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地利用数据存在复杂的空间关系、语义关系,其综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栅格数据结构明确、邻域探测简单、数学建模方便,因此利用结构化的栅格数据来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更具易行性。本文以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为研究对象并考虑数据自身的特点,在数学形态学与元胞自动机等栅格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语义因素来实现像元转换规则,最终实现土地利用栅格数据综合。论文详细讨论了该算法的过程并以旅顺口区北海街道二调数据为例来分析上述方法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现栅格图形和图像数据矢量化提取的游程轮廓追踪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一种直接利用栅格图形游程编码进行图斑边界多边形矢量化提取的有效方法。对遥感图像专题信息和栅格型地理空间分析结果的矢量化提取是GIS的重要手段 ,栅格数据结构可简化解决叠置分析等一类空间分析问题 ,其中需要高效矢量化技术的支撑。本方法充分利用栅格游程编码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强、检索和转换便捷、隐含横向差异信息、可处理高精度和大规格图形和图像等特征 ,定义了“上邻游程”和“下邻游程” ,并采用相应有效查找算法和基于游程轮廓追踪的矢量化技术 ,使得计算机处理栅格数据矢量化的规模、精度和效率明显提高 ,可广泛应用于栅格型地理空间分析和遥感图像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IMAG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MAGIS是一套先进、完整的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它分为两大部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平面图形编辑系统。由于信息来源多种多样、数据类型丰富、信息量大,该系统在数据的管理上采用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管理的数据结构,二者可以相互独立存在,同时,栅格数据也可以做为矢量数据的属性,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圣武  张卷美  王新洲  王宏涛 《测绘科学》2007,32(3):175-177,22
本文就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理论和问题进行了阐述。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由于矢量数据的融合比较简单,本文就矢量数据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加以简单论述;主要研究了栅格数据,目前对于栅格空间数据而言主要是影像数据,本文对影像数据的融合的层次,步骤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而且对空间数据融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具有机动能力强,飞行速度快、能超越障碍物迅速抵达目的地等特点,因而其用途广泛。本文通过分析直升机机降地域选取过程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数据提取平坦地域的算法;利用栅格叠置分析得出直升机机降地域;并利用DEM数据、DSM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实验,给出了直升机机降地域辅助选择算法的具体流程以及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海量栅格数据空间索引与存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Oraele Spatial为工具,研究基于Oracle GeoRaster对象的四叉树索引和R树索引机制,以此建立海量栅格数据的空间索引;研究GeoRaster的无缝影像层存储模式和分幅影像层模式,并给出影像存储的实现方法.利用Oracle Spatial对象可以有效解决海量栅格数据空间索引的建立及实现栅格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内江市东兴区双桥乡为研究区,建立该区土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生成了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图,将内江市东兴区土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质量为优和良好的土地面积总计699.45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2.87%;质量中等的土地面积为184.43 km2,约占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8.
简要讨论了MapGIS的主要功能,阐述了利用MapGIS软件制作地质图设计与制作成图的过程,以及不同专题图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MapGIS制图技术简化了纷繁复杂的传统地质制图过程,而且美观精确;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综合制作出各种图形和图像文件,方便分析。介绍了地质图制作的工作流程、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生成之后地质图的校正美化。  相似文献   

9.
秦志伟 《东北测绘》2014,(4):104-106
简要讨论了MapGIS的主要功能,阐述了利用MapGIS软件制作地质图设计与制作成图的过程,以及不同专题图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 MapGIS制图技术简化了纷繁复杂的传统地质制图过程,而且美观精确;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综合制作出各种图形和图像文件,方便分析。介绍了地质图制作的工作流程、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图像生成之后地质图的校正美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机的数字修测系统。利用现势性较好的像片和已有的地图,通过扫描仪扫描后,借助计算机实现矢量、栅格数据的叠置,进行地图的修测或地图数据库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多重多边形叠置栅格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传统的矢量叠置分析在初始化、数据冗余、误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基于栅格模式的叠置分析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重多边形叠置栅格算法,运用此算法进行了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学栅格格网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卷乐  陈沈斌 《测绘科学》2006,31(5):83-85,82
栅格格网数据在GIS空间分析中具有巨大优势,但是其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基础数据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中栅格格网数据现状,提出该数据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具体指标包括图形、属性、时间和元数据四个大的要素集,通过与精度、逻辑一致性与完整性的匹配,组成一个的评价指标矩阵。基于缺陷扣分法和加权平均法设计了数据质量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中的栅格格网数据为实例,验证了本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球面空间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Snyder等积投影在二十面体上建立球面空间基础剖分方式的思路,然后在初始投影面上采用六边形格网进行层次细分,获得多分辨率的全球铺盖。提出了基于六边形格网的三叶节点管理与瓦片编码的基本思路,确立了球面不同实体的六边形格网表达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球面六边形铺盖的Voronoi图生成算法,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博士论文在前人构建的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和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耦合模式的框架基础上,针对耦合模式中RIEMS对降水和蒸散发的模拟精度较低,RIEMS和TOPX模式之间尺度不匹配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天气雷达资料的定量估测降水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对沂沭河流域最佳的Z-R关系,并通过雷达雨量计联合校正法得到较高精度的面降雨量;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对雷达反演的面雨量及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降水输出进行了数据同化方案研究,获得了更好的降水模拟效果;在RIEMS和水文模型TOPX构成的耦合模型中加入同化方案,实现了流域降水的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同化方案明显改善了水文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首先对当前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进行了评述,指出空间数据的存储方式与空间叠加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密切相关,然后基于当前流行的对象关系数据模型,提出了将拓扑复合数据结构引入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空间叠加设计思想,并结合矢量数据空间叠加的流程和对象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分析了实现该技术思想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以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设计了可行的矢量数据集空间叠加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周访滨  邹联华  张晓炯  孟凡一 《测绘通报》2019,(10):101-104,132
栅格DEM微地形分类是数字地形精细化应用的基础,基于规则化知识的栅格DEM微地形分类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分类残缺等问题。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的优势构建了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人工智能方法与实现途径。以山体部位分类为微地形分类典型样例进行试验验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栅格DEM微地形分类的BP神经网络法较已有的地形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存在明显优势,不仅在流程上可避免烦琐的数据叠加分析过程,而且分类结果的完整性和错分率都得到有效改善;在山体部位分出的6种微地形中,冲积地对该方法适应性最强,准确率为100%,背坡的适应性最弱准确率为89.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