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 (归来庄式 )、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 (磨坊沟式 )、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 (点 )组成 ,矿种以金为主 ,伴有银、铜、铁矿化 ,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钾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 ,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 ;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 ;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 ,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钾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钾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铜石杂岩体隐爆作用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继归来庄大型金矿床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卓家庄特富金矿床及磨坊沟、梨方沟、贺山庄等具层控特征的金矿床,构成了铜石金矿田。这些金矿床的形成与铜石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或隐爆作用密切相关,分布于岩体边部的隐爆-侵入角砾岩是金矿床的载体,成为寻找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对沟金矿矿床的勘查、开发与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工业类型属石英脉型金矿,北西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对在中条山西南端广泛分布的涑水变质杂岩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期 ,辽宁地质勘查院在大连普兰店市元台镇金厂沟地区在岩金普查价过程中发现了“红土型金矿”。该金矿主要赋存于原生金矿体附近的残坡积红土中 ,分布面积较大 ,金品位较高 ,通过专家鉴定论证 ,确认为“红土型金矿”。该类型金矿为辽南首次发现 ,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红土型金矿”是在外生作用条件下 (主要为风化作用 ,包括天然水、空气、生物、温度、化学反应等 ) ,先成含金地质体被加以改造 (红土化 ) ,经沉淀富集于风化剖面的有利部位而形成的表生金矿。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的大型红土型金矿是 1980年澳大利亚的博丁顿金矿 ,在国内 ,从 …  相似文献   

7.
胶西北NNE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张家断裂为胶东东北部NNE向弧形控矿断裂的伴生构造,断裂沿走向、倾向具波状变化,发育有倾斜擦痕,并有厚度0.3~0.5m灰色、灰绿色断层泥。已发现中型金矿张家金矿、小型金矿汪家沟金矿即赋存于该断裂之中。研究发现张家断裂弧形构造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的区域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矿床沿断裂走向大体以2~3km等距分布;在弧形断裂弧顶西侧300~500m为“河西式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与东侧“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对应分布。  相似文献   

8.
杜家崖金矿,是我局第三地质队在胶东地区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中首次发现的新类型金矿。矿石主要特征含金丰度低,为2.35×10~(10),金矿物微细,显微金(6.5μm 以上)占总金量的3.33%、而次显微金和胶体金(0.5μm 以下)占总金量的96.67%,载金矿物为褐铁矿。该类型金矿完全不同于我省目前已发现的焦家式或其他类型金矿床。配合柱浸可浸性提金试验,对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该矿是一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西灶沟铅锌矿,经河南省地矿厅第二地质调查队详查评价,证实为一中型铅锌矿床,并发现金的单独矿化。科研所提出该矿床是一个金矿新类型,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该类型金矿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为小型矿床,品位中等,以银金矿为主。金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中,与铅锌矿关系十分密切,多产于铅锌矿体中。该类金矿在区域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祁雨沟式金矿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斑岩钼(金)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本文从构造角度论证了含金角砾岩带在宏观上受北西向褶皱构造控制,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运矿通道和容矿场所。上述四种类型金矿实质上是同时、同源,同成因形成于不同空间的多型一体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都兰县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矿石类型为少硫化物微细粒浸染型含金矿石,本文探索了金精矿的浮选条件与药剂制度,通过选矿试验研究,根据金精矿的处理方式,确定该金矿的浮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金厂沟红土型金矿在辽南地区属首次发现。该金矿为改造红土型金矿,产出于原生矿体之上或其附近的残坡积红土中,划分为三种类型:残积型、坡积型和残坡积型。矿体总体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开发利用前景较好。根据矿体出露形态特征、地质特征及初步取得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勘查评价工作手段、工程网度及工业品位指标的选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目前金矿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赋金层位和岩性、金矿类型等方面概述了金矿地质现状,在广西50多个县内已发现金矿床、矿(化)点三百余处。在已探明的储量中,有57%左右的金矿产在寒武系中;三叠系的各类型金在预测储量中占45%左右。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金矿床。依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矿化特征将广西金矿分成二个大类,七种成因类型九个亚类。本文还对各类型金矿特征作了简介,叙述了各类型金矿找矿的新进展并划分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陕西凤县柴蚂金矿2-2矿体矿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蚂金矿与特大型金矿——八卦庙金矿毗邻,其金矿类型、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均与八卦庙金矿有惊人的相似性,属于"八卦庙式"金矿。该矿床共分为5个成矿带、20条主要矿体。文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2-2矿体在垂向和横向上矿体厚度与品位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垂向上2-2矿体矿化中心处于1490中段附近,同时在横向上矿体平均厚度与平均品位具负相关关系,而且具有膨大缩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宁省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省内金矿划分为 4个成矿系列组合, 5个成矿系列类型, 7种成矿系列, 13个亚系列和 17个矿床(式)类型,并阐述各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及规律,为金矿的预测和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厂沟金矿是辽宁地质勘查院在检查金重砂异常过程中发现的,它的发现过程既简单,又很有启发作用。地勘院在研究筛选1999年项目过程中,对辽南地区的金化探异常和重砂异常进行踏勘检查,在检查金厂沟重砂异常时未发现明显矿化,仅在辽河群盖县组地层中发现了大理岩硅化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杜家崖金矿的简况,发现经过,化探工作的应用及效果和找矿标志等,从而说明杜家崖金矿是在无采金和淘金史的“空白”区,由化探方法发现的有一定工业意义的新类型的金矿。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东地区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新探明金资源储量1 500多吨,发现了千吨级金矿田。研究指出: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形成于同一地质时代,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主要有2类赋矿围岩,受3种成矿构造带控制,有4种主要蚀变类型。"岩浆热隆、流体活动、伸展拆离"是导致胶东大规模金矿形成的三大关键要素,早白垩世地幔隆起引起壳幔同熔型伟德山花岗岩强烈活动,诱发大范围流体活化和广泛的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创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提出焦家式金矿不同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其他类型金矿。认为金矿在倾斜方向上主要沿控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阶梯式"分布型式,在胶东地区已探明和开采的浅部金矿(第一台阶)之下还会有第二、第三个成矿台阶,胶东主要成矿区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牟平邓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格庄金矿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式富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邓格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为金矿的有利成矿部位,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进一步查证地球物理、化学异常,以期发现新的金矿远景区,进而指出了深部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