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推进,城市居民通过居住迁移进行住房调整的行为日趋频繁。居住迁移作为城市空间分异和重构的微观机制在城市地理学、住房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考察居住迁移的发生概率和驱动因素,较少论及居住迁移中的区位选择。论文基于2018年“上海市居民住房和生活空间调查”问卷,采用生命历程和时间地理学视角,刻画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轨迹,并使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居住迁移前后居住区位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的主要区位选择为跨环线向外迁移,但不同世代、不同户口、不同住房产权的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有较大差异。生命历程中的年龄、可达性中的工作单位区位以及住房属性中的产权性质都是影响居住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邻里作为城市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空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住迁移的普遍发生,邻里环境与居民幸福感关系更加复杂。人们对邻里环境的偏好和选择受到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的影响,但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邻里环境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论文基于广州市的调查问卷数据,选取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有居住迁移行为的712个样本,并按生命历程阶段分别构建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邻里环境对个体幸福感影响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存在差异,邻里公共环境的整洁性更有助于提升青年早期的幸福感,邻里关系的和睦性更有助于提升老年阶段的幸福感,而设施的便利性在整个生命历程阶段都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居住迁移对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在中年和老年阶段更加明显。随着迁移时长的增加,感知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客观邻里环境的影响不断削弱,邻里环境的改善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短距离迁移居民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影响因素于户籍之间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望保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7,26(5):1055-1066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居住迁移率大规模增加,成为城市重构和社会空间分异的基础动力。利用生命历程理论,通过家庭问卷调查,本文使用事件史模型动态地模拟了居住迁移,并比较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居住迁移影响因素的差异。整体来看,1980年以来年均居住迁移率呈上升趋势,外来人口的年均居住迁移率要比本地人口高。住房性质、婚姻变化、工作变动、居住区位和年份等变量都显著影响居住迁移,反映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市场和分配环境、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对居住迁移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户籍间的差异明显,工作地区位的变动导致通勤成本的变化是外来人口居住迁移的最显著影响因子,而家庭生命周期和住房特征变量是本地人口居住迁移的最显著影响变量,反映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居住区位对本地人口的居住迁移影响显著,内圈层居民的迁移率相对较低,而居住区位变量对外来人口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居民居住—就业选择的协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居民在住房市场上的迁居决策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迁移决策,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和演化的重要微观因素。本文以2009 年北京市城市居住环境评价和偏好选择抽样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居民居住迁移和工作迁移决策的协同性及其异质性,结果发现:居民居住迁移决策和工作迁移决策是一个存在正向相互联系的协同决策过程,而非两个独立的决策过程;居住迁移和工作迁移决策的正向反馈强度随着微观主体住房产权、户籍和家庭就业结构等状况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非北京市户籍、租房户和单职工家庭居民的居住迁移和工作迁移的正向相关关系要显著大于有北京市户籍、购房户和多职工家庭居民,并且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其居住迁移决策和工作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也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居住迁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不过,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居住迁移的格局和影响因素,较少考察居住迁移的后果,尤其是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前后的社区环境变化。研究基于北京市一项居民居住迁移的追踪调查,采用统计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民个体微观层面在迁居前后的社区综合设施可达性、可步行性、区位、主观感知的社区环境特征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居住迁移前后居民社区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在居住迁移后社区环境有所改善,相关变化受到生命历程事件、住房调整、迁居原因及家庭和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的分阶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住房制度改革划分为起步、房改售房和住房市场化3个阶段,利用大规模的入户调查资料,分析不同阶段城市居民的居住迁移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广州市年均居住迁移率呈波动上升趋势,1998年货币分房政策的实施引发大规模的居住迁移,导致城市空间大规模重构;利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工作单位变动、住房产权和住房性质选择等都显著影响居住迁移,但不同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起步阶段的居住迁移仍是制度安排下的被动迁移;市场化阶段的居住迁移自发性增强;房改售房阶段两种体制并存,居住迁移行为相对更复杂.随着住房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增强,家庭生命周期因素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对居住迁移的影响将会增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广州城市社区居民出行行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曹小曙  林强 《地理学报》2011,66(2):167-177
基于行为主义的视角,从微观的社区层面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选取广州市的3 个城 市社区作为案例,以218 个样本数据库为基础,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分别建立两个结构方程模 型,拟合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其中居民出行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分析居民属性、居住 区位与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等出行偏好之间的关系。居民出行决策的结构方程 模型则模拟居民的出行决策过程。结果显示:居民之间由于自身属性不同在出行选择和出行偏 好上存在差异,居民出行行为中居民属性和居住区位是根本,出行目的是关键,居民出行行为可 以概括为“属性决定目的,目的影响行动”。此外,居民的出行行为有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决策 路径,居民的出行决策过程可以解读为性别决策子系统、年龄决策子系统、收入决策子系统和居 住区位决策子系统等4 个决策子系统,各子系统中路径作用的不同使居民属性和居住区位对居 民出行决策产生多重多向的效应,在复合系统的影响下城市社区居民表现出差异化的出行 行为。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张文忠  刘旺  李业锦 《地理研究》2003,22(6):751-759
在对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现状和居民个人居住区位选择偏好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居民居住空间偏好以及居民个人属性特征与居住空间偏好的关系。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城北明显高于城南,居民购房也多倾向于选择城北;从居民居住空间偏好看,三、四环之间仍是居民购房的首选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周素红  邓丽芳 《地理学报》2010,65(12):1454-1463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研究个体活动时空关系为重点的时间地理学研究也得到发展。T-GIS 能较好地反映和记录个体活动动态过程,为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住房与就业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的演化,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也发生变化,居民微观行为和日常活动组织及社会空间的研究正成为解释城市空间重构及其机制的重要研究视角。本研究结合T-GIS 和时间地理学基本理论,以广州市为案例,利用居民出行日志的问卷调查数据,开发基于ArcGIS 的居民行为链时空分析工具,揭示了典型时间断面居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居民日常活动社会分异的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居民出行行为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城市中心区在一天不同时间都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成为居民日常活动中各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拓展,改变了部分居民特别是居住在外围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居民的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低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长,但日常活动的活动空间最小,人均月交通费用最低,主要活动空间位于城市中心区和部分传统单位生活区周边;高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短,其活动范围却最大,主要活动空间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均月交通费用最高;中阶层的活动空间相对均衡,交通费用适中。这种时空关联性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居民的日常活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关系,拓展基于日常活动过程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及交通需求评估,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借助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空间形态及面积等特征的比较,揭示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试图将基于人口属性、设施供给的社区分异研究拓展到基于日常行为的居民对城市空间利用的社区分异。  相似文献   

11.
Multiple Residence and Cyclical Migration: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 a result of restrictive time-space bounds in viewing migration, surprising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empos and rhythms of geographical mobility in America. We discuss limitations of the conventional definition of migration and develop a life course framework of multiple residence and cyclical migration. Results of an Arizona-based case study reveal that multiple residence is common and more diverse than the annual influx of elderly snowbirds. Coming to grips with multiple residence and recurrent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s a fundamental challenge in population and migr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与居住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庆喜  李诚固  刘仲仪  胡述聚  刘倩 《地理研究》2018,37(11):2249-2258
基于长春市790个居住小区、178所小学、301家社区医院、1681个公交站点等空间数据,引用核密度估计、Riley's K函数、同位区位商等分析方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形态格局、集聚特性、“临近性”关系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与居住空间分布的形态格局差异显著,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核心—外围”网点数量的分布特征趋同性与分异性并存;其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与居住空间均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但集聚的规模与强度差异明显,二者空间分布的协调性程度仍需提高;第三,从分布的空间关系来看,居住小区具有较为明显的“临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倾向,但反之不明显,整体呈现出空间格局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进入城市时代以来,居住环境与居民健康的联系愈发密切,尤其在“流动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居住迁移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论文结合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研究法,系统评述居住迁移影响居民健康问题的最新进展。研究发现:① 近15 a来,该领域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多,关注度持续上升;文献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不同地区的研究内容存在显著差异。② 主要研究对象由“同质性群体”向“异质性群体”转变,从“一般性群体”向“特殊群体”转变;研究方法由数理统计向混合研究、综合应用转变。③ 研究视角经历“人口迁移—个体健康”“居住迁移—环境—个体健康”与“迁居轨迹—环境演变—个体健康发展”等3个演变阶段。④ 近期研究重点有:迁居行为与儿童健康,迁居时空特征与身心健康,住房生涯与身心健康,邻里环境、累积剥夺与健康发展等。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注重“整合性”分析;关注城市内部迁居行为和多次迁居轨迹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扩大迁居引发的“环境”因素(如居住隔离、社会分异、职住空间错位等)研究;更多关注迁居对二代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的影响,侧重对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大“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建设力度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基于国家“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使用高德地图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栅格分析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覆盖特征进行判断,对住宅小区与各类设施的空间匹配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有所差异,既与住宅小区的集聚分布有一定关联,又体现了不同设施的属性特点。(2)不同类型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宅小区“15分钟生活圈”的覆盖率有一定的差异,以公交站点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出行的覆盖率最高,便民商业设施中超市、果蔬店、理发店等日常服务设施的覆盖率相对高于银行、电讯营业厅等设施,教育设施中幼儿园覆盖率最高,其次为小学,中学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医疗设施服务覆盖率在各类型中差别不显著,卫生服务中心、药店、诊所基本都能实现95%的覆盖率。(3)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与住宅空间配置达标率存在较明显区域差异。在人口分布越密集的区域,便民商业、教育、医疗、交通4类公共服务设施均达标的住宅小区比例越高,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区域和新建城区医疗和便民商业设施的达标率偏低。(4)乌鲁木齐市建设“15分钟活动圈”应注重加强新建城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尤其是便民商业和基层医疗设施,老城区应加强改造过程中公共服务的更新配套。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圈建设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之一,生活圈内服务设施配置是做好生活圈规划的首要基础,居民生活圈与服务设施的空间匹配关系也是地理学“人地关系”在城市社区尺度的重要体现.学术界对生活圈与服务设施的匹配关系已有研究,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该类数据存在样本量少、地域覆盖范围小等不足.论文将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和POI(...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动性视角的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居所产生于后现代城市的多元居住与流动性环境中,在目的地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居住空间与物质景观。作为现代性演进中更大的流动性生活的代表,它深刻影响着迁移者的行动、地方依恋与身份感知,引导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空间结构发生变革。基于流动性的研究框架,文章综述了第二居所与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概况,从流入地、流出地、旅游通道、宏观环境4 个空间范畴概括了国内外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的现有成果与框架模型。第二居所研究存在概念定义模糊、国家专项统计缺失、研究对象可进入性差、国际横向比较困难等问题。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交错发生、城市空间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对于消费导向的流动性及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2000-2010年广州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周春山  罗仁泽  代丹丹 《地理研究》2015,34(6):1109-1124
首先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广州市2010年的居住空间结构与居住人口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出6个主因子并划分为9类居住区,得出广州市居住空间具有明显的分异性。然后与2000年的居住空间结构进行比较,归纳出广州市居住空间演变具有历史延续性、市场及政策因素影响突出、空间拓展与城市发展同步、整体居住空间呈现“圈层+扇形”融合发展等特征。根据不同的空间层次特征,概括出四种演变模式:中心区稳定发展模式、近郊区商品房拓展模式、远郊区糅合发展模式和特定区保障房镶嵌模式。探讨了广州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包括历史发展惯性、房地产发展带动、住房保障影响、城市规划引导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国内其他大城市相关研究推导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