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利用50个Ⅰ型Seyfert星系的L(H_β)、H_β谱线的零强度宽(FWZI),以及假设吸积物质流模型,求出它们核的质量、热光度和临界光度(Eddington 光度)。发现这样会构成低红移QSO-Ⅰ型Seyfert-Ⅱ型Seyfert的星系核质量分布的序列(图1),Ⅰ型和Ⅱ型Seyfert星系的热光度与临界光度的比值的直方图,也有一个较大的重叠(图2)。再用讫今有的38个Ⅰ型Seyfert星系的X射线光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 L_(x(2-10keV))∝M,L_(x(2-10keV))∝(FWZI)~2,利用球吸积模型对结果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借助HST高分辨率观测图像所分离的Seyfert星系核的光学光度,以及IUE观测的紫外流量,来推算Seyfert星系核的大蓝包特征谱指数(α)(Fν~ν-α)并进行统计。发现样本的平均谱指数是-0.55,比Sloan数字天空巡天(SDSS)类星体合成谱幂律拟合谱指数(0.46)要小,更接近于经典吸积盘理论所预测的光学—紫外谱指数(-0.3)。尽管谱指数分布仍然较宽,但与星系总辐射所推测的大蓝包谱指数αT相比,大多数天体都有所降低。另外发现,相比Ⅰ型来说,SeyfertⅡ型星系核大蓝包特征谱指数的降低有异常的大,可能与星系盘上紫外辐射在Ⅱ型总辐射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活动星系核 (Seyfert星系 )统一模型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Seyfert1和 2型星系的差别不仅仅是视线方向上的不同 ,星系的环境、演化、星系核的活动等在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新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发现Seyfert 2型星系中宽线区存在和星系核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一些核活动较低的Seyfert 2型星系中 ,宽线区很可能不存在 ,即可能存在所谓的“真正”的Seyfert 2型星系。  相似文献   

4.
星暴和活动星系核之间的联系是活动星系研究领域最重要、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Seyfert星系由于距离较近、数目较多和相对低的核活动,已成为研究星暴和活动星系核之间联系的理想天体。综述了活动星系核中存在星暴的观测证据和Seyflert2型星系核区星暴活动的最新研究结果,着重讨论了存在两类Seyflert2型星系(一类是被遮挡的Seyfert1型星系,另一类是“真正”的Seyfert2型星系即不存在宽线区的Seyfert2型星系)的可能性.通过比较具有和不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lert2型星系在红外、射电、光学和X射线光谱性质的差别,发现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ert2型星系在本质上和Seyflert1型星系是同一类天体,差别只在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而不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ert2型星系是一些星系核活动较弱而星暴活动占主导的天体,这些星系从射电、红外、光学到硬X射线,都具有和星暴星系相似的性质。由于这些星系中核的吸积率将比Seyflert1型星系低近两个量级,因而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些没有宽发射线区的Seyfert2型星系,即所谓的“真正”Seyflert2型星系。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天文学进展》2001,19(2):231-231
连续谱辐射是研究活动星系核结构主要手段之一,谱型,光变,偏振是表征连续谱性质的最主要内容,活动星系是的最主要特征是几乎覆盖了整个电磁波波段,且有着大幅度和快速时标的光变,主要评述了活动星系核从射电到γ射线的全波段性质,观测对活动星系结构核的物理限制及现存的物理模型和解释,并指出了将来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活动星系的红外辐射作了一般介绍后,着重介绍了IRAS发射后存活动星系红外辐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包括作为恒星形成和Seyfert活动指示的红外色余和作为Seyfert选择的红外谱指数以及作为类星体前身的超亮红外星系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表的是用北京天文台6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进行发射线星系物端棱镜巡天结果的第四篇文章。文中的表1包括100个发射线天体,其中的96个是发射线星系;其余的对象有3个行星状星云,1个发射线星。在这些发射线星系中,属于s,sd型的有69个,d,ds型的有27个,分别占72%和28%。除了4个已知的Seyfert星系之外,至少还有5个也可能是Seyfert星系。这些发射线天体中的23个是IRAS源,它们都与具有强发射的现象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丁利  刘当波  尤峻汉  陈磊 《天文学报》2007,48(2):130-138
类星体与赛弗特Ⅰ型星系中观测到很陡的巴尔末减缩,与传统的理论预言相矛盾.这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困惑.如果活动星系核的宽的氢线是产生于“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这一难题就可解决.搜集了过去已发表的近百个有巴尔末减缩观测结果的类星体与赛弗特星系源,并采用“Cerenkov线状辐射”这一新型辐射机制的线强比公式完成了对观测的巴尔末减缩的理论计算.理论与观测符合很好,这是活动星系核宽的氢发射线主要起源于“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的一个重要证据.如果这一结论最终获得肯定,将大大改变人们对活动星系核物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369个在四个波段上都被探测到了的IRAS亮星系为依据,讨论了星系的IRAS颜色。根据IRAS颜色对它们做了分类,用简单的双黑体模型,可以很好拟合绝大多数IRAS亮星系的辐射。  相似文献   

10.
窄线Seyfert1型星系(NLS1)作为活动星系核的一个小类,由于其X射线等高能波段上独特的观测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详细描述了NLS1在观测及理论上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其主要模型作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光谱对这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Chandra卫星的部分观测结果为例,简要介绍了几类不同类型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进展:(1)宽吸收线类星体APM08279+5255(z=3.91)的X射线谱分析,以及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概况;(2)Seyfert星系NGC 4151延展X射线发射问题的解决,及NGC 1068X射线辐射与光学波段的高激发态发射线([OⅢ]λ5007)有很强相关性的发现;(3)6个BLLac天体样本的X射线环境分析;(4)射电星系X射线喷流的观测等。  相似文献   

12.
最近XMM—Newton观测到了Seyfert 1星系,NGC3783,除存在着6.4keV的铁Kα发射线外,还存在着很强的7.0 keV的铁Kβ发射线,且两者之间的等值宽度(EW) 之比难以由传统的“光电吸收-莹光机制”来解释.利用尤峻汉等人提出的Cerenkov线状发射机制可合理解释EWKα/EWKβ.给出了详细的模型考虑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活动星系核中产生铁K线的机制不只有莹光机制还有Cerenkov线状辐射机制.两者共存于活动星系核(AGNs)中,而且以Cerenkov辐射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际紫外探测器”卫星(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Explorer,简称IUE),评述了IUE发射十年来在类星体紫外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类星体连续谱中的3000埃隆起,可用巴尔末连续的复合辐射来解释,但也不能忽略FeⅡ线,高阶巴尔末线及光厚云的贡献。对100—10000埃的大隆起,通常认为由类星体中央大质量黑洞周围吸积盘的热发射产生。类星体紫外谱指数随红移增大而变平,则可能暗示着大隆起的演化,但也可能是大红移类星体选择效应的影响。类星体紫外发射线CⅣ的等值宽度与连续谱背景光度之间存在的很好的负相关性,即所谓的Baldwin效应,是连续谱光度与电离参量相关的结果。在切仑柯夫线辐射理论的框架下,紫外发射线Lya相对于CⅣ线的微小红移,正是理论预言的切仑柯夫红移值。由此,估算出第二能级的粒子数布居R_2。对3C273及0916 558的具体估算表明,这两个源的宽线云中HI区温度分别为9000—12000K和10000K,这些温度产生的黑体谱的峰值波长位置恰好在3000埃附近,为解释3000埃隆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宽波段能谱结构讨论了四个PG类星体的红外辐射机制.结果表明,在产生红外连续辐射的可能机制中,非热的、具有幂律特征的辐射和被核光度加热的“核尘埃”的热再辐射是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对于高光度的活动星系核,它的主星系的红外辐射及恒星形成区的红外辐射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5.
活动星系核的高能辐射机制研究对于揭示其结构和演化特征以及中央驱动之迹具有其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随着活动星系统结构模型研究以及其高能连续谱观测的发展,解释活动星系统高能辐的非热致电子级联模型得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1部份,描述从SAS-2卫星得到的能量大于100MeV的宇宙Υ射线数据来证认有Υ射线的活动星系核。11个类星体、3个BLLac天体和1个射电星系的Υ射线辐射已得到证认。 本文第2部分描述活动星系核对河外Υ射线背景辐射的影响。SAS-2的Υ辐射数据,已被用来测定类星体和赛弗特星系的Υ辐射绝对光度与光学绝对光度间的函数关系,并由此导出它们对河外Υ射线背景辐射的贡献。我们指出,类星体(B<20)、赛弗特星系(1型和1.5型)对35—100MeV能量范围的弥散Υ射线背景辐射有相当大的贡献(59%)。由此我们得出河外Υ射线背景辐射可能是由类星体和赛弗特星系这类活动星系产生的结论。 本文第3部份我们对3个有Υ辐射的活动星系核综合其Υ波段和其他波段的数据,以探索这些天体辐射的发射机制。这些综合的数据对发射机制给出严格的限制。我们指出,对这3个天体的数据,与同步自康普顿模型(SSC)的预计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观测表明,富星系团内存在着大量的高温热电子.它们将与微波背景光子相互作用.本文考虑了星系团集合使微波背景辐射产生的畸变.我们的理论估计表明,富星系团集合的高温热电子散射背景光子,使背景辐射谱偏离黑体辐射谱.在背景谱的维恩区,畸变小于2.74K黑体峰值强度的1%,这个结果与最近COBE卫星的探测结果是一致的.没有得到Matsumoto所探测到的在700μm附近有相当于黑体谱峰值强度10%的重大畸变.星系作为微引力透镜,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不可能探测得到.星系团内热电子的轫致辐射在微波波段更弱.  相似文献   

18.
红移、中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是活动星系核演化的重要参数.利用反响映射法计算了172个类星体和Seyfert星系样本的中心黑洞质量,并分析了中心黑洞的质量、红移、爱丁顿吸积率的分布,进而验证了从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Seyfert1 .9星系NGC52 6A的Chandra观测结果。高分辨率的图象第一次发现两个软X射线核 ,两核所在方向看起来与中心吸积盘垂直、沿喷流方向。谱分析再次证实NGC52 6是一个X射线“平谱源”。两套辐射模型均可很好拟和X谱 ,其一由一个热成分和两个吸收成分组成 ,表明中心核区必定被严重吸收、导致X谱变得平坦 ;另一个由两个热成分和一个反射成分组成 ,与新发现的双软X核一致 ,并同样能解释平谱现象。要从两者之中作出正确选择 ,需要光学偏振观测。  相似文献   

20.
Balmer发射线是研究星际无碰撞激波物理性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星际无碰撞激波的Balmer发射线包括宽线和窄线两个明显的成分.通常认为,这种双线成分是与激波联系在一起的,宽线产生于激波前慢中性粒子与激波后高能质子的电荷交换,反映了激波后粒子的热运动状况,而窄线则产生于激波前慢中性粒子的激发,反映了激波前粒子的热运动状况.但是,近来更细致的观测和理论计算表明,超新星遗迹中Balmer发射线的双线结构很可能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与激波速度和电子-质子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将讨论影响Balmer双线结构的各种因素,并讨论Balmer双线结构在超新星遗迹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