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八届全体大会于1983年8月15日至8月27日在西德汉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至75个国家,共3000多人。最大代表团为美国,共出席约700人,东道主西德约400人。我国代表团包括台湾省共81人。 IUGG大会期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国际气象学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怀柔召开,除我国代表以外,有来自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法国、瑞士、瑞典、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共5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程裕淇教授主持,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致开幕词,地矿部部长朱训,国际地科联构造专业委员会主任A·Kroner讲了话,黄汲清、许靖华和钱祥麟等著名地质学家作了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论文762篇,会上宣读了342篇。  相似文献   

3.
2 0 0 4年3月2 9日~3月31日,2 0 0 4年第四届移动测图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移动测图领域的一次世界性盛会,由国际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大地测量联合会、国际测量师联合会等世界性学术机构发起。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由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 9名专家组成,会议组委会由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的9位专家组成。参会人员有6 0余名境外代表和6 0余名国内代表。大会共收到论文10 1篇,其中有JohnTrinder教授、李德仁院士、陈军教授所作的3个特邀报告。大会开幕式由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处长邓钢教授主持,吴晓青副省长、何天淳…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27—3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我国继参加了十一、十二届之后,这次是第三次派人参加。我国代表团团长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资源局局长孙枢教授担任,代表团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地矿部、石油总公司、南京大学、焦作矿院等单位共33人组成。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00多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1200多篇。这些论文反映了有关作者最近几年取得的新科研成果,受到外国有关专家的赞扬与好评。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3日~11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铺就影像信息的丝绸之路"为主题,针对当前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设置了23个专题单元、19个特别单元、63个工作组单元、59个张贴报告单元、3个用户论坛单元、1个青年论坛等150个学术技术单元进行学术交流,此次大会内容丰富、规模空前,共收到论文摘要2817篇,论文全文1811篇,其中国外论文1101篇.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国际金伯利岩会议(4IKC)於1986年8月11日—15日在西澳大利亚首府佩思西澳大利亚大学举行,并带有会前(8月1日—10日)和会后(8月17日—23日)野外地质考察,共23天。会议内容是宣读和讨论金伯利岩及与其密切相关岩石的论文,包括这些岩石的产状、地幔源、成因、矿物学、金刚石含量和找矿勘探方法等。会议主要由澳大利亚地质学会,以及西澳大利亚矿山局、西澳大利亚大学和矿产资源局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8个国家的260余名专家,共发表论文157篇。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GISc)主持的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SDH2000,Beijing)8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内,被公认为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讲坛。自1984年创建以来,每两年一届,过去的16届全在西欧北美举行。本届是第一次在亚洲,并在北京举办,标志着亚洲特别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为国际学术界所赞许。  相似文献   

8.
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ISDE6)将于2009年9月9~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7日-10日,由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三技术委员会(主题"遥感")主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办的"遥感:技术、发展、应用"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ISPRS第三技术委员会主席蒋捷主持会议。ISPRS秘书长莱娜教授、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彭震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冯先光分别致欢迎辞。大会由主题报告、分论坛、海报张贴和技术展览组成。会上,来自武汉大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3日,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秉持新理念、共创新未来"为主题,国土资源部部长、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主席姜大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要见微知著,顺应大势,在应对挑战中积极作为,在破旧立新中稳步前进,推动全球矿业行稳致远。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携六家地勘单位及鞍钢矿业集团参加本届国际矿业大会,辽宁展台受到国内外客商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现代地壳运动国际会议概况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简称IAG)第八届现代地壳运动国际会议(简称CRCM’93)于1993年12月6日至11日在日本港口城市神户举行。会议由CRCM主席,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所长田中寅夫教授、加拿大Vanicek教授和东京大...  相似文献   

12.
第20届国际地图学大会(ICC2001)于2001年8月6~1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际地图协会ICA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按照每两年一届的惯例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图学大会。  相似文献   

13.
我院古地教研室主任秦洪宾副教授于1983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刺丝胞化石国际讨论会。 以武汉地质学院王鸿祯教授为团长的中国表团一行六人参加了会议。 来自20个国家的118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相互探讨。会议上共宣读86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内容广泛丰富,其中包括现代珊瑚分类方法及其古生物应用;晚前寒武及早古生代刺  相似文献   

14.
初秋八月,几乎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同时,8月6日被称为地质科学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地质大会也在北欧挪威首都奥斯陆现行隆重召开.国际地质大会四年一次,今年是第33届.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石刺丝孢学术会是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一届会议是在美国召开的,主要研讨内容涉及珊瑚、海绵、层孔虫和古杯等门类化石的领域。第六届学术会于1991年9月9~14日在德国明斯特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是来自欧、美、亚、澳等2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30余人,其中我国代表6人(有2名是在国外工作的访问学者),亚洲国家还有日本和朝鲜的代表。东道主德国和美国代表人数最多。大会共收到论文225篇,在大会上作报告约120篇。另外约有30余篇论文以“专栏”形式在会上展出。会议报告内容大致可分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化石刺丝孢研究两部分,前者涉及化石刺丝孢的发展,演化和生物地理分区,化石刺丝孢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国际古生物大会 (IPC - 2 0 0 2 )于 2 0 0 2年 7月 6~ 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4 0 0多名古生物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代表们来自世界各地 ,中国有 10多名代表出席 ,主要是中科院系统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广西地矿局邝国敦教授级高工应邀参加了本届古生物大会。鉴于古生物学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古生物界有必要召开综合性国际古生物大会。以往召开的许多古生物各学科 (如微体化石、古植物、古脊椎动物 )国际学术会议 ,曾为国际古生物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首届综合性国际古…  相似文献   

17.
国际ISPRS大会于2008年7月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于7月11日圆满结束。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世界各国代表2000多人,是一次空前的国际学术盛会。大会期间,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接见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伊恩.道曼等国内外测绘专家代表。我国遥感科学家陈述彭院士也出席了ISPRS大会。国土资源部鹿心社副部长在大会上发言指出,中国测绘工作者应加速实现从地图生产者向地理信息服务者转变。大会围绕“铺就影响信息的丝绸之路”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国际矿床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提议,并得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19、226和254项目赞助召开的一次盛大学术性会议。会议由著名沉积矿床学家叶连俊教授主持,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D.A.V.斯陀博士,许靖华教授、程裕淇教授、孙鸿烈教授、涂光炽教授、地矿部朱训部长、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冶金工业部徐大铨副部长等和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4O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有四个专门议题:  相似文献   

19.
受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geologist简称IAH)委托,由中国地质学会发起、中国地质科学院承办的IAH第21届大会,于1988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广西桂林市地矿部科技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并获得圆满成功。 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32个国家的科学家共约450人,其中外国代表240名。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炳熹,IAH主席亚马斯,副主席戴伊·摩  相似文献   

20.
为国际地质学界所注目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XI ICCSG)将于1987年8月31日-9月4日在北京召开。自1929年在荷兰召开首届大会以来,每四年举行一次,前十届都是在西欧、苏联、美国召开的。十一届大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也是在我国召开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世界性地质大会,我国将成为欧美以外的第一个大会东道国;这表明我国地层、地质工作者将跻身于石炭纪地质研究的先进行列,活跃于国际交流活动之中。这次大会将给我国许多有关的地层。地质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促进地质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