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浙江近海主要汛期,渔场水文特征,与渔况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浙江近海渔场水系配置和温盐分布。是判断渔汛汛期迟早、中心渔场形成和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渔业电子海图数据专用物标及属性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共享海洋地理空间信息,实现渔业信息的标准化,以中国远洋渔业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对海洋渔业专用物标信息的分类及IHO S-57电子海图等国际标准,提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渔业专用扩展物标类目及其属性设计方案。构建了海洋渔业电子海图数据专用物标,分别为海洋经济物种、海况环境、渔船、渔具等4个类目,并对其属性一一进行了扩展。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统一和规范渔业专用信息的存储、管理、表达与应用,推动海洋渔业电子海图产品的标准化,从而为渔业资源、渔场地形、渔场底质、渔场环境、渔情预报等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3.
渔场地貌是分析预报渔情、选择渔业作业方式和选用渔具设备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晕渲制图等技术,应用ESRI Arc GIS软件系统,通过实验方法选定DEM插值算法及阴影光源参数,制作了表现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特征及鱼类生物资源分布状况的渔场地貌图,实现了多源、多维和异构数据的融合。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期望设计成果能够为今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1993年1月起,澳大利亚渔业管理局就开始使用卫星技术对在南东渔场(SEF)的渔船活动进行监控。 SEF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主要渔场,它为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南澳大利亚四州提供很多种类的鱼产品。在渔场出产的大约70种鱼产品中,有16种是受到捕捞定额限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资料进行海岸带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随着高空间分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海岸带环境遥感信息系统以遥感数据应用为核心,根据信息产品生产的业务化需求将遥感数据的获取、预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专题图产品制作的整个过程有机地集成为一体,实现了遥感数据处理、遥感信息提取、专题信息综合、专题产品制作等信息产品的业务化生产。海岸带环境遥感信息系统由硬件集成、软件集成、功能集成、数据集成等4方面内容组成,对系统集成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和探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5年5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86)参作字第112号文件批复和海军司令部(1986)司作字第167号公函批准的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的工作计划,国家海洋局依据批文和1985年海洋渔场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总体方案,为组织1987年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实施飞行,并及时、准确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的渔场环境测温数据和温度速报,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天津召开了飞行协调  相似文献   

7.
徐立 《海洋科学》1992,16(3):66-66
由洪华生等著的文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集反映了1987~1989年厦门大学海洋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福建海洋研究所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联合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进行调查的研究成果。录用77篇论文,计103万字,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遥感技术研究室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76—04—01专题中的“东海、黄海海况速报及中心渔场测报”试播工作在宁波、舟山等海洋渔业公司的协助下,于1987年11月6日至12月25日进行,并于1988年3月18日通过国家海洋局局级鉴定,受到了与会专家、代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东海北部鲐鲹鱼渔场水文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鱼渔场资料 ,在GIS平台上 ,用最优隶属模型划分水团 ,并研究渔场的水团和温、盐跃层特性及其月、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用于渔情预报。研究表明 ,用最优隶属模糊聚类方法划分该海域水团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鲐鱼渔情与该区域水团第一强度、第二强度之间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用稳健统计学方法 ,可确定中心渔场的底层、鱼类栖息水层的温盐范围及其聚类中心值 ;鲐鱼渔情、渔场与水文跃层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海洋渔业空间分布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海洋渔业多年来生产实践所表明的海洋渔场与海洋水文要素密切相关性,将研究区的遥感融合信息与生产数据进行GIS空间配准,同时建立了诸多要素数据的空间聚类模式,利用该模式提取了水文信息和中心渔场信息相关联的空间分布规律的隐伏信息,由此阐述了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应用空间遥感融合信息和GIS支持下指导海洋渔业生产的渔情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遥感(O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等高新技术的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监管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远程自动对海洋渔业区域的水质多参数信息和养殖环境视频信息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及监控,也可以自动采集传输渔船RFID身份识别信息、渔船AIS自动识别信息、渔船GPS定位信息和捕捞生产视频信息等,并通过海洋精细渔业专家系统ES进行渔业养殖监控、渔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渔船船数和功率数控制和海洋捕捞生产渔情监测等。该系统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精细化捕捞和海洋渔业精细化养殖,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e ocean fishery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 are highly interrelated according tothe production experiences of ocean fishing population. The spatial cluster patterns a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remote sensed data and long-time series fishery production data under the uniform coordinate based on GIS techniques. Thus, the hidden information of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between ocean-hydrologic factors and central fishing ground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se patterns. It is important to forecast the ocean fishery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海洋作业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项日中的业务软件部分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根据我国渔洋作业渔船的实际管理模式,提出了渔船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通过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规范渔船建造、审批、登记以及捕捞许可证发放等管理业务,实现渔船控制指标的统一分配,以控制捕捞业发展规模和保护我国的渔业资源。系统以Microsoft VB6.0,Delphi6.0开发,在Window98/2000/XP环境下运行。通过运行试验,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评估,为渔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系统升级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史磊  秦宏  刘龙腾 《海洋科学》2018,42(11):126-134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目前世界海洋捕捞业进入"零增长"的徘徊期。当前世界海洋捕捞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洋渔业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洋捕捞业管理制度日益严格,世界海洋捕捞业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海洋捕捞业技术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面对世界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继续发展资源养护型海洋渔业,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海洋捕捞业管理措施,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的开发,重视海洋捕捞业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An operationa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ystem for ocean fish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ce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supporting the fishermen in fishing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it in large scale and in near real-time. Ocean fishery locations are always far away beyond the coverage of the satellite data received by a land-based satellite receiving station. A nice idea is to install the satellite ground station on a fishing boat. When the boat moves to a fishery location, the station can receive the satellite data to cover the fishery areas. On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ystem was once installed in a fishing boat and served fishing in the North Pacific fishery areas when the boat stayed there. The system can provide some oceanic environmental charts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relevant derived products which are in most popular use in fishery industry. The accuracy of S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tional system, which is found to be dissatisfactory. Many factors affect the accuracy of SST and it is difficult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by SST retrieval algorithms and clouds detection technology. A new technology of temperature error control is developed to detect the abnormity of satellite-measured S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ology is evaluated to change the temperature bias from-3.04 to 0.05 ℃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from 5.71 to 1.75 ℃. It is suitable for employing in an operational satellite-measured SST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fishery applications. The system has been running for 3 a and proved to be very useful in fishing. It can help to locate the candidates of the fishery areas and monitor the typhoon which is very dangerous to the safety of fishing boats.  相似文献   

1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为渔业资源和渔船捕捞活动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明确船舶作业类型是开展AIS信息渔业研究应用前提,为渔业研究和管理提供渔船捕捞类型基础数据支撑,保障渔船作业安全和监督非法捕捞渔业活动,作者通过搜集整理3000多艘已知类型船舶信息,从...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概念首次提出以来,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 of fisheries landings,MTL)广泛用于评估捕捞活动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并指导管理机构的政策制定。近年来研究表明,掌握MTL的潜在变化机制对于以MTL作为渔业可持续性指标至关重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渔获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本文探讨了全球三大洋14个FAO渔区MTL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不同MTL变化趋势下高营养级鱼种和低营养级鱼种渔获量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 MTL呈上升和回升状态均可能伴随着低营养级鱼种渔获量的下降。此外,通过观察营养级高于3.25鱼种的MTL以区分“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和“捕捞沿着海洋食物网”现象需考虑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开发历程。利用渔获物平均营养级评价渔业可持续性必须综合考虑高营养级和低营养级鱼种,以及群落结构和开发历程的掩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 of fishery landings,MTL)是目前评估人类捕捞活动影响的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数据,本文评估了1950-2010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各沿海国海洋渔业开发状态。研究发现,在全球三大洋75个主要捕捞国中,43个国家MTL呈显著下降趋势,发生了Pauly于1998年提出的“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现象;但是,仅16个国家MTL的下降是由于高营养级种类的衰退,而27个国家属于“捕捞沿着海洋食物网”的下降机制。此外,20个国家MTL呈恢复上升趋势,但是,该恢复上升趋势通常伴随着传统低营养级种类产量的大幅下降;在上述20个国家中,11个国家的低营养级鱼类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需谨慎分析“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现象,掌握MTL的潜在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总结了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远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金枪鱼、鱿钓业和秋刀鱼的资源分布、渔获量与渔场环境关系、渔情预报、渔场图绘制等方面,近海主要用于分析东海渔业资源分布和漂移特征、渔场环境分布、部分种类渔获量分布与环境关系及渔情预报等方面。除渔业资源与渔场领域外,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还被应用到渔船跟踪、捕捞违法行为判别、渔业信息发布和水产品查询,以及渔港建设等领域,国内学者在进行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同时,还注重了其技术的研究及改进。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为远洋渔业大省,但远洋渔业产业结构不均衡,过洋渔业有进一步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浙江省过洋渔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浙江省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入渔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从面临的挑战和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分析浙江省过洋渔业的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远洋渔业政策,提出浙江省过洋渔业的发展建议,包括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方式;强化政策支持,解决发展短板;调整捕捞作业结构,促进平衡发展;鼓励兼并重组,培育现代规模企业;加快渔船建造和改造,提升渔船现代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健康发展;明确安全职责,促进合法合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支撑;从严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