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强 《西部资源》2022,(1):10-12
本文根据研究区钙华的形态将钙华分为三类,根据已有钙华沉积机制研究,确定了研究区的钙华类型均为热成因钙华,钙华的堆积形态与热液通道的类型有关.因此钙华可以被认为是寻找硼酸盐矿床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钙华中还富集了锂、钾、铷、铯等元素,表明该地区热液流体对成矿盆地中相关元素富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寻找该类矿床有一定的指示...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中植物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洪刚  洪剑明 《湿地科学》2006,4(2):146-154
近20 a来,人工湿地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净化机理和功能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人工湿地系统之所以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它具有低能耗,低成本,运行费用少和操作简便等优势。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直接摄取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过程中对氧的需求。通过详细阐述植物对水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说明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能力的设想以及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6,(9):43-43
在深达数米的月壤中均匀地含有丰富的稀有气体原子,其中,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氦-3,因为相比目前正加速发展的利用氘和氚反应的热核聚变装置来说,用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比用氚作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反应产生的能量更大;反应主要产生高能质子而不是中子,可减少中子对反应装置的放射性损伤,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而从反应物本身而言,氚本身具有放射性,而氦-3则没有。全世界的年总发电量约需100多吨的氦-3,而月壤中的氦-3可供地球能源需求达万年。因此,开发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对人类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运营投资低、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分类、去除机理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有机废水、氨氮废水、高盐废水、重金属废水及放射性废水等水处理领域的技术进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含有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适宜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九里湖人工湿地含有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水鳖等浮叶根生植物,金鱼藻、马来眼子菜、菹草等沉水植物。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吸收等净化作用,有效降低了九里湖水体悬浮物的浓度、水的浊度,增加了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有效抑制了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混合污水作为二次水源利用,在国内外引起多方面的重视。城市混合污水中含有多种的植物营养素给污水灌溉带来某些肥力效益;对于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污水灌溉还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意义。石家庄污水灌区在我国污灌农业的发展史上居重要的地位。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监测技术的进步与提高,污水灌溉的利弊关系被进一步揭露。特别是近年来对污灌区人体健康状况的普查,为正确评价污水灌溉和探讨污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事实说明现在已有必要来重新认识污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3种人工湿地基质吸附污水中氨氮的性能与基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比较人工湿地的基质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基质的氨氮吸附过程都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27mg/g、6.15mg/g和0.98mg/g;经高钙废渣处理的污水,出水最清澈;高钙废渣对氨氮的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效果最好的高钙废渣进行了模拟人工湿地吸附氨氮的基质柱实验,以高钙废渣为基质的模拟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20%~42%。  相似文献   

8.
成殿海  李鹏 《西部资源》2013,(2):153-156
超贫磁铁矿,是指全铁含量低于现行规定的边界品位(20%),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开发有经济效益,规模较大,易采易选的含铁地质体的统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铁矿资源越来越紧缺,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非传统的铁矿资源。基于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重视低品位、大规模的含铁地质体的研究与利用。本文阐述固阳县西庙地区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Ar2W)地层超贫磁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近年来,在河北省太行山沿线及张家口、承德地区,兴起了大规模开发超贫磁铁矿热潮。这种过去被视为"岩石"的低品位铁矿,在铁矿价格上涨的拉动下,迅速成为一些地方热门开发矿种。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4):79-79
1985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内蒙古发现的"中华麦饭石",经过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分析鉴定与研究,被誉以"神水药山"、"保健石"等一系列美称。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等十八种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比例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王裕宜 《山地学报》2006,24(5):555-561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和最新研制的泥石流流变仪应用,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触变能量、剪切稀化和双屈服应力等流变特征被得到研究。粘性泥石流应力应变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分析表明,泥石流的规模与频率间存在着幂定律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粘性泥石流体在剪切速率区流动剪切段的应力本构关系,应包含滑动摩擦作用的零次项和反映惯性碰撞的平方项,具有屈服应力和剪切膨胀的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和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后,沼泽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 4-N、PO3-4-P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毛苔草沼泽对水中的NH 4-N、PO3-4-P的净化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指数衰减下降趋势,随着氮、磷含量的增加,沼泽湿地对污水净化逐渐变慢,净化所需时间增长,曲线数值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利用磷钼酸晶体与浓硝酸铵直接作用,制备的大颗粒(大于80筛目)磷钼酸铵(简称 AMP),对于卤水低含量(10~(-4)%以下)铷、铯的分离和富集以及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简称 BAMBP)萃取的条件。实验证明:AMP 采用磷钼酸与浓硝酸铵直接作用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颗粒大、透水性好等优点。在柱上交换条件下,铷和铯的吸附量分别为0.2和0.5毫克当量/克。其分配系数分别为:钾0.11、铷21.2、铯>2000。用于组分复杂的卤水以及矿物中铷和铯的分离、富集是一个比较好的交换剂。试验还证明:不用硝酸铵溶液洗脱,仅在试样中预先加入定量的硝酸铵和硝酸混合溶液,可直接将大量的钾、镁等元素分离而铷和铯得到满意的富集。富集了的铷、铯,用碱溶的方法进行溶解,然后采用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为了使整个分析方法更加简化,将一般的交换柱改用经过改制的25毫升梨形分液漏斗,可使交换、分离、碱溶,萃取均在一个容器中进行,试验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解决了 AMP 所存在的缺点,使 AMP 用于分析上的分离更加快速,广泛。从而使一个繁杂、冗长的铷、铯分析,变成了简单,快速,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5。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都江堰市大干沟地震泥石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07-17,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大干沟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堵塞沟道,在强大洪水作用下堵塞体溃决,暴发泥石流,造成2人失踪、大量农田被毁等严重灾害.这是汶川"5.12"地震引起大干沟内山体松动,在后期降雨作用下形成的泥石流,是典型的地震泥石流.这种后发型地震泥石流暴发具有一定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大干沟在强降雨下很有可能再次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并堵塞白沙河、危害公路.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和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后,沼泽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4+-N、PO34--P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毛苔草沼泽对水中的NH4+-N、PO34--P的净化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指数衰减下降趋势,随着氮、磷含量的增加,沼泽湿地对污水净化逐渐变慢,净化所需时间增长,曲线数值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在赏玩奇石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担心奇石特别是矿物类奇石的放射性。科学发展到现在,我们存在这样的疑虑也一大进步。经笔者查阅、请教得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含有放射性,包括太阳和我们的家用电器、电脑、手机、建筑用石材等,都有放射性。当然也包括矿物岩石。但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影体积与八叉树的三维网格模型体素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八叉树结构生成三维多边形网格模型的体素表示,提出了基于投影体积判断体素是否位于模型内部、再利用6-邻接关系快速准确获得模型内部体素的方法,避免了Flooding方法在处理内部封闭空腔时产生的错误.实例测试表明,该文提出的体素化方法能正确处理内部含有空腔的模型,并且效率较高,在三维GIS、地学建模和CAD等体图形学相关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摩尔比为1∶2的Cs2CO3和H3BO3反应得到四硼酸铯样品,用FT-IR和Raman等方法对其溶液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其中的阴离子类型。同时测定了四硼酸铯溶液在298.15 K和333.15 K下的密度、电导及p H,通过298.15 K下的pH测量值和相关硼酸盐平衡常数,计算298.15 K下四硼酸铯溶液的化学物种分布,并对其相互转换反应进行推测。研究表明,298.15 K下四硼酸铯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物种有B(OH)4-、B(OH)3、B3O3(OH)4-、B3O3(OH)52-和B4O5(OH)42-,与Raman光谱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大气运行最根本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部分被反射回太空,部分被大气圈、水圈和陆圈吸收。在大气圈、水圈和陆圈的吸收中,海洋占据了大部分。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一方面使其本身增暖,同时又通过海洋和大气(以下简称海-气)的  相似文献   

19.
大气运行最根本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部分被反射回太空,部分被大气圈、水圈和陆圈吸收。在大气圈、水圈和陆圈的吸收中,海洋占据了大部分。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一方面使其本身增暖,同时又通过海洋和大气(以下简称海-气)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沸石填料的除磷效果,用Fe Cl3沉积法,改性粒径为10~20目的天然沸石,研究沸石的最佳改性条件,以及反应时间、进水磷浓度和沸石投加量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Fe Cl3改性的沸石的除磷率是天然沸石的6.2~12.8倍,最佳改性摩尔质量浓度为3.5 mol/L;当进水磷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改性沸石最佳投加浓度为0.1 g/m L,其除磷率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在8 h后趋于稳定;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大,改性后的沸石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增大,其吸附速率符合班厄姆公式;改性沸石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88)和Langmuir方程(Qm=0.275 6 mg/g,R20.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