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4针打印机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微机输出设备。由于各种原因,打印机在使用中会发生断(短)针现象,造成输出字符横缺竖断,影响质量。在修理时,对断(短)针的定位颇为困难。一般是先利用打印机的自检程序,打印若干行字符,再根据字符中的自检程序,打印若干行字符,再根据字符中的空白细条对照打印头作出判断,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准确。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测定程序,这种测定方法快捷准确,但需要设计和运行程序,因此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测定方法。本文介绍一种不需要程序设计就能快捷准确地测定断(短)针位…  相似文献   

2.
自从《地面气象测报程序》使用以来,我站发生了几次20时计算机打印出的九要素日合计错误情况。发现错误以后,我们仔细检查了当日各时次的要素值输入以及发报结束时间,各时次均正确;用 DEFSPACE启动程序,校对前24小时要素值,各时次也都正确;检查计算机日合计的存贮单元S(8,3)数组变量,发现其中某一定时存贮的数据是前一日同一定时的数据,即前一日某一定时的日合计数据没有冲掉,  相似文献   

3.
台站高空预审核时,如何判断原始记录中技术性错误?现将近年来我在预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记录疑误作一归纳分析,并试图用天气学和高空气象学原理进行阐述。所谓“技术性错误”,一般是指非计算错误,即通常所说的执行技术规定有误或对可疑、反常、漏改(测)、下沉、切变等特  相似文献   

4.
浅谈微机制作基准站报表田红卫(绥德县气象局绥德·718000)用微机制作基准站报表有以下特点:1报表统计只要原始记录输入正确,微机可进行准确的报表统计,井能按照规范规定对缺测记录进行统计,大大减轻了报表制作的工作量,避免了统计错误对报表合格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RYJ- 4 型记录仪所提供的程序除了具有自动检测和运算功能外,还有许多其它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中断原程序的运行,键入运行其它功能的命令,然后又恢复原程序的运行,这一过程称之为人工干预.人工干预操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采集的原始数据的正确与否. 依本站为例,85%以上的数据丢失、误打印都和人工干预有关.例如强雷暴天气时,需要人工干预,《气象辐射观测方法》一书中第49页这样描述“当强雷暴出现时,为防止仪器遭雷击,最好在辐射表加盖和键入CV=1ENTER时,酌情拔出各表插头,恢复时……”.对于何时键入CV=1ENTER和拔出各表插头的顺序没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在第一次操作时对两者的顺序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先拔掉各表的插头,然后才键入CV=1EN TER,结果当日晚24时后打印的日极值及出现时间为MG=9999 00:00、MG=9999 00:00,造成了原始记录的丢失.后来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我们发现日极值及出现时间打印错误和人工干预操作时键入CV=1ENTER和拔插头的顺序有关.如果按照下面这样的顺序进行人工干预,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6.
1 文件夹的建立和检查1 .1 在桌面上建立一个 V文件夹 ,内含 V文件检查程序。1 .2 检查 V文件时 ,只需将 V文件从资源管理器中拖入文件夹中 ,再执行 V.BAT即可。2 检查结果的显示与输出2 .1 在汉字系统的 DOS中用阅读命令 TYPE打开 V.DAT就可检查结果 ,或用检查程序中的CZK0 2 V0 0在写字板中查看结果。2 .2 打印检查结果时 ,若打印机有故障 ,可拷贝到其它微机上打印。3 字符的录入3 .1 对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日期用半角 ,高位不足补“0”,其它字符用半角、全角均可 ,最好使用全角。3 .2 对 0 2时用自记记录代替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家基本站大多是用微机制作报表,采用人工输入数据和自动收集数据两个样本进行微机自动互校,并经过逻检、质检程序的审核,报表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尚有些错情得不到完全消灭,主要问题出现在原始记录上,即内在质量问题。要使原始记录完整正确,除值班观测员正确记载外,预审员能否把好质量关是一个关键因素。本人经过几年来预审工作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象通信事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我省12个市的气象台都已用APPLE—Ⅱ微机收发气象电报。FX—100打印机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打印针头就会不断磨损,或因出口孔堵塞后打印针不能及时同缩,而使打印针头折断。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打印针长度不够,造成打印出的字符缺少笔划或色淡(更换色带无效)的故障。出现这种故障则应及时更换打印针。但目前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打印针,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动手制作了部分打印针。其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对测站的风向风速进行观测打印时,其打印的风速出现时间取自内部计算机的时间,以××时××分显示(打印),而对01~59秒之间的差别不能做出处理,有时易产生一些疑误数据。对此,本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1较明显的错误记录滑县站2004年8月EN型风  相似文献   

10.
1气候站应注意的问题1.1气候站02时水汽压、露点温度是用经订正后的自记气温和自记相对湿度反查求得的。如遇该时次自记相对湿度缺测,则用08时水汽压、相对湿度代替02时相应项露点空白。由于AHDM系统中未解决此问题,预审员应在打印报表前仔细查看该项月有无此类记录,若有,应更改相应文件后打印报表。1.2气候站02时定时风向用相应的自记风向代替,02时定时风速是自记风速小数四舍五人成整数取得的。在预审中应将02时定时风与自记风逐日对比。1.3已实行机制报表的某些气候站仍以手工查算数值作为原始记录。由于查算表查出的数值和计…  相似文献   

11.
雷暴与闪电同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闪电表现为放电时伴随的电光;雷暴则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对于雷暴及闪电的记录方法,从国家气象局编制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到自治区气象局制定的《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综合汇编》,都作了明确的技术规定。但在台站检查地面测报工作、抽查原始记录时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台站在记录雷暴和闪电时,出现两种错误的记法。第一种错误记法:雷暴停止之后,仍然存在的闪电天气现象没有照实记录;第二种错误记法:雷暴期间伴随的闪…  相似文献   

12.
以往温度表检定证的计算及编证均由手工完成,在编证过程中不仅容易出错且费时费力工作量非常大.现有的温度表检定规程中虽有微机处理程序,但错误颇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省也编制过一些类似软件,可总是有一些或这或那的错误.鉴于以上情况,也因工作需要我编制了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温度表检定证编证系统.该系统能正确迅速的处理在计算、编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仅杜绝了编证误差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经一年的使用效果良好.系统功能有:1、打印检定证正面各项内容,包括表号、有效期等等.2、计算及打印出检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1从侧重预审上报的手抄报表转移到侧重预审原始记录上来微机制作报表后,台站一般不需再对报表统计和抄录,而由微机自动统计打印输出。这样,报表的整洁、清晰、美观、统计正确等方面都得到了保证,工作量也大为减轻。但是,由于审核部门不审查原始记录,而由台站间“链环式”抽审,因此台站必须加强对原始记录的预审工作,这也是提高报表内在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基层台站报表预审工作中,预审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观测簿、自记纸等原始记录的审查核对上,要按照“地面气象记录预审办法”中对气簿、自记纸的预审逐项仔细审查,对原始…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打印时,发现打出的字符缺点,就要检查故障的原因。在排除了机械、信号电缆损坏可能的情况后,就有可能是打印针折断。拆下打印头,用改锥拧开打印头后盖螺丝,揭开后盖。用镊子夹住针柄,向针头方向轻压,观察针的伸缩情况。若发现有针伸不出,说明此针已折断,断头已与打印头脱离(或断头与针柄部分错位);若发现有针伸出后不缩回,说明针已折断,断头仍停留在打印头前缘。还有一种情况是每根针都伸缩正常,都没有折断,但其中有个别已磨损严重,断了一截。对于这种情况,在打开打印头之前,用酒精擦拭一下打印头,就会出现某个…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各省酸度计量检定工作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的情况,提出了采用VB 6.0可视化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等技术,开发了省级酸度检定数据处理系统。经过一年时间的试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对送检的酸度设备检定后,数据自动处理、保存、打印电子证书、原始记录查询和证书查询等功能。为今后全面开展酸度检定工作做好准备,提高数据准确率和检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认真校对原始记录,严把质量关:作名预审员,要养成好习惯,上班时坚持校对上几班记录。首先,各观测项目极值的挑取要认真核对,尤其是自记风问题较多,重点审查缺测和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恰当。其次,三次定时观测站02时的记录和自记纸上跳跃式变化的处理,必须再复算一次。再次,校对报表底本的抄录和微机中数据的录入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使用探空“双机”程序中发现,当遇有选择对流层顶的特殊情况时,因记录终止厚度不足2000米的,用计算机按Ⅱ组F_1打印出的yes(够)或no(不够),有时会发生错误,有时时温曲线明明大于手工画的4℃/2000米线,但计算机却打印出yes.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因为手册中所规定记录终止厚度不足2000米有三种情况,即:时温曲线是递减形式、等温形式、递增形式等.实际上,对流层顶以后时温曲线呈递减或递增变化较多,转折大,计算无法逐点模拟,且机中计算所用的温度T_0及终止  相似文献   

18.
我区气象系统不少单位拥有IBM-PC/XT微计算机,并配套有FT—8000型七色彩打机,且广泛使用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推出的增强型中文磁盘操作系统(CCDOS2.10版)进行科研开发和业务应用。中文DOS的使用,为微机的开发应用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FT—8000打印机驱动程序不能完成压缩状态下的超宽行打印(即每行打印200英文字符以上)。而压缩超宽行打印功能在编报制表应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本人经过对CCDOS的分析,找到了一种实现这种功能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我们知道,打印驱动程序是由软中断INT17H来调用的。通过对INT17H子程序的分析,查出其中第三号功能块的作用是确  相似文献   

19.
审核员在地面气象资料把关时,对原始记录中的疑误,特别是一些较特殊的疑误记录,往往鞭长奠及.这就要求台站预审员充分运用原始资料齐全且身临现场的优势.以气象学理论作指导,以尊重事实为原则,对每一个疑误记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立体诊断分析,去伪存真,保证气象观测资料的正确性.现将笔者在原始记录预审中所遇较特殊疑误记录诊断过程分述如下:一、降水量实测与遥测时间差7月某日,值班员8时后校对记录发现20时~8时降水量实测5.9mm,而遥测为7.5mm.检查仪器正常,查当月前八次,实测与遥测差值最大不超过0.5mm,且前一日降水至19时5分终止,误诊为实测少1mm,而将其改为6.9mm.我分析自记纸发现7时55分后正点前有陡迹线,确诊5.9mm为正确记录.导致貌似误差的原因是实测与遥测存在时间差.实测于7时55分前在观测场进行,而遥测临近正点  相似文献   

20.
我站在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过程中 ,曾遇到过D文件、V0 文件格式正确 ,而打印不完全的情况。查其原因 ,问题在于使用的地面气象测报程序为DOS下的程序 ,非图形界面程序。日常工作中为图方便 ,通常在Windows桌面上建一快捷方式 ,并将其属性设置为“窗口” ,这就导致了在打印报表时 ,程序运行不稳定。若将微机转换到MS—DOS状态 ,再运行测报程序 ,报表即可顺利打印打印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张革新$修武县气象局!河南修武454350 @张新真$修武县气象局!河南修武4543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