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讯     
△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召开。代表94个单位的15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内容涉及矿物谱学、黄铁矿、蛭石等矿物应用研究,砚石、陶瓷釉以及宝石资源、宝石加工、合成宝石等领域,反映近年来科研工作的丰硕成果。国际矿物学协会秘书长Hafner教授作了“五十年来矿物  相似文献   

2.
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举行了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参加人员159人,包括科研、高校、地质队、公司、厂矿等94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在会上宣读99篇。会议由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委员会主任王之祯主持。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Hafaer教授在大会上作了“50年来矿物学鸟瞰”的报告,着重介绍运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金的价态、长石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穆斯鲍尔谱学会议于1983年12月19日委20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82个单位的128名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136篇。参加会议的地质和矿物工作者19人,提交论文30篇,其内容有单一相的硫化物、氧化物和造岩矿物,也有混合相的粘子岩和海洋沉积物;有石油、油页岩,也有煤碳资源和大气降尘。有高铁含量的研究,也有低铁含量的和锡的测试。不仅有室温下工作,也有高温和液氮温度及  相似文献   

4.
本会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委员会于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召开了“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学术会议”。会议检阅了国内外近年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研究进展和今后动向,成立了宝石矿物学委员会。矿物学是古老的,但目前又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站在矿物学最突出位置的是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矿物物理学使矿物学发生重大的思维方式的转折,以量子理论重新认识和改造矿物学;同时,也日益深刻地影响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学科的进  相似文献   

5.
新型建材矿产地质学术会议(上年计划结转) 五月南京 120人建材部地质公司研究所主持变质岩原岩恢复学术讨论会十月地点待定 100人本会变质岩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矿物谱学会议十一月地点待定120人本会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正>会议概况2015年12月14~18日,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秋季会议(AGU Fall Meeting)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召开。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其每年召开的会议也是国际地球物理领域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涉及地球深部结构、地震学、构造地质、矿物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生物地球科学、大地测量、全球环境变化、地磁和古地磁学、水文地质、地球与空间科学、地质灾害、浅层地球物理、海洋科学、磁性地球物理等专题,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约20000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主办的国际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与找矿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8月12日~1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外代表共82人,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丹麦、西班牙、德国及中国。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17篇,内容涉及矿物包裹体及金矿研究的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找矿学等。会议上交流的论文达48篇之多,并有以展示文字图表等方式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一届矿物学学术会议及矿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2年11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市举行。到会代表与工作人员共93人,其中有来自北京、天津、吉林、河南、湖北、陕西、贵州等省市的特邀代表11人。收到的论文52篇、大会交流33篇。这次会议是四川省矿物学工作者的第一次专门聚会,交流了省内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1986年4月8日—12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2所大学、32个研究所和9个其它单位的202位科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97篇,其中10篇作了大会专题报告。 来自地质、冶金、土壤、石油、煤炭、轻工和教学等16个单位的26位地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了论文35篇。这些论文在数量,特别是在质量上,比前两次会议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某些课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学会之声     
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9~ 12日 ,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 4 2个单位的 2 4 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3篇 ,全文 2 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 ,分会宣读论文 5 2篇。主要涉及古地理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贵金属与分散元素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12月4~8日在贵阳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教育部、有色冶金和核工业系统等40多个单位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应会议邀请,涂光炽院士、翟裕生院士以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欧阳自远院士莅临指导;赵鹏大院士发来了贺电。会前共收到论文(摘要)102篇,其中84篇收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贵金属与分散元素矿床成…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三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纪要全国第三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2月11~14日在广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生产、科研及高校的代表88人,特邀代表和领导14人。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道     
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于1988年4月3日经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该学会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为了庆祝这一省级学会的成立,将于一九八九年四月二日至五日在兰州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正式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并广泛进行学术交流。这次会议已收到论文编入“论文摘要汇编”的计76篇,涉及的内容有综述和综合研究、矿物学与矿床学、岩石学(含沉积学)、地球化学,以及分析测试方法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地矿  相似文献   

15.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矿物谱学逐渐形成。“矿物谱学”,是矿物的能谱学、光谱学和波谱学的总称。按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谱学手段来说,它包括矿物的核γ共振谱(即穆斯鲍尔效应),X射线谱,电子能谱,可见——近红外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沉积学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0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省地质学会、省石油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代表80多人,交流的论文37篇:内容主要有;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生物瞧;浊流沉积;成岩环境;沉积岩及有关矿产:测试方法与应用等。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采,最后通过民主协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成立了由曾允孚、王宓君等17名委员组成的四川省沉积学委员会。四川地区的沉积岩分布广、厚度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沉积学研究对于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理论改造经典的矿物学,建立量子矿物学的新体系,其主要研究手段是矿物谱学.矿物谱学使矿物学由研究矿物内部原子的排列跃迁到研究矿物内部的电子壳层结构的水平,矿物谱学包括穆斯堡尔谱、电子顺磁共振(EPR)谱,核磁共振(NMR)谱,核四极共振(NQR)谱和全部吸收光谱(X射线吸收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以及全部发射光谱(X射线谱、光电子能谱).矿物谱学可直接用来研究晶体中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岩矿学术会议,于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三日在昆明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冶金地质系统的勘探队、矿山、勘探公司、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代表以及有关部门来宾,共计188名,其中正式代表100名.会议收到论文235篇,宣读95篇. 这次会议,是冶金地质岩矿工作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会议交流了矿物、岩石、成矿理论、矿床物质成份研究以及工艺矿物、宝石矿物和新技术、新方法、基础岩矿鉴定方法等成果,反映出冶金地质岩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型建筑材料矿产地质学术交流会于今年5月23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倡议并与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到会代表130余人,他们来自工业主管部门,科研、教学系以及厂矿、地质生产等84个单位。会议共交流了60多篇论文。内容包括:新型建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国内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矿物岩石学的研究现状;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趋向以及生产、工艺性能等问题。著名的岩石矿物学家孙鼐教授、王德滋教授、工艺岩石学家苏良赫教授等分别作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召开的单矿物分选经验交流会6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03个单位的代表105人,列席代表56人。会议收到论文材料134篇,在大会宣读了18篇,小组交流91篇。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单矿物分选工作的发展情况。代表们认为召开全国性单矿物分选会议在我国是第一次,它对今后单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