟业勋88.9一3建国以来我国专题地图学的发展体系 陈里88.9一8地图与现代设计艺术断想 卢惠民88 .9一15球体空间斜墨卡托(S OM)投影介绍 黄国寿88 .9一12地图集编制的现状与改进设想 张龙生88.10一3关于我国地图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晨88.10一了普通“有声地图”的探讨 周志坚88.10一…  相似文献   

5.
王家耀  武芳  闫浩文 《测绘学报》2022,51(6):829-842
当前,地图学同其他科学(如地理学)一样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在地图学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或“观点”,地图学是否被边缘化了?地图学应该向何处去?这是测绘地理信息学界和业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回顾了地图学史上的三次崛起,不忘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回顾地图学的历史是为了让地图学更好地走向未来;其次,从地图学学科体系、地图设计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智能地图制图综合及多尺度级联更新、地图的社会影响力、地图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地图学的发展成就;然后,强调了地图哲学思维对地图学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侧重分析了人工智能推动地图学发展、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及可视化设计的研究重点等;最后,分析认为,地图学必将沿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地图学再度崛起是时代之大势。  相似文献   

6.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高俊 《测绘学报》2004,33(1):6-11
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百科全书和一些专业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对“地图学”这一词汇的释义“地图学”是关于地图制作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而地图是描绘地球表面的作品;“地图学”是大地测量科学的一部分。属于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地理学学科范畴:“地图学”是对地表景观各要素的图形表示,给观图者一个地表的视觉景观……  相似文献   

8.
CH20012162 我国地图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数字中国”战略中的主要作用/王大新(中煤航测遥感局地图制印公司)//西北测绘信息.—2000(4)—3~6 CH20012163 现代地图制图理论与数字地图/闫志刚(中国矿业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上海测绘.—2000(4).—16~20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图学经历了并正在继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应当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推动.从8个方面论述了改变地图学的创新思维,正是这些创新思维使地图学这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今传统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已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CH951039试论地图哲学/丁建伟(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地图/《地图》编辑部.—1994,(2).—6~10 对地图哲学的概念、地图哲学在整个地图学中的地位、地图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地图哲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试图从探讨中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从哲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地图学的分期、地图学的方法论以及地图学争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图3参9 地图制图学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89,(1)
泰勒(Taylor)博士出生于苏格兰,1966年移居加拿大。现为加拿大渥太华卡尔登(Carleton)大学地理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兼研究生院学术副院长。泰勒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并在伦敦大学进行教育学研究生学习。他在地图学方面的研究兴趣为机助地图学的应用与地图学教育。近年的研究集中在应用微机设计与制作地图。他热衷于发展“新地图学”的理论与实践,对第三世界的发展与地图学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也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等的发展使现代地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地图趋向数字虚拟空间方向发展,地图学的研究方法、主题与传统地图学大相径庭,地图虚拟空间的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IT)领域的学科跨界迫使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产品的附属物,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使得地图学亟待完善和更新理论。地图学发展的难题促使学者向其他领域进行探索。计算机游戏通常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数字+文化"的发展将游戏推向高新技术的前列,游戏地图则是现代ICT技术和地图的合体。以游戏地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游戏地图的维度、交互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来探究虚拟空间的特点、本质及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启示,发掘其对地图理论的扩展,从而完善ICT时代地图学的知识和理论,促进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4.
数学在我国地图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1994,(2)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代地图学家裴秀的制图六体已涉及到数学方法,古代计里画方更是数学方法的应用。地图学中最有代表性的科目──地图投影则是应用数学较好的学科。近代利用电子计算机制作地图,以及向地图专家系统发展,更是同数学方法息息相关”。作者认为,地图学中更多地应用数学方法,将促进我国地图学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凌申 《地图》1993,(1):61-63
宋代是我国地图学发展史上的大发展时期。由于发展生产、便利交通、巩固边防等的需要,朝廷对地图的绘制颇为重视。其时绘制的著名地图有“淳化天下图”、“九域图”、“十八路州军图”、“十八路图”、“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天下州县图”及“华夷图”、“禹迹图”、“地理图”等,一般学术著作中多见这些图的介绍。而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因研究资料缺乏,其在地图学等方面的价值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文中略作介绍,祁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林康泰 《地图》2000,(3):45-46
随着计算机应用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地图如何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地图界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想就这方面发表一点见解。一、学科的定义和界限已经模糊  地图学老教科书中的一些地图定义 ,今天显然已经不合适了。地图本身的“界限”早已被冲破 ,如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界限、地图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 ,谁也不会死守“自己的”范围 ,而不与其它学科联系。电子地图的出现 ,在形式和内容上早已飞跃到一个新的层面 ,虽然对老地图人来说 ,带来了迷惑 ,但却使地图开始跳出老框框。它使地图面貌一新而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  相似文献   

17.
丁建伟 《地图》1994,(2):6-10
本文对地图哲学的概念、地图哲学在整个地图学中的地位、地图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地图哲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试图从探讨中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初步讨论了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地图学的分期、地图学的方法论以及地图学争论的哲学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4,(1):63-63
曾获ICA奖的中国地图学家国际制图协会(ICA)设有卡尔·曼诺菲尔金奖和ICA荣誉奖。卡尔·曼诺菲尔金奖是以ICA的创始者卡尔·曼诺菲尔的名字命名的,授予在地图制图领域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地图学家。ICA荣誉奖是授予在地图学领域有突出创新和贡献、同时对国际地图学协会有特殊贡献的国际上有声望的地图学家。2001年,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荣获ICA卡尔·曼诺菲尔金奖;武汉大学胡毓钜教授荣获ICA荣誉奖。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克再获ICA荣誉奖。迄今为止,国际上只有10多个国家30多位地图学家先后荣获ICA荣誉奖,…  相似文献   

19.
《地图》1992,(2)
199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图学专业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50余篇。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地图学理论、生产、应用的发展,会议决定出版《论文选集》,委托《地图》杂志编辑部编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和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4个分会场的负责人以及《地图》杂志编辑部的同  相似文献   

20.
朱炳贵 《地图》2002,(4):24-25
元明时期我国传统地图学发展走向了成熟阶段。陈组绶和他的《皇明职方地图》在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著名地图史学家王庸先生评价说,明代舆图多源于元代朱思本地图,罗洪先之《广舆图》为继往开来之中坚,而陈组绶之《皇明职方地图》可谓“殿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