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基岩区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A)图像的解译,对影响成像雷达图像的地物几何 形状(坡度、坡向)、表面粗糙度及地物物理电学特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基岩区 成像雷达图像地质解译的特点,利用 SIR-A图像发现了在其它遥感图像上难以显示的川里环 形(帚状)构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研究区内隐伏岩体、隐伏矿床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雷达作为一种有源主动式工作的侧视成像系统,图像上所表现出的色调、纹理、形状、阴影等特点与光学影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其特殊的成像机理和几何特性,对光学影像某些难以表现的地物要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了解雷达图像的信息特点和地物目标的散射特性,有助于区分不同的地物目标类型,对典型图像进行分析比对,可有效提高雷达图像地物目标的解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综述 1981年11月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进入太空,在250km的高度上利用成像雷达SIR-A拍摄了地面的图像。这一划时代的科学事件标志着微波遥感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从而将整个航天遥感技术从可见光、红外发展到了微波波段。根据大气层的传输特性与频率的关系,遥感信息通常选择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这几个窗口来达到传递的目的。微波遥感则是将工作波段选择在微波部分的一种遥感方法,其核心是在得到的地物微波波谱图中,解译出目标的属性和特征,以达到观测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罗布泊、华北平原、吕梁山、巴丹吉林沙漠、新疆柯坪地区等地区的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图像与陆地卫星多波段扫描图像的对比研究,总结了两种图像上风蚀地貌、平原区河流、村镇、黄土高原山地水系以及沙漠、基岩的影像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种图像成像机理,指出了两者解译效果的差异,对不同研究对象选择最佳信息源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X波段合成孔径机载侧视雷达(SLAR)图像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解译标志,在新疆东部半覆盖或全覆盖干旱戈壁地区,借助雷达图像对诸如褶皱、断裂、环形构造及隐伏地质构造所具有的独特解译效果,提高了工作区地质构造研究程度,并提出了库姆塔格沙垄是正在隆起的新构造的观点。本文是根据笔者及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张雍、齐译荣等共同研究的成果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判读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洲  赵争  黄国满 《测绘科学》2006,31(2):42-43
近年来机载SAR系统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由于SAR系统具有不同于光学传感器的成像机理,因而可以提供全新的数据获取手段和不同的地物信息。利用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进行解译时必须熟悉其成像机理和图像信息特点,充分了解SAR图像解译标志的特点和各类地物的解译规律。本文以高分辨率机载SAR数据为基础,对比光学影像,从SAR成像特点和地物散射特性出发,对SAR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SAR影像在地形地物要素识别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一、综述 1981年11月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进入太空,在250km的高度上利用成像雷达SIR-A拍摄了地面的图像。这一划时代的科学事件标志着微波遥感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从而将整个航天遥感技术从可见光、红外发展到了微波波段。根据大气层的传输特性与频率的关系,遥感信息通常选择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这几个窗口来达到传递的目的。微波遥感则是将工作波段选择在微波部分的一种遥感方法,其核心是在得到的地物微波波谱图中,解译出目标的属性和特征,以达到观测研究的目的。 正如早期发展起来的光遥感一样,微波遥感同样经历了如下的发展阶段:(1)制…  相似文献   

8.
柳江盆地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地,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在隐伏岩溶发育区将引起地表塌陷。笔者通过对多波段、多时相的卫星图像、计算机数学处理图像及不同比例尺的黑白、彩色航空像片的解译研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分布及其含水性、地表岩溶及隐伏岩溶区的分布作了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引起地表塌陷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而预测了几个开采地下水后将可能引起地表塌陷的危险区,为制定预防塌陷灾害的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SAR与TM数字复合处理技术,能为地质解译及地质制图提供一份空间与波谱信息都比较丰富 的图像。复合图像的优点是:地物细节详尽,立体感强,图像上阴影又少,便于进行各种图像增 强处理和与其他地学资料对比分析、拟合。试验表明,除岩性解译能力较差外,其它地质体的解译能完全或基本满足中等(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光学遥感在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信息难以识别提取的问题,利用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L波段PALSAR双极化雷达数据对福建寿宁地区开展了研究。对双极化雷达图像进行了假彩色合成、滤波增强,针对HH极化通道将灰度图像变换成HSV彩色图像,突显了地质信息,并与该区ASTER多光谱影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雷达影像优劣。结果表明PALSAR雷达构造解译结果与研究区的区域主要断裂方向基本一致,PALSAR雷达数据可以作为高效、准确的方法 ,在植被覆盖区开展遥感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岩裸露区蚀变岩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笔者利用与金属矿化相关的蚀变岩的TM多波段图像像元亮度值曲线的双峰特性(TM3和TM5为高值),以柳沟峡地区为样区,进行了提取蚀变岩遥感信息的方法研究,改进了Crosta信息提取方法,认为用TM1+TM2、TM4/TM3、TM5、TM7组合进行主分量分析所获得的蚀变岩遥感异常图效果最佳。将该方法用于北祁连山西段,疏勒河以东9000km2区域内蚀变岩遥感信息提取,其结果是:在103处已知矿产地中的86处有蚀变岩遥感异常信息显示,符合率达83.5%,进而预测了找矿靶区115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波段及不同处理方法所获得图像的分析表明, 一种卫片组合图像处理 方法, 即线性拉伸-直方圆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所产生的图像, 对了解辽河盆地前第三 系基底起伏状况及其结构特点具有良好效果。 地质解译分析肯定了北东(含北北东)向线性构造的主导作用, 但同时遥感信息强烈地反映 了北西向线性构造对盆地构造格架的影响。地质解译还表明, 辽河盆地的环形影像具有两个明显 特点:(1)浅色影像以反映正向构造为主;(2)深色影像以反映负向构造为主, 而已知油田在 标准假彩色图像上也具有明亮的浅色圆形或块状影像特征。因此, 可结合其它地质资料的综合分 析, 以类比方法来预测新的油气田。  相似文献   

13.
冀西北下双台地区构造及金矿找矿标志的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该区TM图像地质解译中,笔者以变质岩构造规律和构造变形分解理论为基础,划分了区内不同级别的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地块),尝试用线 环形构造的定量统计方法分析条块结构,研究了该区由东西、北西和北东向构造带及与所夹地块构成的网结状构造以及与金矿富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了该区金矿成矿模型,并提出了若干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属大陆性气候区,裸露着无古代和古生代地层。华力西中-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生有金、铜等多种矿产。根据矿物岩石的反射波谱和TM数据统计特征,选用TM7、TM5、TM4合成图像和TM5/TM4、TM5/TM7比值图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构造信息,而且可以区分多种岩性和圈定有一定规模的热液蚀变岩石晕。用于1:50,000-1:500,000地质制图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极化SAR数据在地表覆盖/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R-C/X-SAR是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第一个多波段(L、C、X)全极化(HH、VV、VH和HV)成像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功能。全极化雷达测量每一个像元的全散射矩阵,所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这些极化合成图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致了图像信息提取精度的降低。本文基于新疆和田地区的SIR-CL波段全极化雷达数据,利用全散射矩阵的特点合成了HH-VV极化相关图像、极化度图像、目标增强图像和相位差图像。这些图像相关性小,地表覆盖信息丰富,提高了全极化SAR数据在实验区信息提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江西相山铀矿田遥感影像呈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Landsat 7 ETM+多光谱数字图像融合,对相山矿田的地表岩性、地貌景观及线环影像进行分析,共解译出NE向、NNW向、NWW向、SN向和EW向5组线性构造, 这些线性构造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其中NE向线性构造F2在第四纪的活动,使相山矿田北西部相对于南东部陷落,形成北西、南东两个各具特色的影像区,南东影像区剥蚀程度较大,北西影像区更适合找矿。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省广元市某区遥感影像为例,尝试了一种基于DEM和IHS变换的遥感影像反立体纠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对IHS变换得到的亮度分量I进行滤波处理,将反映地物反射率差异的亮度信息与地形因子信息分离,然后用DEM制作的地形阴影图替换原图像中的地形因子信息,最后进行IHS反变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纠正遥感图像上的反立体现象,并基本保持与原图像色彩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比研究了平行六面体、最近邻分类法、最大似然法、神经网络等经典分类算法以及近年来新发展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在基于分割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中的性能,详细分析了不同内积核函数对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影响。对两个试验区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分类精度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分类结果受参数、样本选择等影响较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TM 图像的信息量分析及特征信息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信息量分析是图像处理的基础,为此,本文研究了三个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区,即多林区(森林覆盖在40%以上)、一般林地分布的丘陵区(森林覆盖10-30%)和农田为主的丘陵与平原区的图像信息量。分析同一地区冬夏两季的图像信息特征后得知,红外波段的信息量高于可见光波段,其中信息量最大的是TM5波段,最小的是TM2波段。同时对不同情况下波段间的相关性、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特征值也进行了分析。据此就图像增强、信息特征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KT变换)、比值等方法以及波段组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其实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经对1947年青海达日73/4级地震区多时相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研究发现:该区北西西向线性构造对达日73/4地震起主导作用,另外在经增强处理的陆地卫星图像上也反映出达日县桑日麻盆地存在近东西向隐伏断裂,结合航磁资料分析,平顶山环形影像是一巨大隐伏岩体的反映。据此推断的达日地震构造,较好地解释了孕震过程,为确定宏观震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