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了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在宁召开了第三次遥感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二十三篇,其中二十一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十三个单位共有三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信息室主任赵锐副研究员应邀到会作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专题报告,南京大学遥感研究室主任陈钦峦教授应邀到会传达了陈述彭学部委员有关“八五”遥感发展动向的讲话精神。这次会议内容涉及面广,提交的论文和学术报告具有较高的应用和理论价值,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强。论文重点就遥感在地质、环境、农业、油气、水资源和数字图象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探索.如河海大学李冬田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遥感地质与找矿学术讨论会”于9月9日至14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核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一些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93人.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42篇,论文105  相似文献   

3.
1987年5月15—17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首届青年有机地球化学家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会议收到论文130篇,会上宣读论文29篇,反映出我国青年科学家在有机地球化学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相生油和碳酸盐生油对膏盐相沉积生油理论进行的探讨,提出了如下新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培育人材,为青年地质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国地质学会于去年11月5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从开始筹备就一直得到老、中年地质学家的关怀和帮助。会议在收到的800余篇论文的基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筹办的“首届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暨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10月24、25日在成都地质学院召开。会议收到了来自全国生产、教学和科研等20多个单位的80余篇论文,论文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沉积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和发展趋势。其中,涉及能源和固体矿产沉积地质的论文占绝大多数,反映了沉积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的作者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  相似文献   

6.
1990年8月初,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召开了沽源-多伦地区地质工作会议。参加会议者是来自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东北地勘局、西北地勘局、航测遥感中心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对本区主要点带进行现场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沽源、多伦地区深入研讨,总结了“七五”期间的工作经验,并制定了“八五”地质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美国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主办的“第38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于2007年3月12~16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英国、芬兰、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录论文约1500篇,会议交流论文约1400篇,其中500余篇进行了口头报告。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国际遥感地质专题会议于1991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会议代表来自30个国家,共480余人。我国共派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们是作为核工业总公司的代表参加会议的。会议的大会共4天,分9个学术单元进行。在大会宣读的论文共60篇,展示论文250篇。这次会议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多彩,采用大会宣读和展示两种学术交流方式,专业覆盖领域全面,学术水平很高。这是一次具有十分重要科学意义的学术会议,一系列遥感地质新科技成果预示着遥感技术在地学科学中的地位及实际作用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会议上给代表们印象深刻并有启迪意义的新科技成果及动向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于1988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核工业总公司航测遥感中心联合召开了全国铀、金矿产资源评价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高等地质院校、研究院、所和各产业部门等六十多个单位,共计83人。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2):F0004-F0004
2009年2月27日,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1大队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在西昌召开。大队领导、退休老专家及青年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在此次学术交流会上,青年技术人员共提交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勘察、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矿产地质、地质勘查等方面的论文15篇。13名论文作者在会上进行了宣讲交流。经过专家组评审,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最后,  相似文献   

11.
叶发旺 《铀矿地质》2008,24(1):63-64
2007年12月16~17日,核工业系统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核工业270研究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矿床沉积学及有机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7至19日在四川省眉山县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8篇,其中矿床沉积学方面的论文17篇,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论文21篇。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矿床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各个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8日~29日,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和地质研究院联合组织的第四届两院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化地质大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共征集论文42篇,涉及地质、物探、化探、水工环、遥感、项目管理等专业,均为两院青年技术人员结合各自近年来从事的各类地质项目和管理工作实践撰写的,能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其中40篇论文做了会议宣讲。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光石沟铀矿床为代表的丹凤三角地带伟晶花岗岩型油矿论证会,于1992年5月29日在西北地勘局224大队丹凤指挥部召开。会议由西北地勘局孙圭总工程师主持,参加会议的除地质局、地勘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外,北京地质研究院及西北地勘局203所、中南地勘局230所、308大队以及西南地勘局281大队、航测遥感中心和矿冶局等有关专家、同行共66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会议召开两年后,第二次会议于6月6日至11日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南京大学地质系和化工部南京勘察公司主办的。有80余名同志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计35篇,论文摘要16篇。与第一次会议比较,本次会议的代表性更加广泛,特别是来自生产单位的同志和青年同志明显增多;会议紧紧围绕着第一次会议所确定的议题进行,体现了较好地延续性,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方面有可喜的进展,为土和土体结构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15日—20日,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在华东地制局261大队召开了“生产中科研现场经验交流会”。参加这次现场经验交流会的有来自各地勘局、北京铀矿地质研究院、航测遥感中心、华东地院等59个单位的96名代表。在当前地勘投资短缺,后备基地紧张,找矿难度增大的严峻形势下,地质局以生产中的科研工作为主题,及时召开大规模的现场经验交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学研究生学术会于1990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科院各地学所、西北大学、国家地震局、中国环境检测中心等单位的71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0余篇,论文全文37篇。  相似文献   

18.
四川“八五”主要地质科技成果交流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试讲会在广汉召开3月12—15日,在广汉召开了四川“八五”主要地质科技成果交流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试讲会。计有42个单位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这是四川地质界空前的一次盛会。会议以理事...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科学和高技术中心(ICS)、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发起的“地中海气旋国际讨论会”于1992年5月18~22日在意大利的德里亚斯特市(Trieste)召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33个国家和地区共47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地中海气旋作为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已召开了两届学术讨论会,本届为第三届。会议共收到了论文40余篇,其中有30余篇在大会上宣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丑纪范教授和国家气象中心徐传玉代表中国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地形对冬季地中海气旋的发展影响的数值模拟”、“东亚气旋和地中海气旋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等三篇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会议围绕发生在地中海区域的气旋,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于1992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召开了航空放射性测量资料编图成果评审会。聘请核工业、地矿、冶金、有色和环保部门的16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完成的《中国航空伽玛射线强度等值图》(1:100万)(以下简称等值图)和《中国航空放射性测量工作程度及异常点成果图》(1:100万)(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