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杀死那只鹰     
《地图》2014,(3):12-13
1914年,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战争之初,德皇威廉二世曾得到他的堂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保证——英国将保持中立,但随着局势的变化,法国、俄国等大国都被卷入了战争。英国践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原则,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调整了立场,向德国宣战。  相似文献   

2.
张燕燕 《地图》2005,(5):59-63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他的著名十四行诗《初览查普曼的荷马》中这样写道:“……我的情感 有如观象家发现了新的星座,或者像科尔特斯,以鹰隼的眼 凝视着浩瀚的太平洋……”  相似文献   

3.
缘起高斯镇 温哥华很大,人们以“大温”泛指地界属于温哥华的所有行政区,而高斯镇是这些行政区中最古老的一个,它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温哥华的城市起源地. 1858年,英国人杰克·丹顿(Jack Deighton)被淘金热吸引,带着印第安妻子、一只狗、几件家具和一桶威士忌来到高斯镇,在镇上开了一间卖威士忌的酒馆.很快,喜好交际,舌灿莲花的杰克成了街上的名人,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Gassy”,这就是现在“高斯镇”镇名的由来.后来,声望在外的杰克·丹顿成为了温哥华的酋任市长.如今在高斯镇那座古老的酒吧门前,为纪念杰克·丹顿,竖立着一尊他站在酒桶上的铜像.据说不少醉鬼常在铜像前膜拜他的传奇,幸而清洁工总会在第一时间及时清扫.  相似文献   

4.
《地图》2012,(1):10-11
这幅著名的时政讽刺漫画,由英国画家詹姆斯·吉尔雷于1805年绘制。作者是著名漫画家和版画家,被誉为“现代政治漫画之父”,他的蚀刻版画以极强的政治和社会讽刺性风靡欧洲,而这幅画则是刨下吉尔雷作品拍卖最高价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徐超 《中国测绘》2008,(3):60-61
英国政府5月16日推出一项名为“噪音地图”的在线服务。英国网民只需点击鼠标即可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大致噪音污染程度。英国官员希望,这一地图能帮助人们直观了解身边的哚音污染状况,推动制定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污染。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无从查考,但第一个吃转基因土豆、鲤鱼和蕃茄的中国人被我们找到了。直到现在,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论点仍很流行。下面这个在欧洲很流行的故事很“经典”:一天,医院里接收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他每天都像上了弦一样不停地绕圈,在房间中走来走去,经过检查,病源在于他爱吃的猪肉来自添加了“运动基因”的瘦肉型猪,结果猪肉这种基因就永远留在了他身上。不久前,很多报刊都引用了英国一教授有关小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引起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的报道作为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证据。转基因食品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记带着问题走访了几位吃过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英国卫星公司Inmarsat又一次名声大噪。 这一次,是因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发布了失联16天之久的马航MH370航班已“终结”于南印度洋的声明。而认定航班“终结”的唯一证据却只有这家公司为马方政府提供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8.
在“月球大使馆”会议室里,李捷指着月球仪向本报记者解释他销售月球土地的“道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说:“我的务实跟大家有 5到10年的差距。”李捷是谁? 一个超越大众想象力公开“叫卖”月球的人。他的正式身份是“北京月球村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10日讯 中印边界问题资料中印边界共长约二千公里,全部未经划定。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是英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英国对中国西藏地方抱有侵略野心,极力制造西藏的“独立”或者半“独立”状态,以便把西藏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英国还以印度为基地,广泛地向中国的西藏地方甚至新疆地方进行领土扩张。英国并不断纂改地图,致使中国和英、印出版的地图对中印疆界画法的出入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陈晋 《今日国土》2011,(2):42-44
有一种误解,以为毛泽东读史,只读中国的,对外国的,他不大了解。其实,毛泽东也喜欢读世界史,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头、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  相似文献   

11.
石涛 《中国测绘》2003,(2):41-41
谈起地图,人们通常认为一定是精确依照客观事实绘制出来的。但《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可不这么认为,他用整整一本专著来修正人们的传统看法。他斩钉截铁地说:“地图作为一种神话,……贩售价值与野心。”这话猛一看会吓一跳,但只要深入想想,就会发现伍德先生说的一点不错。我曾经在笔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地图必然是一个历尽沧桑的人不想说话时的交谈对象。”写下这句话时,我刚刚结束了一次在英国北部湖区的旅行,在离奥斯湖不远的小镇潘雷斯的一家旅馆里下榻。在旅馆餐厅吃饭时,我看到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彩色地图,继而…  相似文献   

12.
黑马 《中国测绘》2011,(1):26-31
天涯海角康沃尔 外国人估计来康沃尔旅游的不多,因为这里没有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但这里却是英国人蜂拥而至的度假胜地.皆因为这里有英国难得的亚热带气候和温暖的大西洋海水沙滩.还有所谓英国的“天涯海角”-Land’s End。这里是英国的西南角顶端,树有标志牌,引得人们纷纷在此留影。  相似文献   

13.
乐高50岁了     
《地图》2008,(2):F0003-F0003
1932年,一位丹麦木匠创立了乐高公司,最初的产品是木制玩具。1934年,他将“Leg”和“Godt”(丹麦语“玩得好”)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安云 《地图》2006,(3):90-97
“……有多少努力、希望和计划都随着这两艘战舰沉入了大海。”“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15.
程船 《地图》2014,(2):10-11
作为岛国,英国拥有漫长的、海洋风最活跃的海岸线,这使得它成为海洋风力发电的大国。在距离英国肯特和埃塞克斯海岸20公里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伦敦阵列”(the London Array)已经开始捕捉海上的微风。“伦敦阵列”位于泰晤士河口——泰晤士河汇入北海的地方,总发电量达到了惊人的630兆瓦,足以为50万户家庭供应电力。  相似文献   

16.
评选“最伟大的外来统治者”这个话题,在印度可能算不得十分敏感,毕竟在这块土地上,波斯人、阿富汗人和中亚突厥后裔莫卧儿人,都留下了丰功伟绩.若论及英国人则有点尴尬,因为也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给印度带来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甚至可以说,是英国人一手造就了现代印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而且今天印度的地理观念,仍受益于殖民时期的西方旅行者.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发布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发电量的20%。另外,“白皮书”中还着重谈到,英国有丰富的资源,同时,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开发不断取得进步,从而认为风力发电将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英国政府的上述目标虽已被许多方面接受和  相似文献   

18.
巨周 《中国测绘》2008,(2):52-59
詹姆斯·库克(1728-1779)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太平洋和南大洋的探险家;被誉为“18世纪以至今后任何世纪所能产生的最有能力、最负盛名的航海家”。从1768年7月到1780年10月他先后3次率领探险队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探险活动.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举世瞩目的环球航行。尽管库克没有寻找到大英帝国梦寐以求的南方大陆,也未能从太平洋打开通向大西洋的西北航道.然而这3次航海活动却为尔后英国在太平洋的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人类在太平洋海域的考察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翟涛 《地图》2005,(6):30-33
今年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人海权意识觉醒的历史时刻,因此全社会都在反思500多年前的东西方大航海动机,后果的异同,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初,英国退役潜艇军官孟席斯提出了“郑和首先发现新大陆”的骇世新论之后,全球范围内勃发了一场“郑和热”。  相似文献   

20.
刘伉 《地图》2006,(1):52-53
麦哲伦是世界著 名的探险家,在西方近 代的地理发现史中,他 的地位或者说“知名 度”应该仅次于哥伦 布。按照西方人行事的 惯例,应该会有一批以 他的姓氏命名的地名。 但是,其“待遇”之 “不公”,令人感到 十分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