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格人工增雨防雹人雨弹、人箭弹的安全管理,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人影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工影响天气大部分应用地面火箭或高炮进行作业,而火箭弹(或人雨弹)都是火工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在开展增雨(雪)作业工作时,从火箭弹(人雨弹)的购销、储运、作业等各个环节,如果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执行,极易发生各类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也会给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认真执行人工影响天气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才能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运行,保证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下面从火箭弹(人雨弹)的购销、储运、作业等方面简述有关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3.
贵州作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弹药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试点省份,通过构建集自动化作业装备、数字化采集装置、规范化弹药编码、智能化扫码终端和集约化信息平台于一体的人雨弹火箭弹物联网管理系统,着力提升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一词于2015年11月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题为“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和产业模式,它利用互联网将物与物联系起来,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监控。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电网、物流医疗以及农业等领域。由于强对流天气是造成气象灾害的主要天气类型,为了减少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贵州省地面人影作业次数和用弹量逐年增多。而人雨弹、火箭弹都属于爆炸物品管理范畴,为进一步保障人雨弹、火箭弹的购置、运输、储存、流转及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贵州省快速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庆  李昌义 《山东气象》2005,25(4):F0004-F0004
10月20日11月2日,由6人组成的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代表团赴俄罗斯水文气象局参加为期14天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新技术培训。俄罗斯水文气象局人影管理处、高山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台风所的专家,对人工防雹理论和技术、效果检验方法、防雹火箭弹结构、人影作业组织管理、人工消雾等做了系统的讲解,代表团还参观俄罗斯水文气象局台风所的云室、风塔等。  相似文献   

5.
从37高炮榴弹配用的榴-1式引信和人雨弹的引信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对两者的区别以及人雨弹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人雨弹安全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的一些建议,供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弹药分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37高炮297门、车载式火箭发射架287台,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已达全省总面积的40%。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专用高炮弹和火箭弹的购置、存储、运输、使用和调配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作  相似文献   

7.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的技术特点,在进行防雹作业时,火箭作业点的布设、弹型的选择、防雹作业时机的把握和用弹量估算.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敦化市3305厂生产的人工防雹炮弹质量不符合要求,今年6月份,绥中县在使用这家生产的炮弹进行人工防雹作业中多次出现事故。据绥中县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反映,1991年6月11日午后2时30分至3时许,该县李家乡防雹站  相似文献   

10.
《山东气象》2007,27(1):F0003-F0004
济南市气象局在省局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军地联合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取得显著效益。2006年,济南市先后进行增雨作业20次,出动作业火箭240架次,发射增雨火箭弹968枚,炮弹1131发,作业密度、规模、强度都是济南市人工增雨作业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由航天部第四研究院41研究所设计研制的我国新一代WR-1B型增雨防雹火箭于今年7月15~18日在西安通过国家级鉴定,并将投入批量生产,经专家鉴定认为:WR-IB型增雨防雹火箭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国际水平。现将该火箭的结构、性能及特点简要介绍如下:WR-IB型增雨防雹火箭由火箭弹和发射架两部分组成。火箭弹由发动机、碘化根烟炉和降落伞安全着陆装置等部分组成。发射架由多联导向轨、俯仰方向机构、周角方向机构、电路检测发火控制器和固定底座等部分组成。WR-IB型增雨防雹火箭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列于附表。由表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陕西省人工防雹业务工作的特点,通过对高炮射击特征的分析,利用雹云催化人工引晶数值模拟、陕西省积云的云水含量探测和37 mm防雹弹爆炸的实验结果,寻找一种适合陕西高炮防雹定量化作业的技术方法。提出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的要求,同时贯彻了防雹支撑理论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定量化的参数指标为规范化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多种弹型防雹增水火箭发射装置"进行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有其严格的操作规程,这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千万不能大意.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并结合有关规定,提出在作业时的有序操作步骤和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局部大气实施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等趋利避害的活动。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主要集中在增雨和防雹两个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干旱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占有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行增雨作业、不仅是农业抗旱的需要,而且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的需要,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结合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引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实验的人工冰核浓度等有关参数,将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及回波顶高度(ET)等导出产品合理地应用于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计算公式中,解决了以前人为或间接估计对流云作业区体积及其含水量的难题,提出客观定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用弹量的初步方案,并以其计算的用弹量为主要参数设计火箭作业参数指挥界面.经2005年一次增雨作业应用检验,证明结果切实可行,对节约人工影响天气成本,有效指导对流云火箭增雨防雹作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3个方面介绍增水防雹火箭弹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标识,加强对增水防雹火箭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发射弹的构造,以及火箭发射弹的工作原理,使读者对火箭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XR-05型火箭发射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自主研发的一种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专用装备,是实施人工增雨(雪)、防雹.必备作业工具.发射架主要组件有定向器、主支撑机构、底座等组成,用其装载和发射四种不同型号的火箭弹,并供火箭滑行后飞离发射架,把装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发射到云中预期的部位,实现催化作业目的.车载和地面共发射用一个发射架架体,它是目前国内功能最为齐全的火箭发射架.本文对XR-05型火箭发射架的构造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