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康社  陈娟 《地图》2001,(3):24-27
一、背 景1 993年 ,南京市地籍信息中心 (原地籍管理处 )结合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工作 ,开发建设了南京市城镇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地籍测量、权属调查、土地登记、数据管理、图形管理、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管理、地籍变更和系统维护八个子系统 (下称“原系统”)。原系统中已建立 6 0 0 0多幅1∶50 0地籍图 ,1 0万多宗地图 ,50多万个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登记信息。几年来 ,该系统在完成初始和日常地籍变更、土地登记工作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地籍管理业务的拓展和信息的多样化、网络化 ,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原系统…  相似文献   

2.
测定土地的数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土地的数量也就是土地的面积,是土地管理、税收与规划的必要资料。在地籍测量中必须提供地块面积和丘面积数据,这也是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籍管理与调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殷、周时代就有了“井田制”的土地管理制度和简单的地籍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登记制度。唐、宋时期,已初步形成以税赋为目的的地籍测量与簿册。明朝的“鱼鳞图册”(地块图)就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地籍图(该图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民国时期,颁布过《土地测量实施细则》,并设置地籍管理专门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用地的需要,多次制定过有关土地政策与法令;1986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国土地管理法》,这是我国历史上一  相似文献   

4.
朱东生  马楠 《北京测绘》1997,(2):43-44,47
《地籍测量》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朱东生马楠(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北京,101601)一、概况《地籍测量》是我校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专业主干课之一,它在整个土地管理内容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有以下特点:1.从课程内容来说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  相似文献   

5.
前言土地是经济建设和国民生存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多地少,且耕地被大量乱占滥用,土地权属混乱,部分地区已濒于失去控制的状况十分严重。为了延缓这种局面,必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制约和调节,地籍测量为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我国已将土地使用税列为开征税种并将颁发有关条例,为了有计划地开征土地使用税,以便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加强土地的有效管理,必须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目前,地籍测量已成为测绘部门急待开拓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测绘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目的是表明地籍改革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管理的意义日益加大,特别是表明为了实现地籍改革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为此,扼要地回顾了联合国最近5年来提出的倡议,如在关于地球、社会和城市问题的最高级会议上的倡议。 本文表明,地籍改革需要政府代表国家承担从战略上管理改革过程的任务。改革过程涉及到了系列经济、技术和体制问题。从体制上说,地籍测量和填图,以及政府土地立法职能也朝着结成战略“同盟”或合并的方向发展。 本文认为,必须解决一系列问题,才能使上述倡议成为现实。本文的最后,着重介绍了国家测量者联合会发表的关于地籍的声明和茂物宣言。声明和宣言是联合国、国际测量者联合会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共同召开的地籍专家联席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地籍测量工作是地籍管理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在地籍测量土地状况利用调查中,查清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随着GPS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网络GPS-RTK技术以其高精度和高自动化优势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手机网络流行的今天,网络GPS的应用也越来越便利。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地籍测量工作,首先介绍网络RTK组成及定位原理,分析了网络RTK测图的关键技术,重点说明了网络GPS-RTK的数据采集作业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步骤,得出了网络GPS是一个快速和准确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廖元焰  周和平 《地图》1991,(1):55-57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耕地少,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地籍管理工作的完善和现代化势在必行,这就给地籍测量工作提出了紧迫任务和较高要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地籍测量可分为城市地籍测量和农村地籍测量,它们的共同任务是测绘和调查土地的权属、利用分类、土地等级和房产状况等,而利用  相似文献   

9.
地籍不但为土地税收和土地产权保护服务,还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本文以内蒙古的一个行政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流程为研究对象,以地籍测量、地籍图测绘、土地权属调查、宗地图制作、地籍数据库建设、登记造册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通过实践形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地籍测量及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0.
索俊锋  赵军 《测绘科学》2006,31(5):113-114
本文从地籍工作的特点入手,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地籍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总体设计,然后基于Microstation平台,采用VisualBasic6.0为编程实现语言,对地籍测量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开发。系统不仅能满足地籍测量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而且具有土地登记、土地面积自动量算、土地统计、信息查询、成果输出等功能,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测绘通报》2008,(6):64
由章书寿、孙在宏等教授编著的《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一书,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作业方式和操作程序。全书共11章,前八章介绍了土地权属调查、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地籍图测绘、变更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地籍技术管理等,第九、十两章介绍了地籍数据库与地籍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土地勘测定价,最后一章为房产测量。书中内容力求将现代测量新技术与我国新近颁布的有关土地法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又能掌握国家政策及生产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乡土地使用权的申报工作已近尾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由於我国的地籍管理、地籍测量工作已中断了几十年,初始地籍需重新建立。但国家目前的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因此集镇和村庄不可能在短期内采用正规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测量。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王依、廖元焰主编的《地籍测量》(第二版)一书,近日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经教育部审定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11章,依次为:地籍测量概论、初始地籍调查、地籍控制测量、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始地籍测量、变更地籍调查、面积量算、航测法地籍测量、数字地籍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并有两个附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地籍工作的一个长期目标和任务,而地籍变更是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管理方式的角度,探讨了有别于传统方式的现代地籍变更模式,并详细介绍了“现代地籍”变更中的权属变更、地类变更和历史回溯.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测量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元焰 《测绘工程》1999,8(2):71-74
介绍土地管理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改革教材结构入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提出“地形-地籍-房产”图于一体的测量教学方法。并对21世纪土地测量学的知识结构和组成部分作了有益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静  崔龙 《北京测绘》2013,(4):108-110,101
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的成熟发展及其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使我国逐渐迈入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地籍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作相应调整。本文结合本校土地管理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授课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形势下《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籍概念模型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目前地籍管理日常业务绝大多数仅涉及到土地使用权信息变更的管理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基于土地使用权的复合三维地籍概念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房地合一”三维地籍概念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邓华梅  王瑞 《北京测绘》2013,(1):104-106
首先阐述了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中的作用,然后叙述了现代数字地籍测量方法的优势,最后在具体的工程实例中运用GPS结合全站仪的方法进行地籍测量,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土地管理走信息化管理之路是当代社会的要求,而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是实现土地动态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讲,土地测量的全自动化,即内外业一体化的运用是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白山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的变化发展,白山市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持城区地籍资料的现时性、精确性,加强土地管理,进行了白山市城区土地地籍调查。本文就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白山市城区地籍变更测量中的实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