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频激电法在豫西南某金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南某金铜矿区采用双频激电法进行勘探,应用大比例尺中梯扫面快速圈定异常分布特征,采用激电测深装置了解极化体空间赋存状态,利用激电场频谱特征区分含石墨大理岩及金属硫化物等,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洋洋  刘峰  石林 《江苏地质》2021,45(1):64-68
为了在苏北地区取得石墨矿找矿新突破,在双湖地区开展了激电找矿工作及方法有效性探讨。双湖石墨矿化体赋存于东海岩群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内,区内含石墨岩石相对于围岩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具备开展激电测量的物性前提。通过对该石墨矿区进行激电测量工作,获取了石墨矿石的电性参数,圈定了4处激电异常。对重点异常进行激电测深评价、槽探及钻探验证,石墨矿化体与激电异常吻合度高,见矿情况良好,表明激电方法在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寻找石墨矿较为有效,苏北地区尚有10余处石墨矿(化)点,成矿前景不明,应用该方法可初步了解苏北地区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4.
由于石墨矿具有低电阻高极化的特性,利用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口口尔图石墨矿区找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矿区具有自然电位负异常强度较高(Z1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515.4mv,Z2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207mv),视电阻率低的异常特征,自电异常与激电异常(J1~J2)重现性较好,"自电负异常、低阻高极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经探矿工程验证,在异常区内发现了3条石墨矿化带(Ⅰ~Ⅲ)、1条晶质石墨工业矿体(M3)、13条晶质石墨低品位矿体(M1~M2,M4~M14),含矿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其次为大理岩,圈定的两类异常与矿体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对寻找石墨矿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同时,Ⅱ号石墨矿化带为区内成矿条件最好且规模最大,通过系统的工程控制,有望扩大现有矿体规模,提高矿石资源量级别,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会宁县罐子峡M勘查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较好的石墨矿勘查前景。对勘查区内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选择石墨矿化有利地段开展物探工作。采取双频激电中梯剖面测量视幅频率、视电阻率及自然电场电位法测量自然电位这两种方法圈定石墨矿化异常,矿化异常表现为视幅频率高、视电阻率低和自然电位负异常较高的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激电测深方法查明矿化异常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多种方法相互佐证为钻探提供依据。经钻探验证,钻遇石墨矿2层,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6.
偏置频谱激电法(BSIP)是基于矿物阴、阳极极化差异,并结合频谱激电法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可用于区分激电异常源矿物的性质.实验结果发现,金属与石墨的正、负偏置频谱参数,不仅有明显的差别,而且具有相反的特性.这样,BSIP法就有可能区分金属硫化矿与石墨、碳质异常.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东昆仑开木棋—红水河地区发现的4处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进行论述,总结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方向进行探索。认为:(1)区内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构造一方面起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为岩浆和热液的通道,对石墨矿起加大和富集作用。(2)区内石墨矿赋矿地层岩性一致,矿床规模为中到小型,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较小,品位较低,矿石质量一般。(3)石墨成矿物质在富硅铝质和碳酸盐的陆缘碎屑沉积岩原始预富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岩中的有机碳重新结晶形成石墨及其含矿岩系,而后又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改造,使含矿岩系中的石墨鳞片增大、富化。(4)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5)石墨矿的找矿标志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激电异常、自电异常和石墨矿化。(6)找矿方向主要有:就矿找矿、矿区外围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和区域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石墨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其找矿标志较为明显.通过开展自然电场法、激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电法相配合的找矿方法,在四川庙坪石墨矿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通过自然电场法测量在研究区发现自然电位异常场的电位负异常带3处,且异常带形态、规模与石墨矿及其矿化带吻合较好.激电测深测量控制了 Ⅱ号异常体...  相似文献   

9.
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双频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某矿区大面积快速普查找矿中的应用模式。根据双频激电法幅频率(FS)参数对含矿(矿化)地质体呈高幅值异常特征,电阻率法视电阻率参数(ρS)对含矿(或矿化)地质体呈低阻异常的物性条件,多方法、多参数资料的对比解释,凸现综合物探方法找矿的地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曾试图利用在一维标本上获得的激电谱特征(如时间域二次场衰减曲线斜率)来评价野外激电异常,但在实际找矿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岩(矿)石激电特性与三维条件下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认识不足.我们在文献中曾定性地指出,当极化体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和供电比较困难等因素,采用双频激电中梯装置方法工作。根据圈定的激电异常组合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解释推断,区分出矿(化)体和含炭质地层干扰异常,以此确定地表工程揭露位置。工程揭露结果与激电异常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激电异常的展布及组合特征区分矿与非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哈密天湖铁矿是新疆东天山地区的一个大型铁矿床。天湖铁矿床产出在新元古界天湖群第三组变质岩系中,铁矿体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内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碳酸盐岩蚀变部位的部分铁矿石变富,且有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生成。矿石组构方面,具有细-中细粒状结构、网格状结构、残余结构,层状、条带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变质-区域混合岩化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3.
全方位激电测井是勘查深部硫化物型金属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了解物性参数的前提下,利用其距异常源近、干扰小等优势,能有效的发现钻孔旁侧及井底隐伏的盲矿体。老挝华潘省铜铁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实例表明全方位激电测井在黄铁矿、黄铜矿化富集的岩段均对应出现高极化异常,并能对其空间赋存状态做出判断,与钻孔编录结果吻合较好;利用井底方位曲线的"正张开"特性指导钻孔工程,发现了井底盲矿体,避免漏矿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老挝中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法和激电中梯法测量。根据该区的地质特征,分析得出磁、电异常区走向总体呈NWW向分布,其分布范围基本与接触带矽卡岩矿化体的分布范围相一致。通过对比高精度磁法和激电中梯法的找矿效果,发现在热带雨林地区运用高精度磁法测量要明显好于激电中梯测量,同时高精度磁法测量还具有成本低、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物探方法在青海都兰地区督冷沟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证督冷沟水系沉积物异常效果不理想, 在分析水系沉积物异常产出地质背景、综合异常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督冷沟铜钴矿含矿岩石与围岩幅频率差异较大,利用物探激电测量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检查、异常定性,并对物探异常利用工程揭露,发现了多条矿体;同时,利用瞬变电磁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异常响应强的特点,对矿体的延深进行推测,钻探验证了其推测.从而阐述物探方法在青海东昆仑都兰地区异常查证及矿体延深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EPMA)分析对具有矿化分带的韩国春川软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川软玉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其次有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等。矿化分带分为大理岩带、蚀变带、软玉+蚀变带、软玉带,是白云质大理岩经过多次交代与变质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吴虹 《化工矿产地质》2005,27(4):206-210
砖庙矿区硼矿石及含硼大理岩以富镁为特征,B的富集与Mg的富集关系密切。岩(矿) 石在蚀变(或成矿)过程中伴随着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岩(矿石)的REE丰度变化范围较大。 通过对含硼白云质大理岩C、O同位素及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分析显示了该矿床海相沉积碳酸盐 岩的特点,地层及矿体中的硼质同来源于深部。  相似文献   

18.
东平金矿位于辽西凌源-阜新金成矿带上,金矿(化)体主要赋存在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流纹岩和硅化流纹质角砾熔岩中.矿石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其中自然金约占80%,银金矿约占20%.激电中梯及钻探结果显示矿体主要受北北西向构造控制,金矿(化)体主要位于高阻低极化率的F2构造蚀变带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综合异常22处,Ⅰ-4异常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多个隐伏金矿(化)体.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邻区赵家沟金矿,初步推断其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认为区内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内具有的黄铁矿化、强硅化和碳酸盐化是主要的矿化蚀变信息,高阻低极化率及Au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带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China Geology》2019,2(4):407-421
The Nyasirori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middle-western end of the Musoma-Mara Archean greenstone belt in Tanzania, is a tectonic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controlled by shear tectonic zone. This work conducted high-precision ground magnetic measurements to delineate fault structures and favorable prospecting targets, utilized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 to roughly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tectonic altered zone and gold ore (mineralized) bodies, and further carried out IP sounding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to locate the tectonic altered zone and gold ore (mineralized) bodies. The anomalous gradient be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micromagnetic measurements reflects the detail of shallow surface tectonic alteration zone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body. Micromagnetic profile anomalies indicate the spatial location and occurrence of concealed tectonic alteration zone and gold (mineralized) ore bodies. Soil geochemical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element Au correlates well with As and Sb, and As and Sb anomalies have a good indication to gold orebodies. Based on the multi-source geological-geophysical-geochemical information of the Nyasirori gold deposit, this work established an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and proposed a set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methods for optimizing prospecting targets.  相似文献   

20.
激发极化法在冀北某铜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结合激发极化法在冀北某铜钼矿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说明在硫化物矿床的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扫面可以快速地发现并圈定激电异常,利用激电测深可以了解极化体的埋藏深度及空间赋存状态,进而为指导工程验证提供较为充足的依据。上述方法组合在河北蔡家营、北岔沟门等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发现中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