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于水产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 :病害严重、养殖对象的规格和品质下降、死亡率增高等[1]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养殖容量有关[2]。养殖容量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本文拟就养殖容量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1定义容量来源于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 [3],也称容纳量、负荷力等。容量有环境容量、生态容量和养殖容量之分[4]。对于养殖容量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Garver和Mallet于1990年将…  相似文献   

2.
养虾池半精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养殖容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虾病的困扰 ,养虾业近几年来一直未见有较大的起色。人们也试验了各种不同的养虾模式 :混养[1]、地膜养虾[2]、地下卤水养虾[3]、充气养虾[4]、卤水淡化养虾、封闭式养虾[5 ,6]和高位池养虾[7]。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这些模式往往只适合于一定的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当具备某些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特定模式的养殖。实际上 ,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高产量造成的。高密度放苗和大量投饵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养殖容量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养殖产量在世界水产养殖业和我国渔业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加大。由于各养殖户分散经营和管理 ,对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缺乏总体规划 ,使一些科技性的指导贯彻不到生产中去 ,致使养殖布局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养殖容量超过了水域的负荷力 ,导致养殖水域污染加重 ,底质恶化 ,水产品质量下降 (种质退化 ) ,赤潮频发 ,养殖病害蔓延 ,有时还会发生已被污染的海水直接返回的二次污染等严重问题。各种病原微生物只是养殖病害的直接诱发因子 ,而促使养殖品种发病的间接因素同样重要也更为复杂。根据生态学上耐受性定…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养殖产业规划滞后和养殖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若干问题。简要介绍"浙江省重点养殖海湾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研究"的立项背景和研究目的,鱼类、贝类和大型藻类的养殖容量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展示了近海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的研究思路,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一个范例。海水养殖的长远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沿岸生态环境、资源与环境的和谐是支撑海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总结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管理取得的进步并指出尚存在的问题。针对海水养殖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海水养殖业的规划管理和海水养殖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卤虫(Artemia)又叫卤虾 ,卤虫子或丰年虫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耐高盐的小型低等甲壳类动物 ,全长1.2~1.5cm ,卤虫天然栖息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 ,按水中的离子成分来分有氯化钠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和钾盐型[1]。卤虫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 ,而且生长和繁殖速度快 ,很容易培养。美国专家对24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定 ,表明卤虫是仅次于大马哈鱼的最适于养殖的水产经济动物 [2]。卤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丰富的 β 胡萝卜素、核黄素等[3]。卤虫不仅在水产动…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高质量基因组DNA的简便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明云  张海琪 《海洋科学》2002,26(10):15-17
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AFLP、微卫星等都是以DNA为研究对象 ,而高质量DNA的简便快速提取是至关重要的 [1]。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 cea(Richardson))曾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洋渔业对象之一 ,也是目前闽浙两省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近年来养殖大黄鱼普遍出现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弱、性成熟提早、个体小等生物学性状退化的现象[2]。为了从DNA水平上研究大黄鱼遗传多样性 ,为养殖大黄鱼种质的改良和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我们首先要从大黄鱼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核糖体RNA转录间区域的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沿海海域 ,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养殖贝类之一。近些年来 ,广泛的半人工采苗 ,人工育苗及苗种转移等养殖活动增加了各种群间的交流 ,从而给各种群种质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带来一定困难 ;同时 ,近几年来扇贝的养殖业出现了病害流行、养殖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使人们迫切要求进行优质良种的培育 ,而这两方面的工作都要求对各种群的遗传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和研究。近些年来 ,运用等位基因酶电泳方法开展了栉孔扇贝的遗传变异研究[4],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 ,但由于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中投喂频率增加,投饲量增大,消毒剂和药物滥用等带来了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养殖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因素增多,病害滋生,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2]。因而寻求节约减排、安全高效、抗逆抗病抗应激的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3]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Temmick et Schlegel),俗称白 ,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1]。日本黄姑鱼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工作,日本在198…  相似文献   

10.
臭氧在卤虫卵孵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小明  刘淇  王群  李健 《海洋科学》2002,26(6):68-71
臭氧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灭菌、消毒、净化水质的作用 ,并且它在水中可迅速分解为氧气,不会造成对水体的污染[1,8,9],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消毒剂” ,因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臭氧对养殖鱼类的毒性及水体的杀菌效果等方面[5,6,8] 另有报道臭氧影响微藻中的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含量[7]。有关臭氧对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仅见有孙广明等[2]报道 :利用臭氧处理过的水进行卤虫卵孵化,可使其孵化率提高10%以上。但有关卤虫卵孵化的最佳臭氧浓度、臭氧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成活率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