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强  叶德书  赵爽  和秀林  杨曼 《贵州地质》2014,31(3):170-174
本文以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用100× 100 m和200× 100 m钻探工程网度分别与200×200 m钻探工程网度进行对比,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份含量及资源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100× 100 m或200× 100 m工程网度都能更好地控制矿体形态、厚度、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勘探网度放稀圈定矿体更为合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务正道地区沉积型的铝土矿床勘探,不能机械地套用勘探工程网度,应根据规范合理加密工程控制,从而满足矿山开采设计和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翁申富  杨武 《江苏地质》2008,32(1):19-24
以黔北遵义团溪铝土矿后槽矿区一矿块为例,用50m×50m工程间距进行施工成果与100m×50m和100m×100m工程间距施工成果,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储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选择工程间距,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黔北喀斯特型沉积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以≤50m×50m工程间距控制矿体并求取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区,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准确圈定矿体的分布范围,通过剖面数据的反演解释,推断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经钻孔验证,配合物探测井,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矿产资源空间位置的研究方法对勘探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开发了基于空间位置关联分析和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隐伏矿体预测的相似-类比理论,通过分析已公开的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数据,获取已知矿种的相关性,进一步对隐伏矿体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数据为样本,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已知矿种空间位置上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该区域矿种的共生和伴生等关联关系,获得隐伏矿体的预测结果。通过与现有成果对比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利用GoogleEarth等可视化的工具进行预测结果展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设计开发了基于空间位置关联分析和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已知矿种空间位置进行关联分析,推导出所在区域矿种的共生和伴生等关系,对隐伏矿体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S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结构,显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井中三分量磁测能较好地判断异常体的性质,进而判断磁性体的方位和空间位置,通常联合地面磁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下矿体赋存情况,确定矿体产状、延伸方向及延深,指导布钻,提高见矿率。笔者主要分析了球体、薄板状体的磁场分布特征,总结磁场分布特征与磁性体的方位、磁化方向、倾斜方向等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研究判断矿体方位、确定矿体空间位置的方法。井中三分量磁测是配合钻探寻找地下深部磁性矿体、了解其赋存情况的有效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海南石碌铁矿某工区ZK1102井,提高了确定地下矿体空间位置的精确度,为继续钻进、终止布孔工作以及磁性矿体的储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晗  陈念 《江苏地质》2014,38(1):147-149
Morrito铁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空间上的厚度、品位有较大变化。利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矿脉厚度、品位的变化系数,对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及开采都有重要意义。对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系数的分析认为,矿体形态变化程度属"简单";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属"均匀";矿体倾向变化大于走向变化,并表现为不明显的方向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掘进巷道前方和回采工作面内部导含水构造准确定位和直观显示在成果图件中。基于原有的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设计定点三维超前探测技术,采用三维物理模拟技术,对煤矿中不同空间位置和形态的导含水构造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其三维视电阻率空间分布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多匝小线圈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收发线圈的法线接近模拟体时,才会产生较明显的瞬变电磁响应信号;不同位置和形态的导含水模型,其视电阻率三维空间等势面范围与其实际体积尺寸基本吻合。在平朔井工一矿19108工作面内部隐伏陷落柱的探测应用中,工作面内部的陷落柱能够在三维异常空间中准确地显示出来,为煤矿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前的地质预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解决井旁矿体的勘探及盲矿的预测问题,探讨了地-井方式激发极化法对于井旁的规则形体(矿体)的激电影响;采用解析投影法,以球体和板状体两种模型为例,遵循"单井—多井"的激电规律来判别矿体的空间位置。最后,归纳总结出地-井方式激电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条件,能够快速判别井旁盲矿体的空间位置。结论指出,合理的施工方式以及适量的观测数据对预测矿体的产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瑞申 《地质与勘探》2012,48(3):479-486
[摘 要]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 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 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 S 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冶结构,显示 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 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 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 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