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非稳定流理论出发,将稳定流抽水试验概化为包含零流量抽水时段的阶梯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分析出井损仅存在于非零流量抽水的时段,据此确定了求参计算拟合的主要目标和井损的计算方法,进而编制了适合于直线边界,边界性质为定水头、隔水、边界不存在或边界无影响三种常见情况的计算程序。并结合实例,反演了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水文地质参数、井损及井损与抽水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观测时间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无界承压含水层中完整井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将Theis公式描述的水位降深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作为观测井外水位变化的理论真值,考虑观测井内外达到水力平衡所引起的滞后时间因素,推导了观测井内水位变化的理论测量值,分析了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以及测量值接近真值所需要的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3.
潜水含水层井损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潜水含水层稳定流多落程抽水试验所取得的△hw2~f(Q)关系曲线,推导出了潜水含水层中井损计算公式或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潜水含水层中稳定流抽水试验井损的计算方法;对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准确求解水文地质参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无界承压含水层中完整井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将Theis公式描述的水位降深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作为观测井外水位变化的理论真值,考虑观测井内外达到水力平衡所引起的滞后时间因素,推导了观测井内水位变化的理论测量值,分析了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以及测量值接近真值所需要的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5.
竺新强  马强 《江苏地质》2019,43(2):315-321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大基坑施工影响极大。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漫滩,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7.5 m。为满足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要求,勘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了3组抽水试验井,对潜水含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井类型和边界条件,选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等多种地下水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并综合分析,为设计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并实地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施工了一个主抽水井和两个观测井,采用了潜水含水层稳定流完整井多孔、单孔抽水试验的公式法、非稳定流的完整井的半对数直线图解法和基于抽水试验资料处理软件的纽曼模型求参法三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各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能够相互验证。最后,选取半对数直线图解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计算结果。该研究对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单位涌水量与渗透系数关系的探讨试验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钻井生产实践中,对取水井和降水井如何正确设计,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计算方法,都无法给予很满意的解决.通过对单位涌水量与渗透系数之间关系的探讨试验初步发现:井抽水单位涌水量除以所利用含水层厚度等于含水层渗透系数.这一结果用于生产实践,可以通过科学计算解决对取水井和降水井的正确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群井抽水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重要的的方式之一。因此,研究大面积群井抽水的计算方法对农业的灌溉和排水具有现实的意义。一、大面积群井抽水的计算方法大面积群井抽水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非稳定流单井迭加计算法,但是,被认为当井数过多时,计算过于繁琐而难以采用。这才进一步研究并导出概括为园形开采区水井均布情况下的非稳定流计算法及概括为长方形开采区水井均布情况下的非稳  相似文献   

9.
张熟  田文法 《地下水》1994,16(4):148-150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潜水完整井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及水位变动带的给水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比,认为消除水跃值后单孔稳定流计算结果,与利用非稳定流方法和用带观测孔的稳定流方法计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长江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增加,高水头承压水深基坑问题亟待解决。在勘察过程中,一般采取大口径多井、群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获取承压含水层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以防止基坑突涌、管涌等事故的发生,这对基坑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阴—靖江过江通道北岸盾构井工程抽水试验为例,开展多井(一抽多观)与群井(多抽多观)承压水稳定流抽水试验,对基坑底部Ⅱ层承压含水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曹振东  谭廷静 《地下水》2012,34(6):46-47,84
贵州岩溶区地下水勘查中,勘探开采井往往采用抽水试验中抽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工作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勘探开采井水资源量可以用稳定流经验公式,但是含水层必须各向同性、均质、产状水平。在贵州岩溶区属于非均质含水层,产状一般不水平,因此利用稳定流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资源量,会产生相应的误差。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13口井的抽水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对岩溶区水资源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滕凯  刘敬莲 《地下水》1994,16(2):47-50,54
本文针对目前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试算法进行逼近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所存在的问题,以泰斯非稳定流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对井函数的优化拟合,提出了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计算法,与其它求解方法比较,具有计算简捷,不依赖图表,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抽水试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尤为重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按稳定流和非稳定流阐述抽水试验过程中抽水孔与观测孔的布置、水位降深、水位观测、抽水稳定延续时间等问题进行讨论,力求达到节约时间,节约费用,提高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1,28(2):118-121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抽水井口径对抽水试验成果存在较大影响、传统的裘布依井流公式对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本文以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含水层中井抽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井径与井涌水量以及含水层水文参数计算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裘布依井流计算公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裘布依稳定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中常用的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实践,介绍利用Excel办公软件的单变量求解和次坐标轴图表功能,从而简单、高效、精确地解决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中数据处理、图表绘制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万金 《地下水》1991,13(3):158-160
自法国水力学家达西在实验室中通过渗流试验提出直线渗透定律,至30年代美国水文地质学家泰斯根据抽水试验提出非稳定流计算理论以来,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应用。1954年布尔顿提出考虑垂直流速的理论,此后又在一维径向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深孔小直径井抽水问题,我队探矿技术科设计制造了110型拉杆泵,实现了抽水和测水同步进行。该泵泵量可调,零件少,加工简单,利用现有钻机配备的设备和器材就可以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费用低,且资料准确可靠,该泵已顺利地进行了152.35—163.85m之间的两个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泰斯非稳定流计算公式中井函数的优化拟合,建立了一个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求解回归方程中的待定常数反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其它计算方法比较,本文方法具有计算简捷,不依赖图表,求解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执行多年,至今仍为水文地质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地下水的疏排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单一的稳定流试验已表现出较多的不适应性。随着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的完善和推广,显示了一些稳定流抽水所不具备的优点。笔者认为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进一步应用好非稳流抽水试验方法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根据山东一些煤田搞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体会,作一些讨论,希望能有益于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抽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应变──地裂缝活动新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Darcy -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 ,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提出了抽水诱发地裂缝活动的含水层水平应变新机理 ,其主要观点为 :受井栅的约束阻挡作用 ,抽水活动将在含水层内部形成近井径向挤压区和远井径向拉张区两个应变区域 ,随着抽水时间的增长 ,近井径向挤压区将逐渐向外扩展 ;当地裂缝及其下伏断层或裂隙位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拉张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将出现加速活动 ;反之 ,当地裂缝处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挤压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活动反而受到抑制。上述地裂缝活动机理通过大同机车工厂现场抽水实验得到了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