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務院副總理鄧子恹代表国務院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上,作了「關於根治黄河水害和開發黄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这個報告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大規模地徹底消除黄河災害,利用黄河發展灌溉、發電和航運事業的宏偉計劃。根治黄河水害和开發黄河水利的綜合規劃,包括  相似文献   

2.
前言红色岩层在我国分布至广,治理与开发河流时,常选择红色岩层分布地区筑坝。已经完成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计划在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修建四十六座拦河坝,成为梯级,以根治黄河水害及开发黄河水利,其中部分坝址对象就选择在红色岩层分布地区。长江流域规划要点尚在搜集资料进行编制。宜昌以上干流第一期工程地段的选择对象有宜昌峡、猫儿峡、温塘峡及宜宾等处。宜昌峡选坝地段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页岩及花岗岩。但如选择宜昌峡出口附近为坝址对象,则坝的全部或部分基础须建筑  相似文献   

3.
《水文》1959,(10)
黃河水文工作是探求和研究黃河水(包括与黃河有关的支流)的变化規律,为根治黃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以及为国民經济各方面服务的服务性工作。凡与黃河有关的水利电力工程、城市建設、工厂、矿山、鉄路、航运、漁业、國防建設等等,都无一不应用黄河水  相似文献   

4.
(一) 1.从大些的区域看,三门峡是处于中条山和秦岭间的山间盆地中。在沉积物的性质上看,三门峡地区正好是一个基岩和第四纪沉积物的分界处。由于三门峡以西主要的沉积物是第四纪岩层,三门峡以东则完全是基岩区,所以三门峡以西地区的黄河两岸在地貌上表现出来的持征是由黄土类土形成的级级阶地,河谷较宽,而且有广大的渭河平原,在三门峡以东则大多是高山深溝,河谷狭窄,由黄河所形成的阶地是很少的,因此三门峡被选为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河南段地下调蓄水库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黄河下游影响带指黄河水侧渗影响地下水范围,黄河南岸为12~20km,黄河北岸为13~26km,循环深度小于300m,其中河南段面积约9500km^2。本文对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区评价,规划了13个远景水源地,并提出开发12个地下调蓄水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水调”规划的黄河水量调度方案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数字水调”规划下,将自适应控制思想引入黄河水调方案编制工作中,研究开发了黄河水量调度方案的自适应编制法。该法能够跟踪适时数据,计算分析系统状态,及时调整调度期内水库泄流计划以及用户引水计划,以达到“防凌、防断流、公平分水”的调度目标。运用该法编制了2001至2002调度年的水调方案并与当年实际调度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自适应方案编制法能够快速高效的编制年、月、旬方案,编制的方案完全满足调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河下游山东东平县银山至滨州市段9条实测断面详细的观测试验、系统分析研究,定性得出了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和验证,确定了该段黄河水补给地下水的范围和强度,为沿黄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对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防洪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萍 《水文》1998,(5):62-64
1淮河洪涝灾害频繁的历史原因众所周知,淮河的北邻黄河是一条泥沙含量很高的河流,其河床不断淤高而成悬河,经常决口、泛滥、改道。1194年,黄河在原阳决口,黄河水流分南北两股,其中南股侵入淮河,多年未堵口,任其奔流,水利史上称之为“黄河夺淮”。黄河水流侵...  相似文献   

9.
黄河侧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平  崔玉兰 《水文》2004,24(2):26-30
通过对黄河下游山东东平县银山至滨州市段9条实测断面详细的观测试验、系统分析研究,定性得出了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和验证,确定了该段黄河水补给地下水的范围和强度,为沿黄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对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黄河下游治理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门峡     
……黄河规划委员会在“黄河综合利用技术经济报告”中,提出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的方案:第一,有效地解决黄河下游的防洪问题;第二,合理地解决流域内的土地灌溉问题;第三,解决流域内新建和擬建各工业基地的电力供应问题;第四,大力开发西北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制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第五,发展黄河的航运问题。报告并根据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和可能,提出了第一期工程目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三门峡(河南陕县以东)和刘家峡(甘肃兰州以西)雨大水力枢纽。三门峡水力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关键,水库建成後,就可以基本解决黄河严重的水灾威脅;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廣大農田将得到灌溉;利用水力發電,可使以上三省的工農業生産得到充分的電力供应;下游航運將得到發展。……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黄河下游是我国当前东部重要的经济开发地区。然而在历史上,黄河又是我国一条“忧患”多难的多沙河流。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黄河未曾决溢的情况下,出现下游以年均10厘米的速率不断淤积抬高,以致决溢威胁日趋严重。“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万一出险,将给沿黄地区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根治黄河的紧迫性日益重要,有必要对全流域的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问题,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继完成黄河流域规划之后,我国又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工作,并且即可提出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这是振奋人心的大事。1956年中国水利杂志第五期及第六期连续发表了领导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同志“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的文章,以防洪为首要任务,着重地论证了大三峡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与国民经济上的合理性。1956年水力发电杂志第九期又发表了电力工业部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尽快地摆脫旧社会給广大人民遺留下来的洪水灾害,保証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首先把根治水害、开发水利列为主要建設任务。三門峽工程是我国近年来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成将使黄河下游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8000万  相似文献   

14.
资料     
一、黄河的四十六个梯级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拟定在黄河干流青海贵德至河口全长3750公里建筑四十六座拦河坝,成为梯级。这四十六座梯级的位置是: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黄河水沙近期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支流水文泥沙定位观测资料,综合"水文法"、"水保法"和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对黄河流域1997-2006年水沙变化情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沙变化机制,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与多年平均相比,黄河河源区径流量年均减少43.90亿m3,其中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量占92.26%,人类活动影响量占7.74%;与1970年前相比,黄河实测径流量年均减少112.1亿m3,其中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作用占76.50%,因降雨影响占23.50%;实测输沙量较1970年以前年均减少11.80亿t,其中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的作用为49.75%,降雨的影响为50.25%;人类活动与降雨变化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就黄河中游地区总体而言,人类活动的减水作用远大于降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减沙作用与降雨影响基本相当,不宜笼统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或主要是降雨变化所致; 2050年以前黄河来水来沙量总体呈平偏枯趋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或短时段仍会发生丰水丰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南阳红 《地下水》2008,30(6):59-60
运城市黄河沿岸地下水主要受黄河激发补给,水资源十分丰富,对缓解运城市水资源的紧缺压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黄河沿岸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介绍了各段浅层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同时,对地下水的开采现状及开采潜力也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加强地下水与黄河水的水力联系研究、加强水质监测、建立保护区以及科学规划、优化配制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如何加强黄河入海流路管理及其范围内土地开发,既要符合国家对河口治理的综合规划和土地规划,又能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突出问题。文章对黄河入海河口基本情况及如何管理和对其范围内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开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水文》2005,25(5):39-39
2005年8月27日,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初稿)(以下简称《规划》)咨询会。水利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水利信息中心、长江委总工办、黄委数字办、各流域机构信息中心以及圉电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专家和代表共二三十多人参加厂会议。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写组关于《规划》主要内容的汇报,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邓坚局长(主任)、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蔡阳副局长(副主任)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黄委院)是担负着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重大技术问题研究的国家甲级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建院40多年来,黄委院设计了三盛公、碛口、古贤、西霞院、甘泽坡水利枢纽、天桥、汾河电站,故县、陆浑水库、宝泉抽水蓄能电站等大中型水电工程30多项,进行了黄河小浪底水利  相似文献   

20.
梁海燕 《水文》1999,(5):37-39
当我们迎来新中国50华诞之时,黄河也迎来了人民治黄以来的又一岁安澜。在这份凝重的安澜背后,浸透着黄河水文人50年来林风沐雨的汗水,也铭记着黄河水文战天斗地的不朽功业。1世纪回眸,沧海桑田50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她哺育了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培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也是一条维骛不驯、灾难深重的河流。它在塑造辉煌的同时也酿造了深重的灾难,其水少沙多、善淤善徙的复杂特殊性在世界上任何河流都无以伦比,被称为“心腹之患”……“治水必先悉其水性”,治黄首先要深人认识黄河,黄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