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关于矿田构造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裕生 《地质论评》1984,30(1):19-25
矿田构造系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研究矿田构造有助于深入认识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因而在矿床勘查、评价和采矿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实用意义。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隐伏矿床的找寻已提高到重要地位,矿田构造研究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整个地质科技工作的进步,典型矿田和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以及一些新技术方法的引进,都推动了矿田构造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新的成果。现就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矿田构造的研究简史和现状以及矿田构造的研究趋势等三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顶铅锌矿矿床控矿作用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超大型的铅锌矿床,了解该矿床的控矿作用,分析矿化富集规律,建立起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对今后在该地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该矿床的控矿作用与兰坪盆地的演化、线性构造、屏蔽作用以及岩相、穹窿等构造控矿因素是分不开的,矿床的矿化富集与上述控矿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火山岩容矿型(如日本黑矿)和沉积岩容矿型(如加拿大苏利文矿床)。近年来,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区发现了一条长250km,宽25~70km的黄铁矿带,其中产有若干世界级的超大型锡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根据对这些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环境和成矿模式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明显不同于火山岩深矿型沉积岩容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而一种新  相似文献   

4.
锗是一种重要的稀散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器件和其他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中国锗矿的资源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建立了成矿谱系。研究认为,中国主要的锗矿床和富锗矿床可被划分为煤层型锗矿、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岩浆热液型富锗矿床、火山岩型富锗矿床和沉积型矿产中的潜在锗资源5种类型,较为重要的类型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锗成矿作用时间跨度较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矿床形成,但相对集中于中生代。空间上,不同类型锗矿的分布各具特点,煤层型锗矿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西南三江地区;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主要分布于川滇黔地区;岩浆热液型富锗矿床、火山岩型富锗矿床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岭地区。根据锗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文章共划分出15个锗成矿带,建立了21个与锗成矿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5.
特提斯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阿普塞尼(Apuseni)-巴纳特(Banat)-蒂莫克(Timok)-斯雷德诺戈里斯基(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ABTS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带西缘,由阿普塞尼–巴纳特铁铜铅锌矿集区、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和斯雷德诺戈里斯基铜金矿集区组成,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塞尔维亚蒂莫克铜金矿集区作为ABTS多金属成矿带经济意义巨大的矿集区之一,总结该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与动力学背景。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形成时代集中在88~78 Ma之间,成矿作用历时10 Ma左右,矿集区内成矿作用时代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趋势。矿集区中典型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如马伊丹佩克矿床、克里韦利矿床和瓦利亚斯特尔茨矿床)和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如博尔矿床和丘卡卢佩吉矿床),这些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矿床类型、矿化特征及矿体埋深存在的差异可能与区域上新生代右旋构造在矿集区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及成矿后不均匀剥蚀有关。根据矿集区典型矿床的矿化类...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狮子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铜金多金属矿田。本文选择狮子山矿田中的几个典型矿床进行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系统阐述了矿床的控矿构造和赋矿岩石、矿体和矿石、蚀变和矿化等地质特征,确定了矿床成因类型;深入研究了侵入体与矿床矿体的时空关系以及主要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氢-氧、碳-氧、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成矿金属元素(铅)及其化合元素(碳和硫)的来源;结合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确定了不同矿床类型间的成因联系,建立了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为狮子山矿田边部和深部及铜陵矿集区及其邻区的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据此建议在铜陵矿集区以往以矽卡岩型矿床为主要找矿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寻找由统一的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和浅成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地球化学特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储量最大的铜(金)矿田。矿田内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复杂,分布有东狮子山、西狮子山、大团山、老鸦岭、冬瓜山和花树坡等铜(金)矿床。这些矿床均围绕岩体产出,多数为隐伏矿,赋存于上石炭统一中三叠统的不同层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由下向上依次为层控夕卡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其中...  相似文献   

8.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湖南水口山矿田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和深部构造对矿田内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入手,阐述了矿田内表层构造与岩浆侵位、岩体产状及成矿的关系,讨论了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研究了矿田内两类基本矿床(接触交代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金银矿床)与火成活动的关系,提出应在火成岩周围找矿。  相似文献   

9.
芳畈-青山口矿带是产出在鄂北中深变质岩区的一条铜、铅、重晶石矿带.文章依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硫、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讨论了矿带内矿床的矿质来源、水源、热源等3个矿床成因问题,认为矿带内不同地段不同矿种的矿床属"三源"不同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刘炯 《山西地质》2011,(3):22-23,30
通过收集地质资料和馆藏资料,综合分析了内蒙毛登锡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得出了毛登锡铜矿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矿床的富集在空间和成因上与花岗斑岩体密切相关;岩体为该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含矿热液沿北西向断裂及其派生的节理裂隙多次运移充填成矿。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黑矿矿床的必要性日本有一种以重金属硫化物和钙钡硫酸盐为主的矿床,称之为黑矿矿床.对它的研究和开采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写出了上千篇有关黑矿矿床方面的文章.在历史上,围绕着黑矿矿床的成因问题,进行了反复的争论,主要是同生论和后生论的对立.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成矿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火山岩成矿理论的发展和现代热卤水成矿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了黑矿矿床成因的研究工作.对黑矿矿床的已往资料(甚至包括"不同类型"矿床的资料)和新发现的地质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后,提出了黑矿矿床的新成因观点,认为黑矿矿  相似文献   

12.
超大型矿床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大型矿床,一般指单个矿床中规模达超大型者。若将矿田内多个矿床,合称超大型矿床,则与矿床和矿田定义不符,应研究统一术语。超大型矿床划分标准,应便于全球对比和简单易行。提出一个以P.Laznicka和涂光炽的划分标准为基础的综合方案,在统一标准以前供同行研究时参考。超大型矿床分布形式,分点式、带式及首领式。后者为找矿重点。关于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问题,以某些金矿为例作了初步研究。未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东部萤石矿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济民 《矿产与地质》2013,(2):169-172,176
通过对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带60个萤石矿床(点)其控矿因素的分析,结合资料,归纳和总结了浙江东部萤石矿的时空分布、矿床组合、控矿因素以及围岩蚀变等成矿规律,为今后在该寻找相近矿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鄂西北佘家院银金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家院银金矿是鄂西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矿床类型。通过矿区地质调查和有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时代,以太硫、铅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深部热源体导矿、褶-断构造容矿和有利岩石组合赋矿的矿床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5.
褶皱控矿,是地质找矿勘探中经常能碰到的问题,尤其是背(向)斜对内生热液、变质改造型矿床的控矿作用。 我国许多大中型矿床是以褶皱的形式赋存。这些矿区的勘探和不断开发,在一定意义上看,就是对褶皱控矿规律本身的揭示和研究。许多矿山在开发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找矿勘探阶段非褶皱控矿这一认识之后,才使矿床由小变大,储量大增,最终才搞清了矿床的构造形态。 沉积矿床和其褶皱之间虽也存在着翼部、鞍部矿物质流动造成鞍、翼厚度等变化,但一般地说并不改变原有沉积的基本特征。而热液和沉积改造型矿床,褶皱除了成为赋矿空间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萤石矿床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国萤石矿床的成矿作用研究,综合考虑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将中国萤石矿床划分为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和伴生型3种矿床类型。在全面分析萤石矿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要素,以相同或相似的二级成矿必要要素组合确定沉积改造型、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的亚类型,沉积改造型进一步划分出2个矿床式,热液充填型划分出5个矿床式,伴生型按伴生主矿种划分出4个矿床式。文章分析了每一个矿床式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床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总结了每一个矿床式的二级成矿必要要素。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东北部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岩带中的某些汞矿床,其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与我国昌化、巴林鸡血石矿床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主要表现在区域构造背景、火山岩含矿围岩、含矿构造和矿体形态、围岩蚀变矿区次火山岩体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因此这些汞矿床的部分汞矿石作为珍贵的鸡血石资源利用可能具有一定的前景,进而可能大大拓展鸡血石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归纳西秦岭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Ⅱ级构造单元控矿事实认为,矿床的层控多样性在矿田域表现为时控和岩相控矿,层、相、位控矿模式在矿田具有普遍性;在更大的区域上则主要表现为岩相和Ⅱ级构造单元控矿。板内环境下的拉张和陆内叠覆环境下的具走滑性质的俯冲分别形成了热水沉积型和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沉积成矿期盆地的裂陷程度及改造成矿期沿深断裂活动的岩浆作用决定了铅锌矿床产出的Ⅱ级构造单元。控矿因素的地球化学表征为铁族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三位一体产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徐国风教授因患癌症,不幸于1989年3月14日在武汉与世长辞,终年56岁。徐国风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矿相学、矿床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一位优秀的矿相学工作者,我们深感悲痛。徐国风教授1953年2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长期从事矿相学和矿床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造诣颇深。在矿相学和金矿床地质学方面有重要贡献,成绩卓著。1986年和1989年先后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列入《世界有成就的人》、《国际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全球铼资源分布不均衡,智利占全球铼资源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于斑岩铜矿床。铼的矿床类型与其赋存状态密切相关,由于铼矿多数与其他矿种伴生,导致铼的矿床类型划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无法为找矿勘查提供依据,因此急需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全球铼矿赋存状态、矿床成因、矿石类型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和总结已有典型铼矿的富集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以期为该类型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本文将铼矿床划分为4种类型,即斑岩型铜矿中的铼、沉积层控型铜矿中的铼、砂岩型铀矿中的铼以及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铼,其中,以斑岩矿床的铼品位最高、储量最大。铼成矿作用以燕山期最为发育,次为喜马拉雅期、印支期、加里东期,其中,大型伴生铼矿主要发育在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铼矿勘探方面,已探明铼矿储量的半数以上来自智利,其余主要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铼矿开发方面,铼矿很可能存在于大陆弧环境下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床,各国开始从斑岩铜矿床中回收铼。【结论】铼矿作为新兴资源,在未来节能减排、碳中和实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独立铼矿床的勘查以及铜钼铼伴生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